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0 16:13:41

文档简介

二、多选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
树德中学高 2022级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试题 对的得 5分,部分选对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命题人:肖兵 审题人:叶强、杨世卿、严芬 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一、单选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A. 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求的. B. 若直线 a
2x- y+ 1= 0与直线 x+ ay- 2= 0垂直,则 a= 0

1 a .空间向量 = 1, -1,1 ,b= 1,3,x ,若 a b,则实数 x= ( ) C. 若直线 ax+ 2y- 1= 0与直线 8x+ ay+ 2- a= 0平行,则 a=-4
A. 1 B. - 2 C. 0 D. 2 D. 若直线 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 e
= -1, 3 π ,则直线 l的倾斜角是 3
2. 已知直线的方程为 xsinα- y+ 2= 0,(α∈R),则该直线的倾斜角 θ的取值范围是 ( ) 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是矩形,侧棱PD⊥底面ABCD,且PD= 4,CD=AD= 2,
, π ∪ π , 3π 3π π 3π , π ∪ 3π , M ,N分别为PA,PC的中点,G为线段PB上的动点,则 ( )A. 0 4 2 4 B. 0,4 C. 4 ,4 D. 0 4 4 π A. 四面体N-BCD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3.已知圆A的方程为 x2+ y2- 4x- 2y+ 1= 0,圆B的方程为 x2+ y2+ 2x- 10y+ 26-m= 0,若圆A B. DG⊥MN
与圆B外切,则m的值为 ( ) C. 当点G异于P点时,AC∥平面MNG
A. 1 B. 9 C. 10 D. 16
D. 直线PB 2和平面DA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2
4.在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ABC中,AC=AB= 2,AC⊥AB,且CC1=
11.点P x ,y 2 20 0 是圆C:x + y - 8x- 6y+ 21= 0上的动点,则下面正确的有 ( )
2 ∠A AB=∠A AC= π, 1 1 3 ,则线段BC1的长度是 ( ) y
A. 圆的半径为 3 B. 0 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
A. 2 3 B. 3 C. 3 D. 4 x0- 3
5.在棱长为 2的正方体ABCD-A B C D 中,M ,N分别是棱AB,BC上的动点,且BN=AM ,当三棱 C. 2x0+ y0的范围是 11- 2 5,11+ 2 5 D. x
2
0+ y20+ 2x0+ 3的最大值为 72
1 1 1 1
锥B1-MNB的体积最大时,直线AB与平面B1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12.已知圆C: x- k
2 + y- 2k+ 3 2 = 4 k∈R ,点P 2t,4t- 10 , t∈R .过点P作圆C的两条切线
2 2 5 5 PA,PB,A,B为切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3 B. - 3 C. 3 D. - 3 A. 当 k= 1时,不存在实数 t,使得线段AB的长度为整数
6.已知圆C : x+ 3 2 + y- 5 21 = 1,圆C2: x- 6 2 + y- 3 2 = 4,M,N分别是圆C1,C2的动点,P为
B. 若M是圆C上任意一点,则PM 7 5的最小值为
直线 x- y- 6= 0上的动点,则 PM + PN 的最小值为 ( ) 5
C. 当 k=-1时,不存在点P,使得△PAB的面积为 1
A. 6 B. 10 C. 13 D. 16
D. 当 k=-1且 2t∈N时,若在圆C上总是存在点Q,使得∠CPQ= π6 ,则此时 t∈
1
7.在Rt△ABC中,AB=BC= 2 2 ,D为AC的中点.将△ABD沿BD进行旋转,得到三棱锥C-

2 ,1
ABD 2π,当二面角A-BD-C为 时,C-AB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三、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3 13.已知直线 l:3x- y- 6= 0与圆C:(x- 1)2+ (y- 2)2= 5,则直线 l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 .
A. 16π B. 40 32 3 π C. 20π D. 3 π 14.在三棱锥P-ABC中,N在线段PA上,满足PA= 3PN ,M是平面ABC内任意一点,4PM =
8.已知正方体ABCD-A B C D 的边长为 1,点C 关于平面ABCD对称的点为C ,矩形AA CC 内 5PN + xPB+ 2PC,则实数 x= . 1 1 1 1 1 2 1 1
(包括边界) 的点P满足PC1⊥PC2,记直线AP与平面ABCD所成线面角为 θ.当 θ最大时,过直线AP 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条直线经过点 (x0,y0,z0),且以向量n= (a,b,c) (abc≠ 0)为方向向量,则
做平面 α平行于直线BD,则此时平面 α截正方体所形成图形的周长为 ( ) x- x0 = y- y0 = z- z这条直线可以用方程 0a c 来表示,已知直线 l的方程为 x- 2= y- 4= 2z,则点Pb
A. 2 2+ 2 3+ 2 B. 2 2+ 2 3 C. 2 2+ 2 3- 2 D. 2 3- 2 (4,4,2)到直线 l的距离为 .

