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A D B D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C C C C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32题第二小题2分,共38分)
21、观察;实验;
22、2.60cm;2.7cm(在合理范围即可);36.9
23、②③④;①⑤
24、(1)应激性;(2)繁殖;(3)生长和发育
25、(1)须根系;
(2)能;孢子
26、(1)生态系统;
(2)遗传;
(3)物种;
27、(1)游泳;
(2)鳞;
(3)适应;
28、(1)雪鸽;
(2)目;
29、 2:1;不变;
30、 400
(1)③刻度盘;④平衡螺母
(2)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左;78.4g
31、(1)章鱼;海龟;山羊
(2)大鲵;海龟
32、 CD;B;A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33、(1)10%蔗糖溶液
(2)低;甲组平均取食时间比乙组短
34、(1)3;4
(2)水平射出速度;小球下落高度
35、(1)二;西瓜内不缺少水分
(2)西瓜汁;可信;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3个大题, 3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涂黑、涂满,其余文字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须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你这瓜保熟吗?”,面对顾客的疑问,瓜摊老板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2、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 B.一杯温水的温度为90℃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一支完整的粉笔长度约为8mm
3、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4、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益 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真菌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没有作用 D.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
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
A.2.8米=2.8×1000=2800毫米 B.2.8米=2.8米×1000=2800毫米
C.2.8米=2.8米×1000毫米=2800毫米 D.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
6、小海同学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 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
A.2.38厘米 B.2.23厘米 C.2.227厘米 D.2.22厘米
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
A.正在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的“白毛”
8、杭州举办了第十九届亚运会,运动会吉祥物以“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莲叶以其纯洁、高贵、祥和的姿容为人们所喜爱。下列关于“莲花”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莲花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莲花既有发达的主根,也有从茎节上长出的不定根
C.莲花属于水生植物 D.莲花有果实
9、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科学将猪笼草归为植物的主
要依据是( ▲ )
A.能繁殖后代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D.能遗传和变异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单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变粗
B.双子叶植物多为平行叶脉,单子叶植物多为网状叶脉
C.双子叶植物多为主根系,而单子叶植物多为须根系
D.单子叶植物花的花的基数是2
11、小明把玉米、柳树、杉木分为一类,把水绵、地钱、蕨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
A.有根或无根 B.有无种子 C.水生或陆生 D.有无果实
12、“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卵生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
13、冬天因为天气寒冷,某些同学往往会快速搓手,此时双手会发热并会伴有声音产生。在这个过程中,运动能量转化成( ▲ )
A.只有热能 B.只有声能 C.动能 D.热能和声能
14、下列植物中,全部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
A.水杉、郁金香、侧柏 B.红松、银杏、玉兰
C.水杉、红杉、侧柏 D.郁金香、玉兰、睡莲
15、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
沸水中时读数为83℃,现测得气温为23℃,那么室内实际温度是( ▲ )
A.18℃ B.20℃ C.25℃ D.17℃
16、某学生欲测量液体体积,量筒放平后,他俯视液面读数为13毫升,则量筒中含有液
体的体积为( ▲ )
A.32毫升 B.大于13毫升 C.小于13毫升 D.无法判断
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C.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增减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数量
18、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B.体温计的测量精确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高
C.图中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19、“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要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下列措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 )
A. 为了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速度,在海洋场进行限量捕捞
B. 为了确保一定的耕地资源,在占用耕地进行建设时应开发荒地为耕地
C. 为了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将一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中
D. 为了充分利用农作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农作物稻草用于沼气池发酵和培养食用菌
20、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中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
A.60.4g B.60.2g C.59.6g D.59.8g
二、填空题(本题共 12小题,每空1分,共 38分)
21、 ▲ 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 ▲ 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
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22、 如图,可读出物体AB的长度为 ▲ ,物体C的长度是 ▲ ,体温计的示
数为 ▲ ℃。
23、三氧化二铁为一种低级颜料,用于油漆、橡胶、塑料 ( https: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102040403&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 / / baike. / _blank )、建筑等的着色,在涂料工业中用作防锈颜料。还可作为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 ( https: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120035&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 / / baike. / _blank ),可用作炼铁原料。三氧化二铁有关描述:①可进行炼铁;②呈现红褐色;③熔点为1565℃;④难溶于水;⑤不与水反应;
