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在下面各题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海边海浪滚滚而来,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 ,具有 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 ,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 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 ;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 ,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 。
【答案】液体;流动;固体;上升;空间;气体;形状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上升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空间;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夏日环翠楼公园,空气湿润,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作用;柿树挂满果实,茎却没有弯,说明茎有 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一条自下而上主要运输 的导管,另一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分的 ;公园处处有鲜花,观察了花的构造后,发现有些花是 ,有些花是 。
【答案】叶;蒸腾;支撑植物;水分;筛;完全花;不完全花
【知识点】茎的作用;花的结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连接和输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里有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3.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是 和 ,早晨的影子指向 方,早晨和 方的影子比较长,中午的影子比较 。
【答案】屏幕;遮挡物;西;傍晚;短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早晨的影子指向西方,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较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
4.生活中常遇到各种力。拉弹簧臂力器时,会遇到 力,它的方向与拉伸的方向 ;在地面上推一个箱子时,会遇到 力,它的方向与推的方向 ;放入水中的物体有浮或沉的现象,物体都受到了 力,它的方向 ,举例说明该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
【答案】弹;相反;摩擦;相反那;浮;竖直向上;游泳圈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浮力
【解析】【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生活中常遇到各种力。拉弹簧臂力器时,会遇到弹力,它的方向与拉伸的方向相反;在地面上推一个箱子时,会遇到摩擦力,它的方向与推的方向相反;放入水中的物体有浮或沉的现象,物体都受到了浮力,它的方向相反,比如游泳圈。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5.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仪器,叫做 ( )
A.日晷 B.沙漏 C.圭表
【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6.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小兰 B.小丽 C.小芳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量筒的时候,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小兰平视量筒液面最低处的读书方法是正确的。
7.一杯浓糖水的底部有一些溶解不了的糖,可以用____办法使杯底的糖溶解。( )
A.不断搅拌 B.使杯中的水蒸发 C.加热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饱和状态下物质无法继续溶解,想要继续溶解,常用的方法就是加水稀释或加热。
8.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是( )
A.天平 B.沙漏 C.量筒
【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沙漏是一种时间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9.下图天平中物体的质量是( )
A.30g B.32g C.32.2g
【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所以图中天平中物体的质量是20+10+2=32g。
10.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容器,如压力锅、液化气罐等,下列哪种操作不正确? ( )
A.将打火机放于车内 B.远离危险压力容器 C.按照说明使用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将打火机放于车内,错误;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打火机内是可燃性气体,高温天气,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所以打火机在车内容易自爆;
B:远离危险压力容器,正确;
C:按照说明使用,正确。
11.游泳时发现有人落水了,正确的做法是( )
A.第一时间下水救人
B.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打报警电话
C.视而不见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落水,应该及时大声呼救,寻求更多人的帮助,或者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寻求警察的帮助,不能擅自下水救人,否则不但救不了人,还会让自己搭上性命。
12.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少植物的重量
B.减少蒸腾作用
C.使植物得到充足的阳光
【答案】B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三、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3.沙子和水均能流动,所以沙子和水都是液体。(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具有流动性,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沙子具有固定的形状,不具有流动性,属于固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属于液体。
14.把空瓶子口向下放入水中,倾斜观察瓶口有气泡,说明瓶内有空气。(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在实验中,把空瓶子口向下放入水中,倾斜观察瓶口有气泡,这说明瓶内有空气,且空气比水的质量轻。
15.我们平时吃的地瓜,土豆和芋头都是植物的根。(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地瓜、土豆属于植物的茎;吃的芋头属于植物的根。
16.同一地方的一天中,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同一地方的一天中,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长短、大小不同,但是方向肯定相同。
17.所有的植物都有果实和种子。(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裸子植物没有花和果实。蕨类植物没有花、果实、种子,苔藓类没有根、花、果实、种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8.橡皮泥能随意改变形状,所以它的体积也能发生改变。(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同一块橡皮泥,在改变形状后,轻重没变,但是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也就增大。所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体积也能发生改变。
19.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0.(2020三上·广元期中)只要到了寒冷的冬天,水就一定会结冰。(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才会结冰。
四、识图
21.天平的使用
(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的质量一般用 作单位,用 字母表示。
(2)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左盘放 ,右盘放 。
(3)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答案】(1)千克或克;kg或g
(2)物体;砝码
(3)砝码;游码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
五、实验:回顾做过的实验填空
22.实验一: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1)溶解现象。
分别取少量的A.食盐B.小沙粒C.小苏打D.蔗糖四种物质,放入4个烧杯中,与水混合,能溶解的有 (填序号,下同),不能溶解的有 。
(2)溶解的快慢。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物体的溶解?
