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14:31:45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2022 年 9 月 13 日(农历八月十八)发布公告,国际永久编号为 529729
号的小行星以西北大学命名,称为“Xida”星。该行星轨道半长径约 3.0444478 天文单位(一
个天文单位大致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绕日运行周期约为 5.3 年。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
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 1-3 小题。
1.“Xida”星轨道可能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天文学家推测“Xida”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根本原因是该行星( )
A.质量体积较小 B.距离太阳太远 C.公转周期太长 D.不存在大气层
3.当晚天气晴朗,在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最可能是( )
A. B.
C. D.
高一地理试卷 第 1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下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4-6 小题。
4.关于第四纪生物进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
B.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C.出现了人类
D.蕨类植物迅速发展
5.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6.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 )
A.元古代和古生代后期
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
C.古生代前期和新生代
D.元古代后期和中生代
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图,完成第 7 题。
7.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B.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小
C.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D.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
高一地理试卷 第 2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 8-10 小题。
8.①圈层的主要特点为( )
A.连续且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能够塑造地表形态
9.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独立发展
C.地球原始生物在①圈层中出现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10.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D.岩石圈是指全部地壳的合称
2019 年 9 月 12 日,中国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首次面向全球变化研究、特别是极地气
候与环境监测需求所研制的京师一号卫星(代号“BNU-1”)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卫星
从 739 千米的太空对极地环境监测,弥补了我国长期自主极地观测数据的短缺。下图为“大
气的垂直分层图”。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 11-13 小题。
高一地理试卷 第 3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11.京师一号卫星( )
A.始终在地月系 B.脱离了地月系 C.脱离了太阳系 D.到达河外星系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卫星轨道所在的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 B.太阳活动将会干扰卫星与地面的通信
C.卫星升空过程中,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D.太阳辐射对卫星发射和工作没有影响
13.图中( )
A.低纬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大于高纬地区 B.平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C.中间层对流活动旺盛,天气现象复杂 D.热层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的能量
读下面“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 14-17 小题。
高一地理试卷 第 4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14.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云层反射的大气辐射 B.②——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
C.④——大气反射的地面辐射 D.⑤——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
15.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夜晚燃烧秸秆释放烟雾是农村防御霜冻的传统做法,这样做可以使( )
A.②增强,地表增温快 B.③减弱,地表降温慢
C.④增强,地表降温慢 D.⑤减弱,地表增温快
17.白天雾霾笼罩时,图中(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又到了一年深秋时,就会想起杜牧《山行》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句中涉及了许多自然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
地理知识解释。完成下列 18-20 小题。
18.深秋青色的山在暮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冷。远处的山看着是青色的原因是( )
A.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 B.由于大气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C.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D.由于大气对光线的透射作用
19.树叶秋天开始变黄变红,是秋天气温日较差较大所导致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秋天云层稀薄,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B.秋天水汽稀少,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C.秋天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间缩短,夜晚时间较长导致昼夜温差大。
D.秋天降水变少,大气中水汽含量降低。
20.下列对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个现象解释或延伸说法错误的是( )
A.白云生于人家处是每黄昏的时候,山里居民开始生火做饭,生火产生的烟为水汽凝结
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
B.白云生于人家处是每黄昏的时候,山间气温开始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容易大于饱和
水汽含量,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
高一地理试卷 第 5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C.山中植被覆盖率好,若非生火做饭产生的烟,则空气中是没有凝结核的。
D.白云深处有人家现象产生时,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该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 21-22 小题。
21.图一中气温最高和气压最低的分别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在图二的什么时间段会发生如图一的海风( )
A.8~16 时 B.6~18 时 C.18~次日 6 时 D.17~次日 8 时
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耗电、耗气量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右图
为某节能房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窗口,据此完成下面 23-24 小题。
23.节能房中鹅卵石的作用主要是( )
A.表面凹凸,利于吸收太阳辐射 B.渗水性好,避免节能房雨季漏水
C.传导慢,可积蓄大量太阳辐射 D.比热容小,可迅速提高室内温度
高一地理试卷 第 6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24.夏季,通过控制甲、乙、丙、丁,以减少屋内制冷耗能的做法是( )
A.甲、丙、丁打开,乙关闭 B.乙、丙、丁打开,甲关闭
C.甲、乙、丁打开,丙关闭 D.甲、乙、丙打开,丁关闭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 2019 年 8 月 6 日 20 时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 25-27 小题。
25.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26.图示时刻( )
A.甲地风和日丽 B.乙地晴天空万里
C.乙地比丙地风力强劲 D.甲地比丁地风力强劲
27.图中甲、丁气压差最大接近( )
A.5 百帕 B.10 百帕 C.12.5 百帕 D.15 百帕
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雨水是一种干净、经济、方便的绿色水源。实施雨水收集,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
效益。下图示意利用雨水设计的房屋效果。据此完成下面 28-30 小题。
28.雨水收集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输送
29.一年中雨水收集时间最长的城市是( )
A.北京 B.西宁 C.太原 D.深圳
30.雨水收集带来的益处是( )
A.地表径流量减少 B.可利用水资源增加
C.水循环速度较快 D.涵养水源功能增强
高一地理试卷 第 8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40 分)
31.(6 分)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
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 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
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3) 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为 ,目前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
32.(9 分)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 __,② ,③ ,④ 。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
是 。
(4)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
高一地理试卷 第 9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33.(7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
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图 1 为大气垂直分层图,图 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 3 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
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
(1)图 1 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层(填文字),该层大气的直接
热源是 。
(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图 2 中的(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3)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
的 (填图 2 中序号),大气温度升高,同时 (填图 2 中序号)增强,大气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4)图 3 中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 ,此时段绿洲气压 (填“高”或
“低”)。
高一地理试卷 第 10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34.(10 分)“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
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 1 为我国西南某山区
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 2 为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1)如图 3,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项选择题)。
(2)图 1 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单项选择题)。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如图 4为沿图 2中 A、B 作的剖面图,完成 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4)图中 A、B、A′、B′四点的气压值由大到小顺序是 ,A、B、A′、B′四点
的气温值由大到小顺序是 。(用 PA、PB、PB′、PA′表示各点气压,用 TB、
TA、TB′、TA′表示各点气温。)
(5)在图 2中甲处画出风向,判断甲乙两处风力最大的是 ,原因是 。
高一地理试卷 第 11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
35.(8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B ,F ,G 。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 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充
和更新的是 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循环。
(3)修建水库是对上图中 环节(填字母)产生影响。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 环节(用字母表示)。
高一地理试卷 第 12 页(共 12 页)
{#{QQABBYyQggggQgBAAQhCAwnSCgOQkAECAIoGBAAAMAABgRFABAA=}#}福州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C D B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B C C B A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A D A B B D B
综合题(5大题,共40分)
(6分)每空1分
(1) 土星 地球
(2) 日冕 (太阳)黑子
(3) 地壳 地震波
32.(9分)每空1分
(1)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 垂直 由高压指向低压
(3) 平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成一夹角(斜交)
33.(7分)每空1分
(1) 对流 地面辐射
(2) D
(3) ③ ④
(4) 约6:00~21:00 高
34.(10分)每空1分
(1) D
(2) C
(3)
(画图2分,画错其中一个方向得分0。)
(4) PA>PB>PB′>PA′ TB>TA>TB′>TA′
(5) (画图1分,只有西北风才得分。)
甲地
原因(总分2分):甲地等压线密集(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1分),所以风力大。
35.(8分)每空1分
(1) 水汽输送 下渗 植物蒸腾
(2) 海上内 海陆间 陆地内
(3) D
(4)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