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0 15:0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0世纪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战胜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进攻,捍卫和巩固了革命成果,开展了建设新政权和新制度的伟大探索。——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第15课 “革命与建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俄国
1、革命的先导:列宁主义的形成
2、革命的加速器:第一次世界大战
3、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爆发
1、革命的先导: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
沙皇专制
工人阶级的崛起
新党派出现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共党成立
维护工人利益
社会矛盾尖锐
代表大会
1903年召开第二次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指导思想
列宁
主义
列宁支持者占多数
列宁
主义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新理论)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新理论)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新理论)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对帝国主义时代的新认识
洞悉俄国国情
一国胜利理论
2、革命的加速器: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俄国参加一战带来了什么危害?
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为了在这一帝国主义战争中取胜,沙皇政权倾其国力投入战争,强征1500万名壮劳动力入伍参战,几乎占全俄男劳动力的二分之一;大片土地荒芜,工厂倒闭......战争使俄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权)VS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实权)
继续参加一战
列宁提出新战略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四月提纲
民众
要求
无法
实现
临时政府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苏维埃政权提出新战略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战争加速革命
由于战争的刺激,俄国工业的集中程度迅速提高,从而使工业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1917年秋天,工人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由分散的、自发的罢工转变为整个地区、整个行业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行动。在这些斗争中,政治目标具有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姚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的发生》
由于战争的刺激,工人阶级的斗争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分散的罢工变为有组织的罢工,斗争能力大大增强,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俄国工人上街游行
3、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的爆发
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势力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形势越来越朝着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的方向发展,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支持革命,革命形势愈益成熟。——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派警察袭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机关报
宣布起义
宣布起义
11月7日起义者控制彼得格勒,并攻占冬宫,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攻占冬宫
根据上述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思考十月革命胜利有何意义?
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交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合约。——《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的新纪元。
2、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4、开始谋求和平,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众获得土地,满足了民众的要求。
二、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生的政权面临的各种挑战,急需进行建设。
1918年上半年,外国帝国主义个俄国内叛乱分子开始策划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丘吉尔叫嚷,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为保障新生政权必要的物质供给,苏维埃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种临时性的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核心内容:
余粮收集制度。
2、工业领域:实行企业全盘国有化
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实物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劳动军事化
民众参加义务劳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列宁 《论粮食税》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十月革命四周年》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后,出现了农民罢工、军队暴动、工人罢工的现象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的粮食危机。为打赢国内外的反革命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着眼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民众手中夺取的物品过多,忽视了民众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后来的工人士兵暴动的政治危机。
1、积极方面
2、消极方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面临特殊的战争形势而实行的一种政策,当形势发生变化,该政策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2、新经济政策(1921——1925)
新经济政策
1、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2、工业领域: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3、商业:恢复自由贸易、引入外国资本
4、分配:取消实物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1922年的俄国钱币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什么地方?该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新:通过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经济。
积极影响:1、稳定了政权;2、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3、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1928——1953)
1924年斯大林成为最高领导人,当时的苏联面临着什么问题?
苏联
英国(资)
德国
(资)
法国
(资)
意大利
(资)
美国
(资)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 ——斯大林
“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斯大林
面临的问题:
1、国内工业落后,重工业薄弱。
2、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
斯大林模式
核心
1、社会主义工业化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
2、强调国家政权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使用政权力量加快经济发展。
3、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政策。
农业集体化
支持工业化
实现工业化
两个
五年计划
1928——1932
1932——1937
两个五年计划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
1、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指令性计划体制(计划经济)
2、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
权利高度集中。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已达77.4%;在世界工业总产值约占10.5%,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位。——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1929—1933年苏联大约有700-900万富农被杀害。1932-1933年乌克兰饿死350-400万人,1937年与1926年相比,苏联农业人口减少了1030万——徐天新《苏联史》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以工业品对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来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削,使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生产力遭到损害。—徐蓝、于沛等《世界现代史》上册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的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积极方面
1、促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的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模式,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缇提供借鉴。
消极方面
1、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
2、农业集体化采取了强制性的手段,许多民众迫害致死。
3、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官僚化日趋严重。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的形成
课堂小结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链条最薄弱的一环
一国胜利理论
暴力革命
帝国主义阶段
俄国是帝国主义












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巩固了政权,忽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危机。
通过市场、货币关系恢复生产。
实现了工业化,但国民经济比例不调,后期模式僵化。
(2020·江苏高考·19)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
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
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
答案:C
(2019·海南高考·18)从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经过了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苏维埃几经变动最终成为新型的国家政权机关,完成这一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B.工人武装控制了全国各大中心城市
C.广大农民迫切希望重新分配土地
D.前线士兵支持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答案:A
(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答案:C
(2017·江苏高考·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