16.如图,在△ABC中,AC= 2 2 ,BC= 6,CA BC =-12,过AC中点
M的动直线 l与线段AB交于点N,将△AMN沿直线 l向上翻折至
△A1MN,使得点A1在平面BCMN内的射影H落在线段BC上,则斜线
A1M与平面BCMN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高二数学 2023-11半期 第1页 共2页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第 17小题 10分,其余小题每题 12分,共 70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 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D是边长为 3的正三角形,BC⊥CD,BC=CD,PD⊥AB,
过程或演算步骤. 平面PBD⊥平面ABCD.

17.已知点A -2,0,2 、B -1,1,2 、C -3,0,4 ,a=AB,b=AC. (1)求证:PD⊥平面ABCD;
(1) c = 6 c= λCB c (2)若PD= 4,求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的正切值.若 ,且 ,求 的坐标;
(2)求以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8.已知直线 l1经过A -2, -8 ,B 3,2 两点,l1⊥ l2, 6,3 ∈ l2. 2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 4,∠BAD= 60°,E为AB的中点.将△ADE沿DE折起,使A到达
(1)求直线 l1和直线 l2的一般式方程; A ,连接A B,A C,得到四棱锥A -BCDE.
(2)已知直线 l3经过直线 l1与直线 l2的交点,且在 x轴上的截距是在 y轴上的截距的 4倍,求直线 l3的一 (1)证明:DE⊥A B;
般式方程.
(2) A -DE-B π , 3π当二面角 的平面角在 内变化时,求直线A C与平面A 4 4 DE所成角的正弦值的
最大值.
19.如图所示,有一个矩形坐标场地ABCD(包含边界和内部,A为坐标原点),AD长为 8米,在AB边
上距离A点 4米的F处放置一个行走仪,在距离A点 2米的E处放置一个机器人,机器人行走速度为
v,行走仪行走速度为 2v,若行走仪和机器人在场地内沿直线方向同时到达场地内某点M,那么行走仪
将被机器人捕获,称点M叫捕获点.
22.已知圆O:x2+ y2= 4和点M (2,4).
(1)过点M向圆O引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点N是圆O上任意一点,S在线段NM的延长线上,且点M是线段SN的中点,求S点运动的轨迹E
的方程.

(3)设圆O与 x轴交于C,D两点,线段MO上的点T上满足 16TC DT =CM MD,若T∈直线 l,且直

线 l与 (2)中曲线E交于A,B两点,满足TA= 3AB.试探究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l,若存在,请说明理由
(1)求在这个矩形场地内捕获点M的轨迹方程;
并写出直线 l的斜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N为矩形场地AD边上的一点,若行走仪在线段FN上都能逃脱,问:N点的位置应在何处?
高二数学 2023-11半期 第2页 共2页树德中学高 2022级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2x- y- 4= 0联立 + - =
x= 4
x 2y 12 0 y= 4 , ∴交点坐标是 4,4
选填参考答案:1-8:D D B A A B C C 由题意知 4,4 ∈ l3
9-12:AC BC BC ACD i 当直线 l3在 x轴上的截距是在 y轴上的截距的 4倍且为 0时,即 0,0 ∈ l3
此时 l3的方程为 x- y= 0 8分
13-16: 10 1 2 0, 2 2 ii 当直线 l3在 x轴上的截距是在 y轴上的截距的 4倍且不为 0时3 5 y
此时可设直线 l3的方程为
x
4a + a = 1 a≠ 0 , ∵ 4,4 ∈ l3, ∴
4 + 4 = 1
四、解答题:本题共 6小题,第 17小题 10分,其余小题每题 12分,共 70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 4a a
可得 a= 5,满足条件,此时 l3的方程为 x+ 4y- 20= 0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综上,l3的方程为 x- y= 0或 x+ 4y- 20= 0 … 12分
17.已知点A -2,0,2 、B -1,1,2 、C -3,0,4 ,a =AB,b=AC. 2
19
4 16 4
.【答案】(1)x2+

y- 3 = 9 0≤ x≤ 3
(1)若 c = 6,且 c= λCB,求 c的坐标;
(2)P
4 3
的横坐标范围为 ,8 即可逃脱.
答案:c= 4,2, -4 或 c= -4, -

