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0 14: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在20世纪20年代,传唱着一首歌《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列强、军阀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们?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新知导入
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及下列材料,思考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方面
国民党方面
宋庆龄: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国民党方面:改组的迫切性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方面:工人运动血的教训,需要革命同盟。
材料三:“二大”后,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主动与孙中山联系,向他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革命思路,表达愿意与他领导的国民党合作革命的诚意。在这之前,列宁领导的苏联也派人与孙中山联系,表示对他领导的革命斗争予以支持,并说服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些,使得处于困难和孤立境地的孙中山,豁然看到了光明。他万分感慨地说,在他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30多年来,“只有遇到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他真正的同盟者”。
——陈伙成,《国共合作北伐记》,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4页
客观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召开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 内容
1923年6月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会址
1923年6月12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商计了与国民党合作问题。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
资产
1、召开时间、地点:1924年初,广州
3、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标)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强调反帝 反封建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更广泛的民主
维护工农的利益
中共二大旧址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一致性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大量年轻的共产党员加入,给国民党注入了活力,集中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成立黄埔军校
材料1:黄埔军校的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广州黄埔区
广州大学城长洲岛
阅读材料说说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与旧式军校相比,
黄埔军校最大特点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办学宗旨:
(4)作 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3)特 点: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材料2: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你们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宗旨:
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军人
期别 时间 开设科目
第一期 1924.5-11月 步兵
第二期 1924.8-1925.9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宪兵
第三期 1924.10-1926.1 步兵 骑兵
第四期 1926.3-1926.10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五期 1926.11-1927.8 步兵 炮兵 工兵 政治 经理
第六期 1927.10-1929.5 步兵 炮兵 工兵 辎重 交通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孙中山“认识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倒另一派军阀是断无成就的,在建军问题上非寻找新的道路不可”。
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校长蒋介石
周恩来
军校总理孙中山
成立黄埔军校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幕典礼上的讲话
蒋介石
历史呈现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孙中山
创办黄埔军校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
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孙中山
(1866-1925.3.12)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和平 奋斗 救中国”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七个字。
南京中山陵
1929年6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将孙中山的遗体迁葬于南京钟山。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5年7月,国民党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
将黄埔军校学生和广东的军队编成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任总司令。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汪精卫
国民政府主席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结束后,各参战部队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开赴各个战场。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了!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北伐胜利进行
国民革命目标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找出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
目 的
总 司 令
讨伐对象
主要战场
著名将领
著名战役
推进路线
战 绩
北伐战争
据课文并结合地图完成表格:
时间
目的
对象
军队名称
总司令
主要战场
1926-1928年
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湖南 湖北(吴佩孚)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胜利进军:
1926年7月,北伐开始
广州
长沙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叶挺
第四独立军
占领武昌城
1927年1月,迁都武汉。武昌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1、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在江西和福建消灭孙传芳主力
3、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攻占南京
进入浙江、上海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汀泗桥
武昌
汉口
汉阳



贺胜桥
上海
叶挺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926年10月-1927年3月,中共领导上海工人起义,占领上海,迎接北伐军


五原
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后发展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独立团,叶挺任团长。
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5月,叶挺奉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率先北上,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独立团的辉煌战绩,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北伐时间
北伐目的
总指挥
北伐对象
初期主战场
重要战役
北伐路线
主要战绩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蒋介石
湖南、湖北
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
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②福建——浙江——上海
1926.7-1927年
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 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北伐的概况:
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计划在消灭吴佩孚的主力以后,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消灭孙传芳的军队。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消灭张作霖的部队。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受攻打武昌任务后,全营官兵都很高兴。第一营大部分官兵都自动给家里写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时个个奋勇杀敌,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铁军的秘密》
材料五: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国共团结合作
2、正确的战略方针
3、北洋军阀不得民心,各自为战
5、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4、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6、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论从史出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
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农民运动
1926.11
1927.1
107

200

1926.7
1926.11
3万
20

湘乡农民协会宣传画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湖北农民协会会员
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时间:1927年7月
地点:上海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路人甲:买一份。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可惜啊!
路人乙:毕竟共产党还年幼啊。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叛变屠杀 星光黯淡
结合材料思考,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针对此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何建议?
1.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共产党:缺乏经验,没有掌握革命武装领导权
3.反动派: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要想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犯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为什么会发动政变?
农 民
土豪劣绅
贪官污吏
铲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
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名词解释:国民党左派是在政策上始终主张三民主义,主张国共合作,主张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主要代表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而国民党右派主要与上述相对,主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上海
1927、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蒋介石
国民党屠杀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知识拓展:
国民党左派
国民党右派
名词解释
国民党左派指的是以以廖仲恺、宋庆龄等为代表。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列强,争取民族独立的组织。
国民党右派又名国民党反动派,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一、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突然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三、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致使敌人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组织人民反抗。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1928年6月,日本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1928年,南京国民
政府派兵北上,向
奉军发动猛攻
国民政府二次北伐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一、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突然叛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三、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致使敌人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组织人民反抗。
1924年
1927年
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6年
北伐战争
1923年
中共
三大
黄埔军校建立
国共对立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点击率,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B
C
3.黄埔军校与以往军校相比,其特点是( )
A.聘请外国军事教官 B.开设军事课程
C.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D.政治与军事教育并重
4.北伐战争的战略步骤是 ( )
A.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
B.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消灭张作霖
C.消灭吴佩孚→消灭孙传芳→消灭张作霖
D.消灭张作霖→消灭孙传芳→消灭吴佩孚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