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质量的测量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质量的测量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10 17:37:28

文档简介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军想称取 25g 的某固体,按正确步骤操作时出现了如图示的情况,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 (  )
A.调节平衡螺母 B.放入部分固体
C.取出部分固体 D.取下 5g 砝码后移动游码
2.(2023七上·长兴期末)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凝结成冰 B.铁块压成铁片
C.敞口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由月球带回地球的土壤
3.(2023七上·长兴期末)小科有下列四次测量:
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上科学书的长度;
②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
④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
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4.(2023七上·绍兴期末)在使用天平时,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以下四种情景中出现该状况时,后续的操作应该是(  )
A.在天平调平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加砝码
C.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向左移动游码
D.在称取11g食盐时,继续向石移动游码
5.(2023七上·玉环期末)在科学测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
B.用砝码有磨损的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D.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读数
6.(2023七上·玉环期末)下列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没有零刻度线的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尺
7.(2023七上·上虞期末)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8.(2023七上·南浔期末)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中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60.4g B.60.2g C.59.6g D.59.8g
9.(2022七上·镇海期末)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将金块拉成金丝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气密性好的气球受热膨胀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10.(2022七上·镇海期末)测量结束后,经常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下列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累积法测纸张的厚度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没有用力把纸张压紧
B.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缺角的砝码,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是因俯视读数所致
D.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一定是测量前没有对指针进行调零
二、填空题
11.(2023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是   ,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12.(2023七上·余姚期末)在“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图所示。
(1)测量物体质量前,甲同学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然后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没发现甲的错误,仍用该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最终所加砝码和游码移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g。
(3)丙同学想称取5g食盐,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称量纸,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盘放5克砝码,左盘添加一定量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则丙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13.(2023七上·长兴期末)桔子是我们常见的水果。
(1)我们食用的桔子属于   器官(选填“营养”或“生殖”)。
(2)某同学利用家中厨房秤测量桔子质量,如图所示,该桔子质量是   kg。
14.(2023七上·绍兴期末)小科要用托盘天平称取15克的食盐。
(1)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在天平调平过程中,若指针偏转情况如图,则小科需要向   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调平后,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10克砝码已生锈,若使用该硅码,则会导致称取的食盐质量偏   。
(3)小科更换了完好的砝码后,在天平右盘共放入15克砝码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克刻度线处,意识到自己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5克食盐的任务,小科要进行的操作是   。
15.(2022七上·余杭月考)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授课的三个场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色“水晶球”,这表明分子在   。
(2)如图乙所示,在液体搭桥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块塑料板连接起来,用水搭出了一座水桥,水桥没有断裂,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王亚平同框。冰墩墩从地球到太空,其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试猜想在太空舱中,能否用天平称出其质量?答:   (填“能”或“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3七上·慈溪期末)利用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天平平衡。
(2)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是    。
(3)若上述实验中所用10g的砝码有磨损,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4)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准确称取5克食盐,于是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进行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则下一步正确的操作是    。
17.(2022七上·余杭月考)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答: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8.(2022七上·鄞州期中)天平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宁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当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2)测了固体铁块的质量后,小宁想测液体食用油的质量,如图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容器中;再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此时玻璃杯和食用油的质量是   g;则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
(3)学过天平使用后,好奇的小宁想用家中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质量。在调平时,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鸡蛋的测量,则鸡蛋测量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的真实值
四、解答题
19.(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敏想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敏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刻度盘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天平平衡后,小敏将物体放在左盘称量,待天平再次平衡后如图乙,则物体的质量为   。
(3)若小敏想称量13g食盐,将天平调平后还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白纸,调节天平平衡;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的称量;③在右盘放入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移至3g处;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⑤往左盘加入食盐。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为   。
20.(2023七上·嘉兴期末)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经调查我国约有4亿人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镜架 钛合金 镜架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透光量 92% 90% - -
