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关雎----《诗经·周南》《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诗经》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jūjiūjiúxìngwù mèisèmào一读,读准字音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
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 不得,寤寐 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二读,注意停顿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心小岛上。??????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关雎鸟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朗读感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好逑----好的配偶。起兴手法关雎鸣叫君子淑女触景 生情,
因事 寄兴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寤寐----“寤”为睡醒,“寐”为睡着。寤寐,这里是日夜的意思。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嫩叶可食用。流----顺着水流采摘。优哉----不断的思念。优,久远。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啊”。服----思念。采摘荇菜
姿态美好爱慕追求求之不得
日夜不安痴情执着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 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琴瑟----弹琴鼓瑟,作动词。友----动词,亲近。芼----挑选。钟鼓----敲钟击鼓。乐----使她快乐,使动用法。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
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 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这首诗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
它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
感情率直、淳朴、真挚、健康,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艺术特色1、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
全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然后写出自己的一片情思。艺术特色2、使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一类词修饰动作,摹拟形象,描写景物,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3、重章叠句,反复吟咏,感情真挚。
如:对参差荇菜的采摘,既是引出感情的兴寄,又表现了追求的过程,还表达了男子的痴情与执着。艺术特色背诵诗歌拓展欣赏《关雎》唱词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拟声词,鸟鸣声;一种水鸟,鱼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
寻求(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寤:醒时;寐:睡时
思念
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挑选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课堂练习:
解释下列词语。
1、窈窕:
2、淑女:
3、参差:
4、涟猗:
5、梦寐以求:
6、求之不得:
7、辗转反侧:
女子文静而美好的样子。
美好、贤惠的女子。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细小的波纹。现写作“涟漪”。
连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十分想要,但得不到。
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关雎》译诗:
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追求的愿望难实现,我睡着醒着都把你思念。
夜长长相思不断,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挑右选。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拔取。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敲着钟鼓使你快乐。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孔子评《关雎》: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一首古老的情歌,感情质朴纯真,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优美。
《关雎》的主要内容:各章的大意:
第一章: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
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
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
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
的姑娘欢聚。
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
善良的姑娘成亲。
兴
赋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渴望与追求忧思与烦恼
欢聚和成亲受挫
幻想这首情诗的特点:
一、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二、在追求的方式上:
三、在追求的对象上:
古朴美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是劳动中的女子。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写作特色:
音乐性强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左右采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钟鼓乐之。课文内容填空: 字的用法:“之”结构助词“的”
物主代词,指“荇菜”
人称代词,指“窈窕淑女”
人称代词,同上
“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在河之洲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雎鸠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三读,欣赏体会第一节:关关雎鸠 (情意真挚,互相和唱)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联 想兴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流 之 。窈 窕 淑 女 ,寤 寐 求 之 。求 之 不 得 ,寤寐 思 服 。悠 哉 悠 哉 ,辗 转 反 侧 。 第二节:参差荇菜难求窈窕淑女君子思服兴参 差 荇 菜 ,左 右 采 之 .窈 窕 淑 女 , 琴 瑟 友 之 。
参 差 荇 菜 , 左 右 芼 之 。 窈 窕 淑 女 ,钟 鼓 乐 之 。第三节:君子因思成梦友、乐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 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仍而生。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者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 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 “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 “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 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 了恋人的相思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 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 名句。而最后一句“钟鼓乐之”,又更是“千金难买美人笑”之类 的故事的原本。通过这不知名的作者的笔,我们完全被这朴实恋情 和美丽如画的场景感动了
朝吟风雅颂
暮唱赋比兴
秋看鱼虫乐
春观草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