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18: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水的性质限时训练(九

班级: 姓名: 日期:
时间:5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读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原理图。完成下题。
从海水温差角度考虑,最适合建海水温差能发电站的是( )
A.辽宁大连市 B.山东青岛 C.浙江舟山市 D.海南三沙市
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表示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3、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C.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4、读局部海域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海水的温度取决于( )
A.太阳辐射的热量 B.蒸发消耗的热量 C.洋流带来的热量 D.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益,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下图为海洋表层平均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曲线,表示海洋表层平均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别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7、与60°S相比,60°N海域②曲线数值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入海径流 C.洋流 D.海冰
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11°N,142°E)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完成下面小题。
8、“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盐度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对“奋斗者”号深潜器深海作业影响较小的环境特点是( )
A.无边的黑暗环境 B.复杂的地质条件 C.巨大的海水压强 D.强烈的海浪扰动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3万余海里。下图为“雪龙2”号去程路线图(上海—中山站)。据此完成问题。
10、“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上海沿海 B.澳大利亚东北海域 C.新西兰沿海 D.中山站沿海
11、从上海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雪龙2”号吃水深度(吃水深浅与海水密度有关,海水密度大,吃水浅,反之吃水深)的变化大致是( )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13、影响图中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运动
水团是指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并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水体。下图分别为渤海沿岸水团夏季和冬季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夏季,相较于黄渤海中央水团,渤海沿岸水团( )
A.盐度较高、密度较大、温度较低 B.盐度较低、密度较小、温度较高
C.盐度较高、密度较小、温度较低 D.盐度较低、密度较大、温度较高
15、与夏季相比,冬季渤海沿岸水团( )
①盐度升高、温度降低 ②北部封冻,水团消失 ③位置变化受季风影响大 ④性质变化受潮汐影响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不同海域海水盐度不同,会导致海水密度不同,进而影响海水流动方向以及轮船的吃水深度。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地中海盐度高于大西洋的原因是( )
A.蒸发更旺盛 B.海水交换多 C.降水量更大 D.人类输盐多
19、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
A.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B.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C.自东向西 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0、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图示海域吃水深度(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完成两题。
21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对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水随着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B.海水在结冰时,盐度较低的海水先结冰
C.海水在融冰时,盐度较高的海水后融冰 D.海水冰点温度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
24当地1月份气温低于-5℃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的原因是( )
①淡水资源不足
②海水的含盐量比土壤低
③低于-5℃的海水盐度低
④气温在-5℃时,海水易结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海兴县开春后全田覆盖薄膜的最主要作用是( )
A.防止低温冻害 B.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C.防止蒸发引起次生盐碱化 D.保护农作物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下图左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下图右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
红海和波罗的海分别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和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海和波罗的海相比,简述红海为什么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3)读图说明为什么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海水盐度超过4%,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下图示意红海及周边地区。
描述红海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一艘轮船自地中海经红海、曼德海峡驶向北印度洋,指出轮船沿途吃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尼罗河的流向是________,说明其对入海口海域海水性质产生的主要影响。
(3)说明红海两侧多时令河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吸取的是表层的温海水,据所学可知,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海区递减,深层水温都较低,差异不大,三沙市由于纬度最低,表层水温比其他三地均高,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最大,D正确。辽宁大连市、山东青岛纬度偏高,海水温差较小,AB错误。浙江舟山市纬度依然比三沙市高,不如三沙市的海水温差大,C错误。故选D。
2、答案:C
解析:海水温度大体上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③曲线符合;海水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呈现双峰值,①曲线符合;海水密度大致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自赤道向两极递增,②曲线符合。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密度的曲线分别是①③②,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4、答案:A
解析:北半球海域越往北,水温越低,①②正确;③④表示南半球的海域。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6、答案:C
解析:结合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根据图示三曲线特点可直接做出判断,②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为海水盐度变化曲线,③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的平均温度,①随纬度的增高面增大,表示海水的平均密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曲线②中,与60°S相比,60“N海域附近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而60°S海域附近陆地少,河流汇入较少,所以60N盐度低,B正确:两个区域纬度相近,降水量和海冰相差不大,AD错误;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60N附近应为暖流流过,60°S为寒流,因此从洋流角度考虑,60N附近海域的盐度应大于60°S附近海域,与图示不符合,C错误。故选B。