密度(千克/米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参考价格(元/副) 300 600 100 200 120 480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如果仅考虑使用轻便,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
(2)一副钛合金镜架的体积约为3×10-6米3,则该镜架的质量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小禾要配一副眼镜,经验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镜,同时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蚀。则在配制眼镜时应选择   。
A、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B、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C、玻璃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D、玻璃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估计价格为   元。
21.(2022七上·鄞州期末)在学习科学概念——“物质” 时,小宁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为此,他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球体 心形
橡皮泥质量m/g 21 21 21 21
(1)你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宁的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五、综合说理题
22.(2021七上·乐清期中)如图1所示,易拉罐装的饮料都有禁止冷冻的说明。图2为易拉罐冷冻后炸开的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ρ水=1 g/cm3,ρ冰=0.9 g/cm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定量称量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即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偏小,此时只能在左盘加入部分固体,直到天平平衡即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质量,质量不会随着状态、形状和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A. 水凝结成冰 ,质量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改变,所以质量不变,A错误;
B. 铁块压成铁片 ,质量不会随着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不变,B错误;
C.敞口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水由液态变成气态,部分水进入了空气中,所以液态水的质量会减少,C错误;
D. 由月球带回地球的土壤,质量并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和质量测量的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上科学书的长度,此时木尺膨胀,则长度单位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则测出的是铜丝和空隙之和,即测量值偏大,故③不合题意;
④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则右盘偏重,导致天平平衡时放入砝码的质量偏小,即测量结果偏小,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质的质量偏大,而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那么此时的操作应该为: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继续往右盘加砝码,故B正确,C、D错误;
在天平调平时,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右盘质量小,此时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故A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解答】A. 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A错误
B. 砝码有磨损,使得砝码的质量比正常砝码质量小,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B正确
C.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如图,
仰视偏小,C错误
D. 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使得测量结果偏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测量工具的认识
【解答】A. 刻度尺是有零刻度线的,A错误
B. 量筒 没有零刻度线,B正确
C. 温度计有零刻度线,C错误
D. 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有零刻度线,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无关;由可知,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密度和体积。
【解答】
A.物体的质量取决于其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大小,而不是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故A错误;
B.物体被拿到月球上后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所以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
D.物体的质量取决于其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大小,而不是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等于右边托盘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刻度之和。
【解答】由图甲到图乙可知,游码质量变化了0.2g,砝码质量为60g,故质量等于=60g-0.2g=59.8g
故答案为:D
9.【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ABC均不改变。但自行车轮胎磨损,轮胎所含物质减少,质量减小。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
①用累积法测量纸张厚度时,没用力压紧,纸的厚度偏大;
②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
③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
④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前没有对指针进行调零,测量结果可能偏大或偏小。
【解答】
A.用累积法测纸张的厚度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没有用力把纸张压紧,故A正确;
B.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缺角的砝码,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B错误;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是因仰视读数所致,故C错误;
D.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砝码有缺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仍然平衡;未调平;偏大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使用天平之前,必须将天平调平,否则无法测量;
(3)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冰块熔化后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因此此时天平仍然平衡。
(2)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天平未调平。
(3)由于使用前游码没有归零,因此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时,根据“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可知,测得冰块质量偏大。
12.【答案】(1)先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2)47.6
(3)从左盘取下适量食盐,使天平平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主要调节平衡螺母与游码归零的先后顺序。
(2)石块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在测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大;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2)根据乙图可知,砝码质量为:20g+20g+5g=45g;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3g,那么小石块称量的质量为:45g+3g=48g;由于测量前游码没有对准0刻度,它的质量显示为0.4g,因此应该将它减去,即石块实际质量为:48g-0.4g=47.6g。
(3)左盘添加一定量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说明左盘食盐的质量偏大,则丙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从左盘取下适量食盐,使天平平衡。
13.【答案】(1)生殖
(2)0.093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为质量,质量的单位有千克,克;单位换算为:1千克=1000克;
【解答】(1)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我们吃的桔子属于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1千克=1000克;桔子的质量是93g,等于0.093千克;
故答案为:(1)生殖(2)0.093
14.【答案】(1)左
(2)大
(3)继续往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3)虽然游码位于0.2g处,但是此时天平是平衡的,则可将游码和右盘看作一个整体。在右盘放入15g砝码后,在左盘不断加入食盐,当天平再次平衡时,食盐的质量恰好等于15g,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轻、右盘重,那么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如果砝码生锈,那么砝码的质量将大于10g。而食盐的质量始终等于砝码的质量,即称取食盐的质量将偏大。
