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023六上·乐清期末)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放大倍数越高,视野 。
2.(2021六上·瓯海期末)显微镜在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你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吗?你需要的材料:
3.(2022六上·博兴期末)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 →: →: →: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
4.(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
5.(2023六上·嘉祥月考)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 、 和 。
6.(2023六上·嘉祥月考)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 和 组成。
二、判断题
7.(2023六上·瑞安月考)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
8.(2022六上·修水期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景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9.(2023六上·乐清期末)所有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
10.(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我们在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粘贴住表皮。( )
11.(2023六上·瑞安期末)制作洋葱玻片时,感觉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揉一揉。
12.(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植物的茎有细胞结构,芽和果实没有细胞结构。( )
13.(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人体内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
14.(2023六上·瑞安月考)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有些微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15.(2023六上·瑞安月考)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三、单选题
16.(2023六上·瑞安月考)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获得的视野最大的是镜片( )。
A. B. C.
17.(2022六上·修水期中)病毒比细胞小得多,要获取新冠肺炎病毒的图像,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
18.(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观察植物的叶肉细胞,发现它的细胞中有很多“小绿点”,这是它的( )。
A.气孔 B.叶绿体 C.细胞膜
19.(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 )
A.将不同的生物分隔开
B.为微小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C.控制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
20.(2022六上·新沂期末)以下图示中,与洋葱表皮细胞最相近的是( )
A. B. C.
21.(2022六上·海盐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镜筒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是( )
A.目镜上有脏东西 B.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
C.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D.前面三个选项都有可能
22.(2023六上·瑞安月考)下列关于微小世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范围
B.观察微小事物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
C.微小世界其实就是微生物
23.(2023六上·嘉祥月考)下列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 )。
A.番茄花叶病毒 B.大肠杆菌 C.大肠杆菌噬菌体
24.(2023六上·嘉祥月考)小明同学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完粮食后,总要晒干后才入仓。将粮食晒干的主要目的是( )。
A.缩小体积,节省空间
B.防止发霉
C.防止老鼠和虫害
四、多选题
25.(2022六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可以用来观察太空的工具是( )。提示:请选出两个正确选项。
A.放大镜 B.射电望远镜
C.哈勃太空望远镜 D.显微镜
五、连线题
26.(2022六上·嵩县期末)将物品和作用连线。
放大物体
凸透镜 照镜子
三棱镜 聚光
平面镜 分解太阳光
27.(2022六上·修水期中)连线题
六、解答题
28.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什么?
七、实验探究题
29.(2023六上·平阳期末)探索《微小世界》
我们在课堂探索微小世界时经常会使用到以下工具:
(1)小明想观察小蚂蚁,以上适合用来观察蚂蚁的工具是 。
(2)放大镜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系,班级存在两种猜测:
猜测①: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直径有关系,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猜测②: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凸度有关系,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①小明和同学进行“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研究时记录如下:
序号 镜片直径 镜面凸度 放大倍数的大小
1 6厘米 大约5倍
2 4厘米 大约5倍
3 4厘米 大约15倍
从以上实验结果,你支持哪种猜测: ,理由是: 。
(3)下列关于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离物体一定距离观察
B.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透明罩要紧贴物体观察
C.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调焦环是调节物体的放大倍数
(4)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黑乎乎,如图。
①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
②针对这种现象,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整反光镜位置,直到看到亮光
B.调整调焦旋钮,直到看到亮光
C.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直到看到亮光
(5)下面图像中是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是
(6)下列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的水是 ____
A.自来水 B.小溪里的水 C.凉开水
30.(2023六上·瑞安月考)制作玻片标本。
(1)下面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
⑤染色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玻片标本中出现 。
(3)制作玻片标本时,可用 给洋葱内表皮细胞染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焦距;小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 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小与它的焦距和物距有关.同样条件的话,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答案】挂历纸、两个放大镜、胶带纸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显微镜需要两个凸透镜,将两个凸透镜按照一定的角度放置好,可以制作成简易的显微镜。用到的材料有挂历纸、两个放大镜、胶带纸。
3.【答案】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凸透镜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顺序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4.【答案】多细胞;单细胞生物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5.【答案】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洋葱细胞略呈长方形,人上皮细胞是不规则的扁平形状。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6.【答案】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物体的图象变大,同时观察到的范围视野就越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大小无关。
8.【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小,细胞变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非常细小的,比如蘑菇、灵芝等。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洋葱“辣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被洋葱辣眼睛,不应该用手揉,应该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故题干边说法错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植物的茎有细胞结构,芽和果实也有细胞结构。题目说法错误。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人体内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不同的。题目说法错误。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茵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是有害的,如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垃圾和污水,某些细菌具有吸食降解特定的污染物的作用。固体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里应用很广,具体操作方法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等等。所以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16.【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读图可知,图中A、B、C三个凸透镜,凸度最小的是B,视野范围最大。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1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体积很小,望远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选项B符合题意。