上述有关描述中属于三氧化二铁物理性质的 ▲ (填序号,下同);属于三氧化二铁化学性质的是 ▲ 。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中蕴藏了很多的科学知识: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到墙外阳光照射刺激引起的,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 的特征;
(3)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棵小树,并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这说明红杏具有 ▲ 的特征。
25、小明去乡下采风,农田中布满了丰收的水稻,当他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时,突然脚下一滑,幸好他站稳了,他俯下身在路边发现了许多苔藓,他陷入了思考:
(1)水稻的根系为 ▲ (选填“直根系”或“须根系”);
(2)苔藓植物 ▲ 进行光合作用(选填“能”或“不能”),它通过 ▲ 进行繁殖。
26、概念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的方式,它能有效呈现知识关联,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记忆。如图是“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A、B、C三项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C指的是 ▲ 多样性;
(2)可爱的狗狗们长相各异,属于不同的品种,这是由 ▲ 多样性造成的。
(3)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是我们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这是指 ▲ 多样性。
27、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露出过真面目的,经专家认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约12m-15m,头部宽1.5m,重达2-3t,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大鱼、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成为它的食物。
(1)“水怪”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 ▲ 。
(2)“水怪”的体表覆盖 ▲ ,有保护作用。
(3)“水怪”有生有锯齿状的锋利牙齿,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这说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 ▲ 的。
28、家鸽、山斑鸠和雪鸽三种鸟在分类上的等级(部分)。
(1)与家鸽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选填“山斑鸠”或“雪鸽”)
(2)山斑鸠与家鸽属于同一 ▲ 生物(选填“种”或“目”)。
29、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 ▲ ;若把甲球从地球移到月球上,质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某商店每天收有大量的1元硬币,营业员清点比较麻烦,就想了一个办法:预先测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约为500克,以后只要称出硬币的质量,就可以知道它的数量了。问:如果某一天收到1元硬币的质量为2.00千克,那么硬币约为 ▲ 元。
图甲为托盘天平的示意图。
(1)请在横线处填上各部位的名称。
③ ▲ ;④ ▲ 。
(2)某同学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先将 ▲ 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这时应将
▲ 向 ▲ 调节。用调节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 g。
31、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到了部分生物图片,请你按下列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问题:
(1)写出B、E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 ▲ ;E ▲ ;F ▲ 。
(2)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属于爬行类动物的是 ▲ 。
32、请将下列生物的特征与适应现象相对应。
保护色: ▲ ;拟态: ▲ ;警戒色: ▲ 。
A. 有些毒蛇的体表有色彩斑斓的花纹 B. 螳螂的外形像一朵盛开的兰花
C. 鲫鱼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 D. 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白毛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33、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色扁豆上,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经分析发现紫色扁豆中含有物质A,而绿色扁豆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假设: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
实验:取甲、乙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3次。结果如下:
项目 甲组 乙组
人工饲液 一定量10%蔗糖溶液 ?
物质A 不加物质A
实验结果 平均取食频率 1次/小时 18次/小时
平均取食时间 0.2分钟/次 1.5分钟/次
(1)表格中“?”处应填入 一定量 ▲ 。
(2)实验结论:大多数蚜虫不选择紫色扁豆是因其含有物质A。比较甲、乙两组数据,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①甲组平均取食频率比乙组 ▲ ;② ▲ 。
34、某中学的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刻度尺,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按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表中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 ▲ 的实验与实验1比较;
(2)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 的实验与实验3比较。
(2)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可: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与
▲ 、 ▲ 有关。
35、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有看到过有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
(1)小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分析,大家首先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讨论,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一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 ▲
不成立,理由是 ▲ 。(写出一个即可)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期现象,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征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3)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子;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等量 ▲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分别添加等量的水和
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结果如表。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