(3)小科更换了完好的砝码后,在天平右盘共放入15克砝码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克刻度线处,意识到自己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5克食盐的任务,小科要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往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15.【答案】(1)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
(2)引力
(3)不变;不能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解答;
(2)根据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解答;
(3)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天平测量质量的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色“水晶球”,这表明分子在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
(2)如图乙所示,在液体搭桥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块塑料板连接起来,用水搭出了一座水桥,水桥没有断裂,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冰墩墩从地球到太空,它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其质量保持不变。
当天平平衡时,物体和砝码作用在两个托盘上的压力相等,而这两个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就不会对天平产生压力,自然无法测量质量。
16.【答案】(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62.4g
(3)大
(4)减少称量物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根据天平的测量原理分析。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则天平的左盘重,右盘轻,因此操作为: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质量为:50g+10g=60g,而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2.4g,因此物体的质量为:60g+2.4g=62.4g。
(3)如果一个物体质量为10g,那么将磨损的10g砝码放入后,还需要移动游码才能平衡,因此测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
17.【答案】(1)能方便改变物体形状(合理即可)
(2)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橡皮泥本身比较柔软,很容易改变形状,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质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我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能方便改变物体形状。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时,它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得到结论: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我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18.【答案】(1)左;调节平衡螺母或左码右物
(2)115.8;34.2
(3)等于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2)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而前后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的差等于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
(3)放入的大米相当于平衡螺母,可以看作天平的一部分,只要天平实现平衡后,那么测出的物体质量就是正确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那么天平的左盘轻,右盘重,因此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根据图片可知,小宁同学的错误操作为:测量过程中不应该调节平衡螺母或左码右物。
(2)原来食用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100g+50g=150g,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剩余=(100g+10g+5g)+0.8g=115.8g。则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总-m剩余=150g-115.8g=34.2g。
(3)在调平时,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鸡蛋的测量,则鸡蛋测量值等于鸡蛋的真实值。
19.【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68g
(3)④①③⑤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根据定量称量的操作步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即左盘重,右盘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10g+5g=65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质量为3g,那么物体的质量为:65g+3g=68g。
(3)若小敏想称量13g食盐,将天平调平后还进行了以下操作:
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①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白纸,调节天平平衡;
③在右盘放入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移至3g处;
⑤往左盘加入食盐;
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的称量,
即合理的顺序为④①③⑤②。
20.【答案】(1)树脂镜片
(2)m=ρV=4.5 ×103 千克/米3 × 3×10-6米3 =0.0135千克;
(3)B;78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m=ρV; 近视的主要原因就是用眼的不恰当,所谓的用眼的不恰当就是往往是特别容易长时间过度的疲劳用眼。眼睛周围是有肌肉控制的,当长时间疲劳用眼的时候眼周的肌肉就过分的疲劳,它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它不能放松下来导致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的时候会发生聚集的汇聚点就不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面,而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就形成了所谓的近视。当然近视的发生,它有些生理结构的基础,比如说像这个患者他的眼轴增长了,或者说患者的角膜曲率是比较陡峭的,这是生理结构的改变,但还有一些近视的患者他是先天性的。
【解答】(1) 如果仅考虑使用轻便,眼镜的镜片应选用树脂镜片,他的密度是最小的;
(3) 经验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镜,同时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蚀。所以选B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估计价格为300+480=780元;
故答案为:(1)树脂镜片(2)m=ρV=4.5 ×103 千克/米3 × 3×10-6米3 =0.0135千克=13.5g;(3)B ;780元
21.【答案】(1)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形状,而橡皮泥具有可塑性,很容易改变形状。
(2)如果形状改变后质量改变,那么质量与形状有关;否则,质量与形状无关。
(3)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解答】(1)我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由小宁的实验可知,当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时,它的质量不变,那么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归纳法,故选C。
22.【答案】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结成冰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公式V= 可知,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易拉罐会炸开。(合理即可)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会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水结冰体积变大,据此分析解答。
1 / 1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2 质量的测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七上·义乌期末)小军想称取 25g 的某固体,按正确步骤操作时出现了如图示的情况,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 (  )
A.调节平衡螺母 B.放入部分固体
C.取出部分固体 D.取下 5g 砝码后移动游码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定量称量的实验过程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即说明左盘物体的质量偏小,此时只能在左盘加入部分固体,直到天平平衡即可。
故选B。
2.(2023七上·长兴期末)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凝结成冰 B.铁块压成铁片
C.敞口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由月球带回地球的土壤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质量,质量不会随着状态、形状和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A. 水凝结成冰 ,质量不会随着物质的状态而改变,所以质量不变,A错误;
B. 铁块压成铁片 ,质量不会随着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不变,B错误;
C.敞口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水由液态变成气态,部分水进入了空气中,所以液态水的质量会减少,C错误;