18.【答案】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叶肉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那个小绿点就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目的是使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减慢。故选C。
20.【答案】A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21.【答案】B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镜筒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是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应该调整反光镜。
22.【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视野,说法正确;
B、观察微小世界需要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比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C、微小世界其实就是微生物,说法错误,还包括小型的动植物等。
23.【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是一类原始的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里。所以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细菌,番茄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没有细胞。
24.【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所以将粮食晒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发霉。
25.【答案】B,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望远镜来观察太空,比如射电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等。
26.【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可以聚光和放大物体,三棱镜对光有色散作用可以分解太阳光 ,平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可以照镜子 。
27.【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在血涂片中见到为圆形,大小较一致。
人口腔上皮细胞是位于口腔表面的一层上皮组织中,细胞排列较紧密,呈扁平圆球形。因此在低倍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是扁平圆形。
叶肉细胞一般呈长方形或多边形。
植物叶表皮细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植物的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细胞各有特点、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
神经细胞是不规则的形状,通常呈现出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
28.【答案】(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解答】显微镜属于精密仪器,所以在使用时应该规范操作。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29.【答案】(1)A
(2)②;镜面凸度相同时,表中直径6厘米的镜片和4厘米的镜片放大倍数一样;直径4厘米的镜片,凸度大的放大倍数大。
(3)A
(4)光线太暗;A
(5)C
(6)B
【知识点】放大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通过不同观察工具观察微小物体。
(1)蚂蚁属于微小昆虫,需要放大镜就可以。
(2)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调焦环是调节物体的清晰度,透明罩不能贴紧物体,以免没有光进入。
(4)光学显微镜需要光的反射,调节反光镜可以看到光线的强弱。
(5)洋葱表皮细胞形状是长方形的小房子。
(6)草履虫培养需要在自然水域中生长,自来水是经过杀菌消毒的。
30.【答案】(1)①④③⑤②
(2)气泡
(3)碘酒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 (1)由分析可知,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④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②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3)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1 / 1教科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023六上·乐清期末)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放大倍数越高,视野 。
【答案】焦距;小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 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小与它的焦距和物距有关.同样条件的话,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2021六上·瓯海期末)显微镜在生活中的用处可真大,你会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吗?你需要的材料:
【答案】挂历纸、两个放大镜、胶带纸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显微镜需要两个凸透镜,将两个凸透镜按照一定的角度放置好,可以制作成简易的显微镜。用到的材料有挂历纸、两个放大镜、胶带纸。
3.(2022六上·博兴期末)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 →: →: →: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
【答案】眼睛;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凸透镜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 人类的观察工具发展的顺序为: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4.(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
【答案】多细胞;单细胞生物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眼虫、喇叭虫、变形虫、太阳虫、细菌等,就是一个细胞。
5.(2023六上·嘉祥月考)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 、 和 。
【答案】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洋葱细胞略呈长方形,人上皮细胞是不规则的扁平形状。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6.(2023六上·嘉祥月考)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由 和 组成。
【答案】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二、判断题
7.(2023六上·瑞安月考)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物体的图象变大,同时观察到的范围视野就越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大小无关。
8.(2022六上·修水期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景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视野范围变小,细胞变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2023六上·乐清期末)所有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非常细小的,比如蘑菇、灵芝等。
10.(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我们在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粘贴住表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题目说法错误。
11.(2023六上·瑞安期末)制作洋葱玻片时,感觉眼睛不舒服,可以用手揉一揉。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洋葱“辣眼睛”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被洋葱辣眼睛,不应该用手揉,应该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故题干边说法错误。
12.(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植物的茎有细胞结构,芽和果实没有细胞结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植物的茎有细胞结构,芽和果实也有细胞结构。题目说法错误。
13.(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人体内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人体内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不同的。题目说法错误。
14.(2023六上·瑞安月考)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所以有些微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茵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的微生物是有害的,如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像霍乱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5.(2023六上·瑞安月考)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垃圾和污水,某些细菌具有吸食降解特定的污染物的作用。固体微生物在污水处理领域里应用很广,具体操作方法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等等。所以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作用。