猜想与假设:搅拌、 、固体颗粒的大小进行实验:以搅拌为例开展实验探究,见右图: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
用“ ”在图中画出相同的条件,不同条件是 。
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称为 。
(3)溶解的多少。
提出问题: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溶解的多?
进行实验:室温下,分别取50mL水,固体每3g作为一份,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被溶解的物质 加入第几份后,会出现部分物质不溶解的现象
食盐 7
小苏打 2
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 溶解的多。
相同的条件有 、 。(写出两条即可)
(4)食盐与沙子的分离。
第一步:取食盐和沙子混合物加水搅拌,食盐易 ,沙子不易 ,液体静置,把盐水倒出来,沙子和食盐分离,第二步:用 加热液体,水分蒸发,得到纯净的食盐颗粒。
【答案】(1)ACD;B
(2)温度;食盐质量和颗粒大小、水温和水量;是否搅拌;对比实验
(3)食盐;水量;水温
(4)溶于水;溶于水;酒精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小苏打和蔗糖;小沙粒不溶于水;
(2)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比如食盐质量和颗粒大小、水温和水量都要保持不变。6
(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溶解的多,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水量、水温都要保持不变。
(4)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3.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
(1)自然界中的水有 、 、 三种状态。
(2)水的蒸发
雨过天晴,楼前的水过一会儿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慢慢地由 态变成 态,这就是水的蒸发。水蒸发会使周围的 当你发烧时,用湿毛巾盖在额头,水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退烧目的。让湿衣服干的更快,你有 、 方法。
水的沸腾
(3)给水加热,刚开始加热,水的温度会 ,水烧开后,持续加热2-3分钟,温度会 还会迅速产生 ,并不停地翻腾,这种现象叫作水的沸腾。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相同,不相同)
(4)对比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沸腾,不同点是 。
(5)水蒸气的凝结
水蒸气遇冷,由 态变成 态,这就是凝结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凝结现象,请举例说明 。
【答案】(1)固态;气态;液态
(2)液;气;热量减少;在太阳下晾晒;搭在通风处
(3)上升;保持不变;气泡;不相同
(4)温度
(5)气;液;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雨过天晴,楼前的水过一会儿消失了,这是水慢慢地由液态变成气态。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将衣服搭在太阳下晾晒、搭在通风处让湿衣服干得更快。
(3)给水加热,刚开始加热,水的温度会上升。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水烧开后,继续加热2-3分钟,水温不变。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相同的,因为沸点不同。
(4)水的蒸发和水的沸腾,不同点是温度,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而水只有达到沸点后才开始沸腾。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草叶上的露珠都是凝结现象。
六、简答:
24.2022年11月30日,威海迎来冬日的第一场雪,请你根据“鞋底花纹的启示”所获得的知识,给步行或者开车的朋友提出3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车子装防滑链、开车时踩刹车、步行出门的话穿鞋底花纹多的鞋子、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下雪天路滑,出门时需要设法增大摩擦力。所以车子装防滑链、开车时踩刹车或步行出门的话穿鞋底花纹多的鞋子。
25.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写3条即可)
【答案】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1 / 1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填空:(在下面各题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海边海浪滚滚而来,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 ,具有 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 ,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 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 ;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 ,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 。
2.夏日环翠楼公园,空气湿润,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作用;柿树挂满果实,茎却没有弯,说明茎有 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一条自下而上主要运输 的导管,另一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分的 ;公园处处有鲜花,观察了花的构造后,发现有些花是 ,有些花是 。
3.产生影子的必要条件是 和 ,早晨的影子指向 方,早晨和 方的影子比较长,中午的影子比较 。
4.生活中常遇到各种力。拉弹簧臂力器时,会遇到 力,它的方向与拉伸的方向 ;在地面上推一个箱子时,会遇到 力,它的方向与推的方向 ;放入水中的物体有浮或沉的现象,物体都受到了 力,它的方向 ,举例说明该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5.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仪器,叫做 ( )
A.日晷 B.沙漏 C.圭表
6.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小兰 B.小丽 C.小芳
7.一杯浓糖水的底部有一些溶解不了的糖,可以用____办法使杯底的糖溶解。( )
A.不断搅拌 B.使杯中的水蒸发 C.加热
8.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是( )
A.天平 B.沙漏 C.量筒
9.下图天平中物体的质量是( )
A.30g B.32g C.32.2g
10.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容器,如压力锅、液化气罐等,下列哪种操作不正确? ( )
A.将打火机放于车内 B.远离危险压力容器 C.按照说明使用
11.游泳时发现有人落水了,正确的做法是( )
A.第一时间下水救人
B.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打报警电话
C.视而不见
12.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少植物的重量
B.减少蒸腾作用
C.使植物得到充足的阳光
三、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3.沙子和水均能流动,所以沙子和水都是液体。( )
14.把空瓶子口向下放入水中,倾斜观察瓶口有气泡,说明瓶内有空气。( )
15.我们平时吃的地瓜,土豆和芋头都是植物的根。( )
16.同一地方的一天中,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
17.所有的植物都有果实和种子。( )
18.橡皮泥能随意改变形状,所以它的体积也能发生改变。( )
19.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
20.(2020三上·广元期中)只要到了寒冷的冬天,水就一定会结冰。( )
四、识图
21.天平的使用
(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物体的质量一般用 作单位,用 字母表示。
(2)用天平称量物体时,左盘放 ,右盘放 。
(3)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五、实验:回顾做过的实验填空
22.实验一: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1)溶解现象。
分别取少量的A.食盐B.小沙粒C.小苏打D.蔗糖四种物质,放入4个烧杯中,与水混合,能溶解的有 (填序号,下同),不能溶解的有 。
(2)溶解的快慢。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物体的溶解?
