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3 D.x=0
2.(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函数y=(2m﹣1)xn+3+(m﹣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的条件为( )
A.m≠5且n=﹣2 B.n=﹣2
C.m≠且n=﹣2 D.m≠
3.(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 )
A. B. C. D.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3=0,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A.(x+2)2=3 B.(x﹣2)2=3 C.(x+2)2=7 D.(x﹣2)2=7
5.(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则该方程根的情况为( )
A.没有实数根 B.两根之和是3
C.两根之积是﹣2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6.(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 点B在的图象上,连接AB,AB与y轴交于点C,且AB∥x轴,BC=2AC,D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D,BD,则的面积为( )
A.3 B. C. D.
7.(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CD的中点,AB=2BC,BM=1,AM=2,则CD的长为( )
A. B.2 C. D.
8.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BC=∠ADC B.AD∥BC,AB∥DC
C.AB=DC,AD=BC D.OA=OC,OB=OD
9.(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cm、8cm,AE⊥BC于点E,则AE的长是( )
A. B. C. D.
10.(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AB∥CD∥EF,BC:CE=3:4,AF=21,那么DF的长为( )
A.9 B.12 C.15 D.18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1.(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计算= .
12.(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若关于x的方程x2﹣kx﹣12=0的一个根为3,则k的值为 .
13.(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关于x的一次函数y=(3a﹣7)x+a﹣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的下方,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4.(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0,2),B(1,0),C(3,2),点D在第一象限内,若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
15.(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ABC中,若BC=6,的面积为12,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的正方形,则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 .
16.(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O,物体AB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CD(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若物体AB的高为6cm,小孔O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BE,CE分别为8cm、6cm,则实像CD的高度为 cm.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7.(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解方程:
(1)(x+2)2﹣x﹣2=0;
(2)2x2+4x﹣1=0.
18.(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已知点A(1,a),点B的横坐标为m(m>1)均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过点B作BD⊥x轴于D,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C,连接AC.
(1)当m=2时,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当AB=2OA时,求BC的长;
(3)是否存在一个m,使得S△BOD=3S△OCD,若存在,求出m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19.(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在△ABC中,∠B=90°,AB=12cm,BC=24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着边A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着边BC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若P,Q两点同时移动.
(1)当移动几秒时,△BPQ的面积为20cm2?
(2)当移动几秒时,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108cm2?
(3)当移动几秒时,△BPQ与△ABC相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
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1≠0,∴x≠-1
答案为:A.
【分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分母一定不能为0。列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
∵函数y=(2m﹣1)xn+3+(m﹣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
∴2m-1≠0,n+3=1
∴m≠,n=-2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一次函数y=kx+b中,k≠0,x的次数一定为1,根据这些条件列式求解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A:,能与合并,A符合条件;
B:,不能与合并,B不符合条件;
C:不能与合并,C不符合条件;
D:,不能与合并,D不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化简各根式,看结果是否与是同类根式。不是同类根式不能合并。
4.【答案】C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移项得:x2+4x=3,
配方得:x2+4x+4=7,即(x+2)2=7,
故选C.
【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4配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5.【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根的判别式为:<0,∴此方程无实数根,A正确,D错误。
由根与系数关系可得,,B错误,C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考查根的判别式对根的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6.【答案】C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点A的坐标是(m,n),
∵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mn=3,
∵AB∥x轴,BC=2AC,点B在的图象上,
∴点B的坐标为(-2m,n),
∵点D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
∴S△ABD=,
故答案为:C.
【分析】设点A的坐标是(m,n),先求出mn=3,再求出点B的坐标为(-2m,n),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ABD=即可.
7.【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是CD的中点,
∴CM=DM=CD=AB=BC=AD,
∴∠DAM=∠DMA,∠CBM=∠CMB,
∵∠C+∠D=180°,
∴∠C=2∠DMA,∠D=2∠CMB,
∴∠DMA+∠CMB=(∠C+∠D)=90°,
∴△AMB是直角三角形,
∵BM=1,AM=2,
∴CD=AB=,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可得∠DMA+∠CMB=(∠C+∠D)=90°,即可得到△AMB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CD=AB=.
8.【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知
根据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B不符合题意;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C不符合题意;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AC=3,BO=BD=4,AO⊥OB,
∴,
∴S菱形ABCD=,
∵S菱形ABCD=BC×AE,
∴AE=,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S菱形ABCD==BC×AE,再求出AE的长即可.
10.【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B∥CD∥EF,BC:CE=3:4,
∴,
∵AF=21,
∴,
解得DF=12,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再将数据代入求出DF的长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2.【答案】-1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解:
把x=3代入方程中得,9-3k-12=0
∴k=-1
故答案为:-1.
【分析】把x=3代入方程,再求出k值即可。
13.【答案】a<2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a<2.
故答案为:a<2.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14.【答案】(6,4)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点D的坐标为(6,4),
故答案为:(6,4).