2,4 3
(1)分别以AD,AB为 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E 0,2 ,F 0,4 ,CB= 2,1, -2 ,c= λCB= 2λ,λ, -2λ
c = 2λ 2+ λ2+ -2λ 2= 3 λ = 6 MF ME, = x
2+ y- 2 2 x2+ y- 4
2
设捕获点M x y ,可得 2v v ,即 = ,∴ λ= 2或 λ=-2 v 2v
2∴ c= 4,2, -4 或 c = -4, -2,4 x2+ y- 4 = 165分 化简得 3 9 ,因为点M需在矩形场地内,
(2)求以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 4 2 16 4
所以 0≤ x≤ 3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x
2+ y- 3 = 9 0≤ x≤ 3 . 6 分(不写范围得 4答案:3

分)
a b
a= 1,1,0 ,b= 1,0,2 ,a b= 1,cos a ,b = 1
a
= 4
b 10 (2) FP (1) sin∠AFP= 3 = 1 当线段 与 中圆相切时,则 ,
∴ sin a
,b 4 2 = 3 4-
10 3
∴S= a b sin a,b = 3 10分 所以∠AFP= 30°,所以 AP = 4tan30° = 4 33 ,
18 12 5.已知直线 l1经过A -2, -8 ,B 3,2 两点,l1⊥ l2,原点到直线 l2的距离为 5 ,且 l2经过第一象 若行走仪在线段FP上都能逃脱,P点的横坐标取值范围是 4 3 3 ,8 . 12分
限.
( ) 20. (1)连接AC交BD于点O,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AC⊥BD,1 求直线 l1和直线 l2的一般式方程;
又平面ABCD⊥平面PBD,BD是交线,AC 平面ABCD,
答案:由题意可得:直线 l1的一般式方程为 2x- y- 4= 0 ∴AC⊥平面PBD,又PD 平面PBD,
∵ l1⊥ l2, ∴可设 l2的方程为 x+ 2y+m= 0
∵ 6,3 ∈ l ∴AC⊥PD,又PD⊥AB,AC∩AB=A,AC,AB 平面ABCD,2
∴m=-12 ∴PD⊥平面ABCD; 4分(不写AC∩AB=A得 3分)
∴ l2的方程为 x+ 2y- 12= 0 (2)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OC为 x轴,OD为 y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l :2x- y- 4= 0
综上:1l :x+ 2y- 12= 0 5分 PD= 4,则C 32 ,0,0 ,D 0,
3
2 ,0 ,B 0, -
3
2 ,0 ,P 0,
3
2 ,42
(2)已知直线 l3经过直线 l1与直线 l2的交点,且在 x轴上的截距是在 y轴上的截距的 4倍,求直线 l 的 3 3 3 易知n1= 1,0,0 是平面PBD的一个法向量,BC =
一般式方程. 2
, 2 ,0 ,BP= (0,3,4)