三、单选题
16.(2023六上·瑞安月考)用下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获得的视野最大的是镜片(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
【解析】【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读图可知,图中A、B、C三个凸透镜,凸度最小的是B,视野范围最大。故B正确,AC选项错误。
17.(2022六上·修水期中)病毒比细胞小得多,要获取新冠肺炎病毒的图像,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D.望远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体积很小,望远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选项B符合题意。
18.(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观察植物的叶肉细胞,发现它的细胞中有很多“小绿点”,这是它的( )。
A.气孔 B.叶绿体 C.细胞膜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叶肉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那个小绿点就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2023六上·镇原县月考)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 )
A.将不同的生物分隔开
B.为微小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C.控制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分析】在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时,常常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目的是使微小生物的运动速度减慢。故选C。
20.(2022六上·新沂期末)以下图示中,与洋葱表皮细胞最相近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细胞里有较大的液泡,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21.(2022六上·海盐期末)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镜筒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是( )
A.目镜上有脏东西 B.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
C.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D.前面三个选项都有可能
【答案】B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镜筒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能是反光镜的方向没有调整好,应该调整反光镜。
22.(2023六上·瑞安月考)下列关于微小世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范围
B.观察微小事物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
C.微小世界其实就是微生物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细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A、对微小世界的观察可以扩大我们认识事物的视野,说法正确;
B、观察微小世界需要一些专门的观察工具,比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C、微小世界其实就是微生物,说法错误,还包括小型的动植物等。
23.(2023六上·嘉祥月考)下列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 )。
A.番茄花叶病毒 B.大肠杆菌 C.大肠杆菌噬菌体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是一类原始的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里。所以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是细菌,番茄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没有细胞。
24.(2023六上·嘉祥月考)小明同学发现农民伯伯在收割完粮食后,总要晒干后才入仓。将粮食晒干的主要目的是( )。
A.缩小体积,节省空间
B.防止发霉
C.防止老鼠和虫害
【答案】B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所以将粮食晒干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发霉。
四、多选题
25.(2022六上·甘井子期末)下列可以用来观察太空的工具是( )。提示:请选出两个正确选项。
A.放大镜 B.射电望远镜
C.哈勃太空望远镜 D.显微镜
【答案】B,C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我们需要用特殊的望远镜来观察太空,比如射电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等。
五、连线题
26.(2022六上·嵩县期末)将物品和作用连线。
放大物体
凸透镜 照镜子
三棱镜 聚光
平面镜 分解太阳光
【答案】
【知识点】凸透镜;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可以聚光和放大物体,三棱镜对光有色散作用可以分解太阳光 ,平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可以照镜子 。
27.(2022六上·修水期中)连线题
【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在血涂片中见到为圆形,大小较一致。
人口腔上皮细胞是位于口腔表面的一层上皮组织中,细胞排列较紧密,呈扁平圆球形。因此在低倍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是扁平圆形。
叶肉细胞一般呈长方形或多边形。
植物叶表皮细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植物的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细胞各有特点、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
神经细胞是不规则的形状,通常呈现出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
六、解答题
28.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案】(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解析】【解答】显微镜属于精密仪器,所以在使用时应该规范操作。
【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七、实验探究题
29.(2023六上·平阳期末)探索《微小世界》
我们在课堂探索微小世界时经常会使用到以下工具:
(1)小明想观察小蚂蚁,以上适合用来观察蚂蚁的工具是 。
(2)放大镜放大倍数和什么有关系,班级存在两种猜测:
猜测①: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直径有关系,直径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猜测②:放大镜放大倍数和镜面凸度有关系,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①小明和同学进行“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研究时记录如下:
序号 镜片直径 镜面凸度 放大倍数的大小
1 6厘米 大约5倍
2 4厘米 大约5倍
3 4厘米 大约15倍
从以上实验结果,你支持哪种猜测: ,理由是: 。
(3)下列关于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离物体一定距离观察
B.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透明罩要紧贴物体观察
C.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调焦环是调节物体的放大倍数
(4)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看到黑乎乎,如图。
①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 。
②针对这种现象,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整反光镜位置,直到看到亮光
B.调整调焦旋钮,直到看到亮光
C.更换不同倍数的物镜,直到看到亮光
(5)下面图像中是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是
(6)下列适合用来培养草履虫的水是 ____
A.自来水 B.小溪里的水 C.凉开水
【答案】(1)A
(2)②;镜面凸度相同时,表中直径6厘米的镜片和4厘米的镜片放大倍数一样;直径4厘米的镜片,凸度大的放大倍数大。
(3)A
(4)光线太暗;A
(5)C
(6)B
【知识点】放大镜;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通过不同观察工具观察微小物体。
(1)蚂蚁属于微小昆虫,需要放大镜就可以。
(2)放大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的物体,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调焦环是调节物体的清晰度,透明罩不能贴紧物体,以免没有光进入。
(4)光学显微镜需要光的反射,调节反光镜可以看到光线的强弱。
(5)洋葱表皮细胞形状是长方形的小房子。
(6)草履虫培养需要在自然水域中生长,自来水是经过杀菌消毒的。
30.(2023六上·瑞安月考)制作玻片标本。
(1)下面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
⑤染色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玻片标本中出现 。
(3)制作玻片标本时,可用 给洋葱内表皮细胞染色。
【答案】(1)①④③⑤②
(2)气泡
(3)碘酒
【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
【解析】【分析】 (1)由分析可知,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④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②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3)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