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水循环(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水循环(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18:1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水循环同课异构
一、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该条课标的行为动词为“运用”与“说明”,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使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梳理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构建水循环过程模型。
水循环的过程主要是指水循环的动态过程,核心是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需要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的水循环综合起来分析,不可分割。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具有全球性,其教学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水循环的过程之后,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同时,因为水循环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来的过程、特点与地理意义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水循环进行不同尺度下的综合研究,帮助学生全面、辩证地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使用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本节教材包括导入、正文、活动、自学窗等栏目,其中,导入选用的是《宋书天文志》中对于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因为本节使用问题式教学发,所以导入换为武汉“看海”的问题情境导入;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教材又将其分为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三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包括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促使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促进全球热量平衡、影响气候与生态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两个地理意义,其他的交给学生课下探究。因为水循环的概念涉及水循环环节、类型,所以本节课将教学顺序调整为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活动教材采用的是“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以城市内涝模拟实验替代;自学窗是”法国水文学家佩罗证实降水是河水的主要来源,属于科学史的部分,但因为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所以自学窗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涉及,布置给学生课下阅读。
三、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为频繁的自然要素。学生从小接受的保护水资源等公民环境教育也使他们对自然界中的水存在发自内心的关注与亲切感。经过适当引导,学生会产生
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学生处于高一年级,初中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仅限于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简单存在形式,如液态水体——江、河、湖、海、雨,气态水体——水蒸气等,不能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教材中“相互联系的水体”内容已被删除,但有关水体类型的名称、含义及相互转换是学习水循环的重要基础,学生可能不知道或者先前学过已经忘记,教师应补充讲解。
四、教学目标
1.够从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的角度,说出水循环的概念,画出水循环的示意图。(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解释、归纳不同空间尺度下水循环的过程(区域认知)
3.深入观察城市内涝模拟实验,并描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人地协调观)
4.能够在真实城市内涝的问题情境下,结合水循环原理,解决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2021年武汉暴雨,造成武汉内涝,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武汉人流 行一句话 “春季来武汉看樱花,夏季来武汉看 大海”提问:为什么武汉一下暴雨就会形成“看海”的景观?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利用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欲望。
新课讲授 水体及水体之间的转换 “水循环”相关知识的补充(课前预习填完,课上提问) 1 .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体从空间分布看分为海洋水(96.53%)、陆地水、大气水。 3.陆地上淡水的主体 陆地上淡水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 其中冰川水是淡水的主体,占淡水总量的 2/3。 课前预习,上课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回忆与补充知识。 补充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对接下来学习的理解。
小组探究 水循环的过程 展示武汉地表水的立体透视图 设置问题链: 问题1:武汉之水何处来? 问题2:武汉之水何处去? 问题3:土壤和岩石不断接收下渗,地下水会不会因此越来越多? 问题4:海洋源源不断接受径流的汇入,海水会不会也因此一直增加? 问题5:部分海水被蒸发成为水汽后,是一直停留在高空中还是会去往别处? 根据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以武汉水体运动为案例探究水体之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将武汉水循环各个过程串联,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
小组探究 水循环示意图 提问:刚才我们对武汉地表水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那么全球范围内的水体如何运动? 发布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合作绘制全球水循环示意图,并选择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和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其他组进行补充或改错。 小组讨论合作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派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或改错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绘图过程中梳理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构建全球水循环过程模型,学习不同空间尺度下水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区域认知;小组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
地理实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提问:通过水循环过程的学习,为什么武汉会出现“看海的现象?水循环哪一个环节受到了影响? 实验:城市内涝模拟实验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模拟,发现不同地表积水的差异并分析积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实验器材:裸土、真草皮、砖块,清水、550ml矿泉水2瓶(瓶盖戳洞)、接水器3个。 实验过程: ( 1) 将土壤等量、均匀地铺设在容器内,并控制每组容器内土壤形成同样坡度。 ( 2) 将真草皮、砖块分别放于各组土壤表面上。 ( 3) 将接水器固定在容器底部。 ( 4) 使用等量清水在相同时间内匀速进行模拟降水。 ( 5) 将接水器中的泥水倒入量杯中,静置 30s,记录地表径流量(h)。 ( 6) 计算各组的下渗量 S = 550-h,完成实验记录单。 表一 实验记录单 地表径流量h(ml)下渗量S(ml)对照组 ( 裸地)硬化地面草皮地面
实验讨论:描述不同地表物质材料下,其径流量和下渗量有什么差异?形成原因是什么? 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水循环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 将各组下渗量、径流量进行比较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体会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下渗环节的影响。从而体会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通过实验探究论证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小组探究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展示“海绵城市”结构示意图及相关材料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可以吸取、渗透、储存、洁净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利用,让雨水可以在城市中更加“自由”的活动。 也能减少下水道等以快排为目的的传统“灰色设施”的使用。 探究:①推想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②假设武汉要打造“海绵城市”。请大家为其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弄清海绵城市的原理并依据原理解决问题。 当分析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学生需要解决问题,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迁移应用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提问:我们学校有积水成涝的现象吗?若有,是如何造成的呢?作为学校的主人,让我们为解决学校的内涝问题建言献策。 关注校园中的现象。 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课堂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节知识体系,整理水循环的概念、环节、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整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逻辑更加清晰,记忆更加深刻。
布置作业 课后查阅资料,思考水循环还有什么其他地理意义?表现是什么?分小组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 课后查阅资料,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由于时间的限制,将水循环的其他地理意义留给学生课下自主查阅,培养学生查阅信息提取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与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