D. 由月球带回地球的土壤,质量并不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C.
3.(2023七上·长兴期末)小科有下列四次测量:
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上科学书的长度;
②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
④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
其中会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对长度、体积和质量测量的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①用受潮的木尺测量七年级上科学书的长度,此时木尺膨胀,则长度单位变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此时测量结果会偏小,故①符合题意;
②用量筒测量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小,故②符合题意;
③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时过于疏松,则测出的是铜丝和空隙之和,即测量值偏大,故③不合题意;
④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称量食盐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就读数,则右盘偏重,导致天平平衡时放入砝码的质量偏小,即测量结果偏小,故④符合题意。
那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
故选C。
4.(2023七上·绍兴期末)在使用天平时,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以下四种情景中出现该状况时,后续的操作应该是(  )
A.在天平调平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加砝码
C.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向左移动游码
D.在称取11g食盐时,继续向石移动游码
【答案】B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天平的指针偏左,说明左盘物质的质量偏大,而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小,那么此时的操作应该为: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继续往右盘加砝码,故B正确,C、D错误;
在天平调平时,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质量大,右盘质量小,此时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故A错误。
故选B。
5.(2023七上·玉环期末)在科学测量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
A.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
B.用砝码有磨损的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D.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读数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误差分析;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解答】A. 用拉得很紧的皮尺测量跳远距离,会使测量结果偏小,A错误
B. 砝码有磨损,使得砝码的质量比正常砝码质量小,会使得测量结果偏大,B正确
C.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如图,
仰视偏小,C错误
D. 测量沸水温度时,取出温度计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使得测量结果偏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3七上·玉环期末)下列实验室的测量工具中,没有零刻度线的是(  )
A.刻度尺 B.量筒
C.温度计 D.托盘天平的游码刻度尺
【答案】B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测量工具的认识
【解答】A. 刻度尺是有零刻度线的,A错误
B. 量筒 没有零刻度线,B正确
C. 温度计有零刻度线,C错误
D. 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有零刻度线,D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3七上·上虞期末)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无关;由可知,质量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密度和体积。
【解答】
A.物体的质量取决于其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大小,而不是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故A错误;
B.物体被拿到月球上后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所以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正确;
D.物体的质量取决于其密度和体积的乘积大小,而不是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3七上·南浔期末)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中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60.4g B.60.2g C.59.6g D.59.8g
【答案】D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等于右边托盘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刻度之和。
【解答】由图甲到图乙可知,游码质量变化了0.2g,砝码质量为60g,故质量等于=60g-0.2g=59.8g
故答案为:D
9.(2022七上·镇海期末)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  )
A.将金块拉成金丝 B.一块冰熔化成水
C.气密性好的气球受热膨胀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
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等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ABC均不改变。但自行车轮胎磨损,轮胎所含物质减少,质量减小。
故答案为:D。
10.(2022七上·镇海期末)测量结束后,经常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下列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累积法测纸张的厚度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没有用力把纸张压紧
B.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缺角的砝码,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是因俯视读数所致
D.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一定是测量前没有对指针进行调零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
①用累积法测量纸张厚度时,没用力压紧,纸的厚度偏大;
②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
③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相平,俯视读数会比实际值要大;
④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前没有对指针进行调零,测量结果可能偏大或偏小。
【解答】
A.用累积法测纸张的厚度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没有用力把纸张压紧,故A正确;
B.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缺角的砝码,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B错误;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若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可能是因仰视读数所致,故C错误;
D.用磅秤测量人的体重时,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可能是砝码有缺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1.(2023七上·义乌期末)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是   ,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
【答案】仍然平衡;未调平;偏大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位置、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使用天平之前,必须将天平调平,否则无法测量;
(3)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解答】(1)冰块熔化后水后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不变,因此此时天平仍然平衡。
(2)测量后,取下烧杯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左,则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使用前天平未调平。
(3)由于使用前游码没有归零,因此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时,根据“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可知,测得冰块质量偏大。
12.(2023七上·余姚期末)在“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天平如图所示。