8、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的知识,海水表层水温最高,在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常年保持低温状态,中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于11°N,位于热带地区,表层海水温度高,故②符合温度变化;在中低纬海区,表层盐度高,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故③符合海水盐度的垂直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此深度海底环境为无边的黑暗环境,有巨大的海水压强,对“奋斗者”号深潜器深海作业影响较大,AC错误;因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复杂的地质条件对深海作业影响较大,B错误;强烈的海浪扰动,属于表层海水对海洋作业的影响,对深海作业影响小,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表层盐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递减,澳大利亚东北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较高;上海沿海、新西兰沿海、中山站沿海海域都不是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低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在载重不变的情况下,船只的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大小有关,密度越大,海水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反之,越深;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海水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由上海向赤道行驶过程中,密度减小,吃水深度变深,由赤道向中山站过程,密度变大,吃水深度变浅,故船只的吃水深度是先变深,后变浅。C正确,ABD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图中①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层海水温度由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所以①表示表层海水的温度;②从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递减,表层海水盐度在副热带海区达到最高,并向赤道和南北两极递减,所以②表示表层海水的盐度;③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表层海水密度在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增,所以③表示表层海水的密度。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在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最高,表层海水的密度达到最低。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4、答案:B
解析:海水的性质,夏季,相较于黄渤海中央水团,渤海沿岸水团靠近陆地,受陆地入海径流影响,盐度较低,受陆地影响大,温度高、密度较小。故选B。
15、答案:A
解析:影响海水性质的因素,与夏季相比,冬季气温低,且渤海沿岸陆地淡水补给少,水团盐度升高、温度降低,①正确;图示冬季渤海北部仍存在水团,②错误;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季风影响,渤海沿岸水团集中分布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区域,③正确;水团性质变化主要受陆地入海径流和季风影响,与潮汐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A。
16、答案:A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故甲、乙两个海域盐度低于丙、丁两个海域。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附近,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故甲海域盐度最低。
1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两个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丙、丁两个海域位于副热带。丙海域受寒流影响,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故丙海域海水温度最低,C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由所学可知,海水盐度主要受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注入量、海水封闭程度等因素影响。地中海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于燥,蒸发旺盛,加之海域封闭,导致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故A项正确;地中海与大西洋只有直布罗陀海峡沟通连接,海水交换量少,A正确,B错误;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量少于同纬度广阔的大西洋地区,C错误;地中海地区虽有河流注入但输入盐量并不比大西洋多,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A。
19、答案:B
解析:由所学可知,地中海因蒸发大,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海平面整体低于大西洋,导致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向盐度低的扩散,即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B。
20、答案:B
解析:由所学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自西向东盐度增加,轮船受浮力影响,吃水线越来越浅,B 正确,A、C、D错误;故正确答案选B。
答案:21D; 22B
解析:(1)从图可以读出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冬季。故选:D。
(2)从图可以看出,在夏季时,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此季节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故选:B。
答案:23B;24D; 25C
解析:(1)读图可知,盐度越高的海水,结冰所需的温度越低,同理,融冰所需的温度也越低,B正确,C、D错误;海水温度越低,蒸发越少,盐度越低,A错误。
(2)据材料,该地地下水盐度高,盐碱地广布,淡水资源缺乏,①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海水和土壤含盐量的高低,②错;读图可知,低于-5℃的海水容易结冰,大量盐分堆积到还未结冰的海水中,导致海水盐度升高,③错,④对。D正确,A、C、D错误。
(3)由于冬季该地区利用盐度较高的海水灌溉,土壤盐度高,开春后气温回升,蒸发加剧,全田覆盖地膜可以减少蒸发,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C正确。防止低温冻害是地膜的作用之一,但不是主要作用,A错误;覆盖地膜与否都不会导致养分流失,B错误;农作物播种晚于地膜覆盖,D错误。
答案:
26(1)低。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2)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3)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南北盐度差异更大。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差异较小。
解析:
(1)盐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河水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等。台湾海峡西部为中国大陆,有大量河水注入台湾海峡,所以,降低了台湾海峡的盐度。而同纬度的太平洋是没有河水注入的,所以盐度较高。
(2)盐场的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原料等。台湾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较多,蒸发旺盛,利于晒盐;海水盐度较高,盐分含量大,原料充足;台湾岛西南部地形比较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3)据图可知,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的相同点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或者东南盐度高,西北盐度低。不同点:通过数值对比可以发现,冬季盐度较低,夏季盐度较高;冬季南北方向上盐度差异更大,夏季南北差异较小。盐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蒸发量、降水量、河水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等。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量较弱,所以海水盐度低;夏季温度高,海水蒸发量大,所以海水盐度高。加上冬季多冷空气活动和寒流,导致台湾海峡沿岸海水降温幅度大,也是冬季盐度较低的重要原因。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这就导致台湾海峡冬季南北方向上盐度差异更大,而夏季南北差异较小。
27、答案:(1)红海海域降水少;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红海周围河水注入少。
(2)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3)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解析:(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温度、降水、陆地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与波罗的海向北,红海位于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红海周边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陆地径流汇入少,因此红海的盐度高于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海洋表面平均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根据图片,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大致自30°附近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北半球60°附近陆地面积较大,南半球60°附近以海洋为主。北纬60°附近陆地面积广阔,大量河水的注入稀释海水盐度使盐度较低;南纬60°附近以海洋为主,陆地径流汇入少,盐度较高。
28、答案:(1)分布特点:北高南低。变化特征:先变浅,后变深。
(2)自南向北;影响:向海洋输送有机物和无机盐;大量淡水注入,河口处海水盐度得到稀释。
(3)气候干旱,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多沙漠,渗漏严重。
解析:(1)读图可知,红海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北高南低。海水盐度高,浮力大,轮船吃水线浅,海水盐度低,浮力小,轮船吃水线深,所以一艘轮船自地中海经红海、曼德海峡驶向北印度洋,由于地中海盐度低,吃水线深,红海盐度高,吃水线变浅,进入北印度洋,盐度低,吃水线又变深。
(2)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尼罗河水携带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注入地中海;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盐度,使河口处海水盐度降低。
(3)红海两侧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水分容易被蒸发;地表多沙漠,渗漏严重,很难保存地表水。所以,红海两侧多形成时令河,有降水就有河流,然后很快就干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