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9课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9课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21: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点击新目标
1、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政权的时间,元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记住抗元英雄文天祥
2、说出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简述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列举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3、分析忽必烈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认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性
链接旧知识
1、回顾所学,说说下列政权分别是哪些民族建立的:
吐蕃 南诏 、回纥 ( http: / / www.21cnjy.com ) 、辽 、宋 、西夏 、金
课前预习
1、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建构
1、 为首领的部落统一蒙古:
意义:结束了蒙古大草原上长期分裂的混战局面,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2、成吉思汗建立 国(政权):
标志: 年,蒙古各部尊推铁木真为 。
文天祥抗元:以 为代表的南宋军民誓死抗元,文天祥被俘后临死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精神。
1、建立元朝: 年, 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定都 (今北京)。
2、统一中国:1276年元灭 , 年,统一中国。
3、改革措施:
政治:在中央:①设置 管全国政务,②增设 专门管理全国 事务
和 地区军政事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在地方:③设 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④设置 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
经济:①重视农业:禁止 变牧场,鼓励开荒 ,推广 种植技术。
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开凿两段新运河
意义(作用):
巩固了统治,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文明的大都市。
1、发展原因(条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2、发展表现:① 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与汉族融合,被统称为 。
②中亚、西亚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中华民族融合,形成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新民族 。
2.小组合作,订正知识建构的答案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齐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统一前的草原上情景
阅读思考:这首诗反映了那时什么样的局面? 是谁最终改变蒙古各部相互征伐的局面?标志事件是什么?
成吉思汗巩固政权的措施有那些?
(3)评价成吉思汗:
功绩:1、统一了蒙古各部,2、建立了蒙古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和进步。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不足:成吉思汗的扩张带有侵略和掠夺的性质,给被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难。
二、忽必烈建立和统一元朝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完成下列1-4题:
材料一: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明代宋濂之《元史·志第十地理一》
材料二:《马可.波罗行记》展示了一个富饶神奇的东方世界。一书以赞赏的语调描述了中国的主要市场:北方丝绸中心是汗八里(北京);成都府生产薄绢,并出口到中亚;扬州是长江下游的最大的稻米市场。最繁忙的地方是原南宋都城……
1、元朝的建立: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今 )
2、元朝统一的过程:
1271 年建 1276年灭 1279年
3、(1)在元灭南宋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位坚贞不屈的抗 英雄 ;
(2)有感情的朗读《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的高尚节操。
4、结合史实,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
观察教材54页《中国疆域图》,找出元朝疆域的四至,说说元朝疆域的特点?
三、忽必烈巩固政权的措施及作用
1、面对史无前例的辽阔疆域,面对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民族文明,元朝统治者忽必烈是如何有效治理的?
2、说说忽必烈改革给元朝带来的影响?
四、民族关系的发展  
材料:元末,不少定居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形成的新民族是什么民族?  
2、想想元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说说民族融合的意义
课堂小结:三个“四”
1、四个年代: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2、四个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马可.波罗
3、四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统一元 行省制度 回族形成
4、元统一原因(条件):1、顺应时代潮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符合民意。(根本原因)2、蒙古族正处于最强盛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3、西夏、金、南宋等政权都已极度腐朽。4、战略战术得当。
统一意义:1、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应了时代潮流,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局面。2、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3、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4、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加速了其封建化的过程。
课堂练兵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右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
的时代特征是什么?(4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
材料四 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课后谈收获
成吉思汗
忽 必 烈
民族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