【分析】先画出点A、B、C的坐标,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N⊥BC,交DG于点M,如图所示: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DE=DG=MN,则AM=AN-MN,
∵BC=6,S△ABC=12,
∴,
∴AN=4,AM=4-MN,
∵DG//BC,
∴△ADG∽△ABC,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N⊥BC,交DG于点M,先利用S△ABC=12,求出AN=4,AM=4-MN,再证出△ADG∽△ABC,可得,再求出MN的长即可.
16.【答案】4.5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B//CD,
∴∠BAO=∠DCO,
∵∠AOB=∠COD,
∴△OAB∽△OCD,
∴,
∴,
解得:,
故答案为:4.5.
【分析】先证出△OAB∽△OCD,可得,再将数据代入求出CD的长即可.
17.【答案】(1)解:
(2)解:
即,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求解即可;
(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求解即可。
18.【答案】(1)解:∵点A(1,a),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
∴a=2×1=2,
∴点A的坐标为(1,2),(m,2m),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
∴k=1×2=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B的横坐标为m(m>1)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当m=2时,
则点B的坐标为(2,4),
∴点C的横坐标为2,
代入y=,求得纵坐标为1,
∴点C的坐标为(2,1),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
把A(1,2),(2,1)代入得,
解得:a=-1,b=3,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
(2)解:∵A(1,2),AB=2OA
∴点B的横坐标为3,
∴点B的坐标为(3,6) ,点C的坐标为 (3,),
∴BC=6-=
(3)解:∵S△OCD=k==1,
∴S△BOD=OD BD=,
解得m=(负值已舍去).
即存在m,使得S△BOD=3S△COD.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点B的横坐标为3,再计算求解即可;
(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BOD=OD BD=, 再求解即可。
19.【答案】(1)解:设运动时间为ts(0≤t<6),则PB=(12-2t)cm,BQ=4tcm.
由题意,得,
解得t1=1,t2=5.
故当移动1s或5s时,△BPQ的面积为20cm2
(2)解:由题意,
,
解得t=3.
故当移动3s时,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108cm2;
(3)解: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 时, , 即 , 解得 .
②当 时, , 即 , 解得 . 综上所述, 当移动 或 时,△BPQ与△ABC相似。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求出 PB=(12-2t)cm,BQ=4tcm,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结合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1 / 1吉林省吉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果分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3 D.x=0
【答案】A
【知识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
分式有意义,则分母x+1≠0,∴x≠-1
答案为:A.
【分析】要使分式有意义,分母一定不能为0。列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2.(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函数y=(2m﹣1)xn+3+(m﹣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的条件为( )
A.m≠5且n=﹣2 B.n=﹣2
C.m≠且n=﹣2 D.m≠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
∵函数y=(2m﹣1)xn+3+(m﹣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
∴2m-1≠0,n+3=1
∴m≠,n=-2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一次函数y=kx+b中,k≠0,x的次数一定为1,根据这些条件列式求解即可。
3.(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合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解答】解:
A:,能与合并,A符合条件;
B:,不能与合并,B不符合条件;
C:不能与合并,C不符合条件;
D:,不能与合并,D不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化简各根式,看结果是否与是同类根式。不是同类根式不能合并。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4x﹣3=0,下列配方正确的是( )
A.(x+2)2=3 B.(x﹣2)2=3 C.(x+2)2=7 D.(x﹣2)2=7
【答案】C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移项得:x2+4x=3,
配方得:x2+4x+4=7,即(x+2)2=7,
故选C.
【分析】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4配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5.(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则该方程根的情况为( )
A.没有实数根 B.两根之和是3
C.两根之积是﹣2 D.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根的判别式为:<0,∴此方程无实数根,A正确,D错误。
由根与系数关系可得,,B错误,C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考查根的判别式对根的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6.(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 点B在的图象上,连接AB,AB与y轴交于点C,且AB∥x轴,BC=2AC,D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D,BD,则的面积为( )
A.3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点A的坐标是(m,n),
∵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mn=3,
∵AB∥x轴,BC=2AC,点B在的图象上,
∴点B的坐标为(-2m,n),
∵点D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
∴S△ABD=,
故答案为:C.
【分析】设点A的坐标是(m,n),先求出mn=3,再求出点B的坐标为(-2m,n),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ABD=即可.
7.(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是CD的中点,AB=2BC,BM=1,AM=2,则CD的长为( )
A. B.2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M是CD的中点,
∴CM=DM=CD=AB=BC=AD,
∴∠DAM=∠DMA,∠CBM=∠CMB,
∵∠C+∠D=180°,
∴∠C=2∠DMA,∠D=2∠CMB,
∴∠DMA+∠CMB=(∠C+∠D)=90°,
∴△AMB是直角三角形,
∵BM=1,AM=2,
∴CD=AB=,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可得∠DMA+∠CMB=(∠C+∠D)=90°,即可得到△AMB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CD=AB=.