(1)测量物体质量前,甲同学调节天平平衡的方法是: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然后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若没发现甲的错误,仍用该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最终所加砝码和游码移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g。
(3)丙同学想称取5g食盐,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称量纸,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后,右盘放5克砝码,左盘添加一定量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则丙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答案】(1)先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2)47.6
(3)从左盘取下适量食盐,使天平平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主要调节平衡螺母与游码归零的先后顺序。
(2)石块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在测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大;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药品质量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操作有误,则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将游码向左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
(2)根据乙图可知,砝码质量为:20g+20g+5g=45g;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3g,那么小石块称量的质量为:45g+3g=48g;由于测量前游码没有对准0刻度,它的质量显示为0.4g,因此应该将它减去,即石块实际质量为:48g-0.4g=47.6g。
(3)左盘添加一定量食盐后,发现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左侧,说明左盘食盐的质量偏大,则丙同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从左盘取下适量食盐,使天平平衡。
13.(2023七上·长兴期末)桔子是我们常见的水果。
(1)我们食用的桔子属于   器官(选填“营养”或“生殖”)。
(2)某同学利用家中厨房秤测量桔子质量,如图所示,该桔子质量是   kg。
【答案】(1)生殖
(2)0.093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为质量,质量的单位有千克,克;单位换算为:1千克=1000克;
【解答】(1)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生殖器官是花、果实、种子;我们吃的桔子属于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1千克=1000克;桔子的质量是93g,等于0.093千克;
故答案为:(1)生殖(2)0.093
14.(2023七上·绍兴期末)小科要用托盘天平称取15克的食盐。
(1)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在天平调平过程中,若指针偏转情况如图,则小科需要向   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调平后,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10克砝码已生锈,若使用该硅码,则会导致称取的食盐质量偏   。
(3)小科更换了完好的砝码后,在天平右盘共放入15克砝码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克刻度线处,意识到自己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5克食盐的任务,小科要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左
(2)大
(3)继续往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3)虽然游码位于0.2g处,但是此时天平是平衡的,则可将游码和右盘看作一个整体。在右盘放入15g砝码后,在左盘不断加入食盐,当天平再次平衡时,食盐的质量恰好等于15g,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轻、右盘重,那么此时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2)如果砝码生锈,那么砝码的质量将大于10g。而食盐的质量始终等于砝码的质量,即称取食盐的质量将偏大。
(3)小科更换了完好的砝码后,在天平右盘共放入15克砝码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克刻度线处,意识到自己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5克食盐的任务,小科要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往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15.(2022七上·余杭月考)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授课的三个场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色“水晶球”,这表明分子在   。
(2)如图乙所示,在液体搭桥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块塑料板连接起来,用水搭出了一座水桥,水桥没有断裂,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   。
(3)如图丙所示,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王亚平同框。冰墩墩从地球到太空,其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试猜想在太空舱中,能否用天平称出其质量?答:   (填“能”或“不能”)。
【答案】(1)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
(2)引力
(3)不变;不能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解答;
(2)根据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解答;
(3)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天平测量质量的工作原理解答。
【解答】(1)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色“水晶球”,这表明分子在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
(2)如图乙所示,在液体搭桥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块塑料板连接起来,用水搭出了一座水桥,水桥没有断裂,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冰墩墩从地球到太空,它的位置发生改变,但是其质量保持不变。
当天平平衡时,物体和砝码作用在两个托盘上的压力相等,而这两个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在太空中,所有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就不会对天平产生压力,自然无法测量质量。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3七上·慈溪期末)利用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天平平衡。
(2)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称物体的质量是    。
(3)若上述实验中所用10g的砝码有磨损,则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    (填“大”或“小”)。
(4)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准确称取5克食盐,于是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进行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则下一步正确的操作是    。
【答案】(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62.4g
(3)大
(4)减少称量物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根据天平的测量原理分析。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则天平的左盘重,右盘轻,因此操作为: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质量为:50g+10g=60g,而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的质量为2.4g,因此物体的质量为:60g+2.4g=62.4g。
(3)如果一个物体质量为10g,那么将磨损的10g砝码放入后,还需要移动游码才能平衡,因此测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
17.(2022七上·余杭月考)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答:   。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答案】(1)能方便改变物体形状(合理即可)
(2)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橡皮泥本身比较柔软,很容易改变形状,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质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我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能方便改变物体形状。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时,它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得到结论: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
