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课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点击新目标
1、记住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首次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2、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3、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链接旧知识
回顾所学,完成填空:
唐朝对外交流活跃:陆路西经西域可达_______、_______,东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各州到达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海路从_____________出发,可达______________各国及_____________等地。各国使臣、商人、留学生、僧侣云集长安。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勾划重点,完成知识建构:
目的:为加强与海外的 ,并宣扬 。
特点:规模大、次数多、范围广。
概况:1405年(明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永乐三年), 率领船队从 (今江苏太仓)出发下西洋,前后共 次,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
意义: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和 国家的 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哥伦布早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条件:1、国力强盛;2、明成祖的支持;3、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先进和发达;
4、郑和等人的顽强意志和敢于开拓的精神。
时期:早在 朝时,我国就有人到南洋谋生。 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那里。促进了南洋的开发和发展。
华侨的贡献:带去了国内先进的 、 、 , 在那里从事农业、手
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课堂进行时
【 情景创设】
我们四川人爱玩麻将,你知道麻将的由来吗?据说麻将的发明与郑和下西洋有关。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就杀了他们。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先用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接着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紧接着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随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又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后人的“麻将牌”由此而来。
[新课解读]
1、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1)明朝前期________( 朱棣 ) 在_______期间派遣 先后七次下西洋。明朝时把今太平洋加里曼丹岛(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及印度洋沿岸称为 。
郑和船队一共到过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和__________东海岸。
(2)早在________时,我国就有人到_______谋生 ,
我国大批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带去了先进的_____、_____和 _____,为南洋的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刘家港、加里曼丹岛、古里、红海岸、非洲东海岸
3、画一画:画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
4:说一说:观看教材68页的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出四张邮票分别展示了哪些内容?
5:议一议:(可出示近代欧洲最早远航资料对比中理解)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伟大的壮举?我们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
【课堂小结】
朗读知识建构
课堂大练兵
1.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英勇抗金,忠君爱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3.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4. 明朝中期,倭寇疯狂进犯浙东沿海。率军九战九捷,荡平当地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 文天祥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5.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6.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前占据台湾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日本
课后谈收获
郑和下西洋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