8.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AB=DC,∠ABC=∠ADC B.AD∥BC,AB∥DC
C.AB=DC,AD=BC D.OA=OC,OB=OD
【答案】A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知
根据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B不符合题意;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C不符合题意;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9.(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cm、8cm,AE⊥BC于点E,则AE的长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CO=AC=3,BO=BD=4,AO⊥OB,
∴,
∴S菱形ABCD=,
∵S菱形ABCD=BC×AE,
∴AE=,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S菱形ABCD==BC×AE,再求出AE的长即可.
10.(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AB∥CD∥EF,BC:CE=3:4,AF=21,那么DF的长为( )
A.9 B.12 C.15 D.18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AB∥CD∥EF,BC:CE=3:4,
∴,
∵AF=21,
∴,
解得DF=12,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再将数据代入求出DF的长即可.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1.(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计算= .
【答案】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2.(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若关于x的方程x2﹣kx﹣12=0的一个根为3,则k的值为 .
【答案】-1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解析】【解答】解:
把x=3代入方程中得,9-3k-12=0
∴k=-1
故答案为:-1.
【分析】把x=3代入方程,再求出k值即可。
13.(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关于x的一次函数y=(3a﹣7)x+a﹣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的下方,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a<2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不等式的解集为a<2.
故答案为:a<2.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14.(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0,2),B(1,0),C(3,2),点D在第一象限内,若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
【答案】(6,4)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点D的坐标为(6,4),
故答案为:(6,4).
【分析】先画出点A、B、C的坐标,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点D的坐标即可.
15.(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已知△ABC中,若BC=6,的面积为12,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的正方形,则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 .
【答案】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AN⊥BC,交DG于点M,如图所示: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DE=DG=MN,则AM=AN-MN,
∵BC=6,S△ABC=12,
∴,
∴AN=4,AM=4-MN,
∵DG//BC,
∴△ADG∽△ABC,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AN⊥BC,交DG于点M,先利用S△ABC=12,求出AN=4,AM=4-MN,再证出△ADG∽△ABC,可得,再求出MN的长即可.
16.(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O,物体AB在幕布前形成倒立的实像CD(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若物体AB的高为6cm,小孔O到物体和实像的水平距离BE,CE分别为8cm、6cm,则实像CD的高度为 cm.
【答案】4.5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B//CD,
∴∠BAO=∠DCO,
∵∠AOB=∠COD,
∴△OAB∽△OCD,
∴,
∴,
解得:,
故答案为:4.5.
【分析】先证出△OAB∽△OCD,可得,再将数据代入求出CD的长即可.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7.(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解方程:
(1)(x+2)2﹣x﹣2=0;
(2)2x2+4x﹣1=0.
【答案】(1)解:
(2)解:
即,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求解即可;
(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求解即可。
18.(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已知点A(1,a),点B的横坐标为m(m>1)均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过点B作BD⊥x轴于D,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C,连接AC.
(1)当m=2时,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当AB=2OA时,求BC的长;
(3)是否存在一个m,使得S△BOD=3S△OCD,若存在,求出m的值,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解:∵点A(1,a),在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
∴a=2×1=2,
∴点A的坐标为(1,2),(m,2m),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
∴k=1×2=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点B的横坐标为m(m>1)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当m=2时,
则点B的坐标为(2,4),
∴点C的横坐标为2,
代入y=,求得纵坐标为1,
∴点C的坐标为(2,1),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ax+b,
把A(1,2),(2,1)代入得,
解得:a=-1,b=3,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
(2)解:∵A(1,2),AB=2OA
∴点B的横坐标为3,
∴点B的坐标为(3,6) ,点C的坐标为 (3,),
∴BC=6-=
(3)解:∵S△OCD=k==1,
∴S△BOD=OD BD=,
解得m=(负值已舍去).
即存在m,使得S△BOD=3S△COD.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
(2)根据题意先求出点B的横坐标为3,再计算求解即可;
(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S△BOD=OD BD=, 再求解即可。
19.(2023八上·吉林开学考)如图,在△ABC中,∠B=90°,AB=12cm,BC=24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着边A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着边BC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若P,Q两点同时移动.
(1)当移动几秒时,△BPQ的面积为20cm2?
(2)当移动几秒时,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108cm2?
(3)当移动几秒时,△BPQ与△ABC相似?
【答案】(1)解:设运动时间为ts(0≤t<6),则PB=(12-2t)cm,BQ=4tcm.
由题意,得,
解得t1=1,t2=5.
故当移动1s或5s时,△BPQ的面积为20cm2
(2)解:由题意,
,
解得t=3.
故当移动3s时,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108cm2;
(3)解: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 时, , 即 , 解得 .
②当 时, , 即 , 解得 . 综上所述, 当移动 或 时,△BPQ与△ABC相似。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动点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求出 PB=(12-2t)cm,BQ=4tcm,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结合题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3)分类讨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计算求解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