设n2= (x,y,z)是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

n BC 3 3

2 = 0 x+ y= 0 ,即 2 2 ,取n2= (-4,4, -3)n2 BP= 0 3y+ 4z= 0

∴ , = n 1 ncos n n 2 = -41 2 = -4 41 10分
n1 n2 1× 41 41
∵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为锐角
数学参考答案第1页 ·共2页
4 41 22.已知圆O:x2 2∴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11分 + y = 4和点M (2,4).41 (1)过点M向圆O引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 5二面角C-PB-D的平面角的正切值为 4 . 12分 (2)点N是圆O上任意一点,S是线段NM的延长线上,且点M是线段 SN的中点,求 S点运动的轨迹
2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 4,∠BAD= 60°,E为AB的中点.将△ADE沿DE折起,使A到达 E的方程.
A,连接AB,AC,得到四棱锥A -BCDE. (3)设圆O与 x轴交于C,D两点,线段MO上的点T上满足 16TC DT =CM MD,若T∈直线 l,且
( ) 1 证明:DE⊥A B; 直线 l与 (2)中曲线E交于不同的A,B两点,满足TA= 3AB.试探究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l,若存在,请说明
(2)当二面角A -DE-B π 3π的平面角在 4 , 4 内变化时,求直线A
C与平面A DE所成角的正弦值的 理由并求出直线 l的斜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当斜率不存在时,显然 x= 2与圆O:x2+ y2= 4相切;
最大值.
【详解】(1)由题意证明如下, 当斜率存在时,设切线为 y= k(x- 2) + 4,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 2,
在菱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BAD= 60° ∴ |4- 2k|, = 2 3 3,解得 k= 4 ,则 y= 4 (x- 1) + 4,整理得 3x- 4y+ 13= 0.2
∴DE⊥ 1+ kAB,
综上,切线方程为 x= 2和 3x- 4y+ 13= 0. 3分(只写一条直线得 2分)在翻折过程中,恒有DE⊥AE,DE⊥BE,
(2) 设点S(x,y),点N (x0,y0),点M (2,4)且点M是线段SN的中点又AE∩BE=E,AE,BE 平面A BE,
x+ x0
∴DE⊥平面A BE, 2= 2 x0= 4- x
而A B 平面A

BE, = y+ y 0 ,由题意,点N是圆O上任意一点4 y0= 8- y
∴DE⊥A B 24分(漏写相交得 3分)
∴ x2+ y2= 4,即 4- x 2
( ) ( ) 0 0
+ 8- y 2 = 4,符合题意
2 由题意及 1 得,
π 3π ∴S点运动的轨迹E的方程为 x- 4
2 + y- 8 2 = 4 6分
∠A EB为二面角A -DE-B的平面角,记其为 θ,则 θ∈ , 4 4 , (3)由题设,T(1,2).若存在 l,由题意可不妨设 l的方程为 y- 2= k(x- 1),由题意分析可得 k为正数.
以EB的方向为 x轴的正方向,ED的方向为 y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y- 2= k(x- 1)联立 (1+ k2)x22 2 - (2k2+ 12k+ 8)x+ k2+ 12k+ 48= 0
则E 0,0,0 ,A 2cosθ,0,2sinθ ,D 0,2 3 ,0 ,C 4,2 3 ,0 , x- 4 + y- 8 = 4
2
EA = 2cosθ,0,2sinθ ,ED= 0,2 3 ,0 , △=-5k + 36k- 32> 0 (i) 8分
2xcosθ+ 2zsinθ= 0, 设A(x1,y1),B(x2,y2),2≤ x1< x2.
设平面A DE的法向量n= x,y,z ,则EA n=ED n= 0,得 2 3y= 0, 由求根公式
2 2
令 x= sinθ ,得n= sinθ,0, -cosθ ,A C = 4- 2cosθ,2 3 , -2sinθ , x = 2k + 12k+ 8- -5k + 36k- 32

1 ,2(1+ k2)

cos A C, = AC nn = 4sinθ = sinθ = 1则 ,
2
- - - 2k + 12k+ 8+ -5k
2+ 36k- 32
A C n 32 16cosθ 2 cosθ 2 cosθ x2= 2 10分
1- cos2θ 2(1+ k )
4x1= 3x2+ 1
令 t= 2- cosθ θ∈ π , 3π t∈ 2- 2, ,得 ,2+
2 TA= 3AB = + 由此可进一步推知:7 -5k
2+ 36k- 32= 12k+ 6 (ii)
4 4 2 2 4y1 3y2 2

cos A C,n 1 1 = = = - 3t + t + 4≤ 4- 2 3 = 3- 1,
(ii)在(i)的限制下有解,故存在这样的直线 l 11分
t 1
l k= 810- 28 41 810+ 28 41-3+ 4t- t2 3 并且可以解得直线 的斜率 或 k= 12分- t + t + 4 389 389
当且仅当 t= 3 时,等号成立
设直线A C与平面A DE所成角为 α,

则 sinα= cos A C,n 2 2 ,∵ 3 ∈ 2- 2 ,2+ 2
故直线A C与平面A DE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3- 1 12分(不写取等条件得 11分)
数学参考答案第2页 ·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