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学案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21: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点击新目标:
(一)、记住驻藏大臣和台湾府的设置时间;
(二)、列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的措施
(三)、分析清朝对边疆地区治理的意义;认识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链接旧知识
读一读:第12课知识建构; 写一写:明清时期的三位民族英雄及主要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勾划要点、完成知识建构。完成后师生交流。
措施:1、 达赖和班禅制度。 册封了五世达赖, 册封了五世班禅。
设置 。(时间:雍正帝)
通过 制度,确定达赖、和班禅继承人。
意义:清政府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措施:1、1683年, 帝用武力统一了台湾,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
2、 年,清政府设置 ,隶属福建省。
意义:巩固了清朝对 边疆的统治。
措施1.清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 和回部贵族 的分裂叛乱。
2、清政府设置了 和 ,加强对北部和西北部的统治。
意义:清朝加强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对维护国家的 和领土的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措施:1、康熙帝组织了两次 自卫反击战。
2、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
意义: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了东北边境的安定。
我国疆域:西跨 ,西北抵巴勒喀什池 岸,北接 ,
东北达 ,东临 ,东南至 岛及
其 ,南包 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一个国家,
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讲述《图片上的历史》
1951年5月23日,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
新课解读
一、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阅读教材77—79页,完成以下问题:
1、清朝对西藏的治理
(1) 忆一忆:在元朝,曾建立 ,专门负责对西藏地区事务进行管辖。
(2) 找一找: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治理所采取的措施:
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雍正时,设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制度,确定达赖,喇嘛的继承人
(3) 说一说:
A、驻藏大臣的职权:
代表______________,共同管理西藏
督办______________,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B、“金奔巴瓶”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2、清朝对台湾的管理:
(1)忆一忆:
①、三国时候,孙权派卫温到达______,既今天的台湾
②、元朝时,设立______,管理______(今台湾)和澎湖列岛
(2)想一想:设置台湾府的目的
(3)写一写: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______省
(4)议一议:设置台湾府的作用
3、清政府对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治理
(1)找一找:清政府对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治理措施
圈一圈: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利将军在地图上的位置
(2)讲一讲:这两个机构设置的背景
(3)想一想:这两个机构设置的历史意义
4、小组讨论:清政府上述措施的影响和对你的启示
二、清朝前期的疆域
阅读、观察教材79页——80页
1、在书上找出清朝疆域的4至,并在地图上圈出它们相应的位置
2、填一填
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跨_______;北接________;东临________;南到_________;
至此清朝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共生活着_____个民族。
课堂小结:
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课堂大练兵
1.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2.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3.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设置台湾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材料题:
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
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回答:
(1) 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1分) 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哪两次反击战?(2分)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1分)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1分)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1分)
(4)“学史使人明智”。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讨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至少两点,2分)
课后谈收获
对西藏的治理
西南方
对台湾的治理
东南方
对蒙古和新疆的治理
北方和西北方
对东北的治理
东北方向
清朝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