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0 17:42: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梳理内容,了解大雁生活习性。
2.揣摩语言,欣赏作者的抒情笔法。
3.激发情感,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观察笔记。
二、作者作品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他的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为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一)快速阅读全文,完成两个任务:
1、梳理文中与大雁北归有关的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请同学们按照段落顺序来汇报:
1、大雁是报春使者。
2、大雁定期迁徙。
3、11月份大雁坚定不移地向南直线飞行。
4、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
5、爱寻觅玉米粒。
6、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声调忧郁。
7、雁群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常以六或六的倍数列队飞。
8、4月的夜间,大雁在沼泽中集会。
9、白头翁花开的时候,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10、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说明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从11月、3月、4月、白头翁花开的时候(5月份)这些地方我们可以发现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大雁归来的过程。
(二)这是一群 的大雁
友好、热情 开朗、活泼、乐观 注重亲情,家庭观念强、具有联合观念
过渡句:你看,就是这样的一群大雁怎能不令作者极力热爱和热情讴歌呢?
四、品读课文,感悟情怀
“爱鸟者”是作者对自己的称呼,“爱”字贯穿全文。请你从文中找出能体现“爱鸟”的词句,并加以品味。
提示:可从作者对大雁的称呼、修辞手法、描写和抒情性语句中寻找。
1.作者对于大雁的喜爱充盈于字里行间,如对于大雁的一些称呼:
⑴课文第四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
⑵课文第六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
⑶课文第七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
首先从称呼上来看,文章就饱含爱意和深情。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人类应热爱尊重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灵,同时也向我们读者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本文是一篇具有浓郁抒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作者采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有层次地、细腻地对大雁加以描写,并在字里行间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①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贬词褒用。“目空一切”写出了大雁高飞时的专注神情;“一声不响”描绘出大雁的坚定执着,说明大雁深知现在正处于冬季的狩猎期,地面上十分危险。
②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拟人修辞。“拐来拐去”“低语”等词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拟人修辞。“邀请”一词写出了大雁之间热情的召唤及美好的友情。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⑤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⑥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的集会,从而表现出大雁的聪明和社会性。
小结:
作者精选一些富有变现力的词语,还大量运用比喻拟人修辞,细致生动地描其形、绘其声、传其神,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浓浓的情味儿和浪漫的诗意。我想这些细致的描摹一定离不开作者长期的细致观察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
除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大雁的特征,试找出几句并加以分析。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对比。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也传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②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比。把主红雀、花鼠的行为和大雁对比,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有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3、找文中的抒情句: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第13段)
如何理解“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几个词语的含义?
运用借喻的修辞,把大雁的鸣叫和飞行比喻成“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人类的朋友,大雁的迁徙活动对人类是有益无损的。这一比喻赞美了大雁的坚定、团结、友爱,它们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学习,它们富于生机和情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4、总结科普作品的抒情笔法:
(1)拟人、比喻、对比等写法
(2)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3)抒情语言
这些写作方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这些写作方法,也正是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和借鉴的。
5、阅读下面这段话,试比较与课文《大雁归来》写法有何不同。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飞禽。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喙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下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辞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辞海》文字属于说明,它客观平时地介绍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课文是记叙、说明、抒情的完美结合,重点不在于介绍知识,而在传播保护生态的观念。
五、再读文本,走进自然
1.作者在《沙乡年鉴》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个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 “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子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
再读课文,参考上面的材料,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正在失去的东西”
明确: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大雁如此富于灵性,试问我们人类怎么忍心猎杀它们,以致让它们因为失去亲人和伙伴而哀鸣伤感呢?我们又怎么忍心让自然的物种因为我们的贪婪和自以为而渐趋消亡呢?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2.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同学们看了这些文字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提升总结:
曾几何时,我们触目的是砍伐的林木,漫天的沙尘;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漂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珍禽异兽躲过了肆虐的天灾,却未能躲过野蛮的人祸。曾几何时,我们远离了自然,躲在了水泥钢筋做成的阁楼里,生活简化的只剩下我们自己,环境浓缩得只剩下了盆景,一切纯朴的本质的自然的东西,从我们的视野中悄然离去。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回望滚滚红尘,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若要我们的生命鲜活滋润地笔立于天地之间,就必须学会尊重大家庭中所有成员,和万物和谐相处。因为,地球上不仅仅只有我们;更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3、课文的题目是《大雁归来》,作者呼唤的仅仅是大雁的归来吗?
作者呼唤的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的归来!
4、教师结语:
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情感;
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终极追求!
六、推荐阅读
美国“自然文学三部曲”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梭罗《瓦尔登湖》
卡逊《寂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