(3)我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
18.(2022七上·鄞州期中)天平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宁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当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2)测了固体铁块的质量后,小宁想测液体食用油的质量,如图所示,把适量食用油倒入玻璃杯中,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然后把玻璃杯中的适量食用油倒入容器中;再测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质量,天平再次恢复平衡,此时玻璃杯和食用油的质量是   g;则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
(3)学过天平使用后,好奇的小宁想用家中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质量。在调平时,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鸡蛋的测量,则鸡蛋测量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的真实值
【答案】(1)左;调节平衡螺母或左码右物
(2)115.8;34.2
(3)等于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2)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而前后玻璃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的差等于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
(3)放入的大米相当于平衡螺母,可以看作天平的一部分,只要天平实现平衡后,那么测出的物体质量就是正确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那么天平的左盘轻,右盘重,因此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根据图片可知,小宁同学的错误操作为:测量过程中不应该调节平衡螺母或左码右物。
(2)原来食用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总=100g+50g=150g,剩余食用油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剩余=(100g+10g+5g)+0.8g=115.8g。则容器中食用油的质量为:m=m总-m剩余=150g-115.8g=34.2g。
(3)在调平时,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鸡蛋的测量,则鸡蛋测量值等于鸡蛋的真实值。
四、解答题
19.(2023七上·宁海期末)小敏想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敏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发现刻度盘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天平平衡后,小敏将物体放在左盘称量,待天平再次平衡后如图乙,则物体的质量为   。
(3)若小敏想称量13g食盐,将天平调平后还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白纸,调节天平平衡;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的称量;③在右盘放入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移至3g处;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⑤往左盘加入食盐。以上操作合理的顺序为   。
【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68g
(3)④①③⑤②
【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
【解析】【分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3)根据定量称量的操作步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天平的指针偏左,即左盘重,右盘轻,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根据图乙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0g+10g+5g=65g。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游码质量为3g,那么物体的质量为:65g+3g=68g。
(3)若小敏想称量13g食盐,将天平调平后还进行了以下操作:
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①在天平两盘各放一张白纸,调节天平平衡;
③在右盘放入一个10g砝码,并将游码移至3g处;
⑤往左盘加入食盐;
②使天平再次平衡,完成食盐的称量,
即合理的顺序为④①③⑤②。
20.(2023七上·嘉兴期末)每年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经调查我国约有4亿人需要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镜架 钛合金 镜架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400度以下 400度以上
 
 
透光量 92% 90% - -
密度(千克/米3) 1.3×103 2.5×103 8×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参考价格(元/副) 300 600 100 200 120 480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如果仅考虑使用轻便,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
(2)一副钛合金镜架的体积约为3×10-6米3,则该镜架的质量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小禾要配一副眼镜,经验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镜,同时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蚀。则在配制眼镜时应选择   。
A、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B、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C、玻璃镜片和铜合金镜架
D、玻璃镜片和钛合金镜架
估计价格为   元。
【答案】(1)树脂镜片
(2)m=ρV=4.5 ×103 千克/米3 × 3×10-6米3 =0.0135千克;
(3)B;780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m=ρV; 近视的主要原因就是用眼的不恰当,所谓的用眼的不恰当就是往往是特别容易长时间过度的疲劳用眼。眼睛周围是有肌肉控制的,当长时间疲劳用眼的时候眼周的肌肉就过分的疲劳,它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它不能放松下来导致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的时候会发生聚集的汇聚点就不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面,而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就形成了所谓的近视。当然近视的发生,它有些生理结构的基础,比如说像这个患者他的眼轴增长了,或者说患者的角膜曲率是比较陡峭的,这是生理结构的改变,但还有一些近视的患者他是先天性的。
【解答】(1) 如果仅考虑使用轻便,眼镜的镜片应选用树脂镜片,他的密度是最小的;
(3) 经验光,需要佩戴350度的眼镜,同时要求透光量好,耐腐蚀。所以选B树脂镜片和钛合金镜架;估计价格为300+480=780元;
故答案为:(1)树脂镜片(2)m=ρV=4.5 ×103 千克/米3 × 3×10-6米3 =0.0135千克=13.5g;(3)B ;780元
21.(2022七上·鄞州期末)在学习科学概念——“物质” 时,小宁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为此,他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球体 心形
橡皮泥质量m/g 21 21 21 21
(1)你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   。
(2)由小宁的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答案】(1)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C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形状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而改变形状,而橡皮泥具有可塑性,很容易改变形状。
(2)如果形状改变后质量改变,那么质量与形状有关;否则,质量与形状无关。
(3)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解答】(1)我认为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对小宁的实验操作的好处是:橡皮泥容易改变形状。
(2)由小宁的实验可知,当橡皮泥的形状改变时,它的质量不变,那么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无关。
(3)上表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是归纳法,故选C。
五、综合说理题
22.(2021七上·乐清期中)如图1所示,易拉罐装的饮料都有禁止冷冻的说明。图2为易拉罐冷冻后炸开的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ρ水=1 g/cm3,ρ冰=0.9 g/cm3)
【答案】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结成冰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公式V= 可知,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易拉罐会炸开。(合理即可)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会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水结冰体积变大,据此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