猜想与假设:搅拌、 、固体颗粒的大小进行实验:以搅拌为例开展实验探究,见右图:记录食盐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
用“ ”在图中画出相同的条件,不同条件是 。
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称为 。
(3)溶解的多少。
提出问题: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溶解的多?
进行实验:室温下,分别取50mL水,固体每3g作为一份,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被溶解的物质 加入第几份后,会出现部分物质不溶解的现象
食盐 7
小苏打 2
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 溶解的多。
相同的条件有 、 。(写出两条即可)
(4)食盐与沙子的分离。
第一步:取食盐和沙子混合物加水搅拌,食盐易 ,沙子不易 ,液体静置,把盐水倒出来,沙子和食盐分离,第二步:用 加热液体,水分蒸发,得到纯净的食盐颗粒。
23.实验二:水的三态变化
(1)自然界中的水有 、 、 三种状态。
(2)水的蒸发
雨过天晴,楼前的水过一会儿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慢慢地由 态变成 态,这就是水的蒸发。水蒸发会使周围的 当你发烧时,用湿毛巾盖在额头,水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退烧目的。让湿衣服干的更快,你有 、 方法。
水的沸腾
(3)给水加热,刚开始加热,水的温度会 ,水烧开后,持续加热2-3分钟,温度会 还会迅速产生 ,并不停地翻腾,这种现象叫作水的沸腾。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相同,不相同)
(4)对比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沸腾,不同点是 。
(5)水蒸气的凝结
水蒸气遇冷,由 态变成 态,这就是凝结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凝结现象,请举例说明 。
六、简答:
24.2022年11月30日,威海迎来冬日的第一场雪,请你根据“鞋底花纹的启示”所获得的知识,给步行或者开车的朋友提出3条合理化的建议。
25.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写3条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液体;流动;固体;上升;空间;气体;形状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像海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像鹅卵石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把它放入鱼缸,发现鱼缸的水面上升了,说明鹅卵石占据了空间;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密闭注射器内的空气可被压缩,说明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答案】叶;蒸腾;支撑植物;水分;筛;完全花;不完全花
【知识点】茎的作用;花的结构、作用;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茎是根和叶之间起连接和输送作用的植物体重要的营养器官,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里有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筛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植物的花多种多样,根据花的结构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3.【答案】屏幕;遮挡物;西;傍晚;短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同一天中,早晨的影子指向西方,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比较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
4.【答案】弹;相反;摩擦;相反那;浮;竖直向上;游泳圈
【知识点】弹力;摩擦力;浮力
【解析】【分析】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生活中常遇到各种力。拉弹簧臂力器时,会遇到弹力,它的方向与拉伸的方向相反;在地面上推一个箱子时,会遇到摩擦力,它的方向与推的方向相反;放入水中的物体有浮或沉的现象,物体都受到了浮力,它的方向相反,比如游泳圈。
5.【答案】A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6.【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量筒的时候,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小兰平视量筒液面最低处的读书方法是正确的。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饱和状态下物质无法继续溶解,想要继续溶解,常用的方法就是加水稀释或加热。
8.【答案】B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沙漏是一种时间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9.【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所以图中天平中物体的质量是20+10+2=32g。
10.【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A:将打火机放于车内,错误;压力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具有能量。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打火机内是可燃性气体,高温天气,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所以打火机在车内容易自爆;
B:远离危险压力容器,正确;
C:按照说明使用,正确。
11.【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发现有人落水,应该及时大声呼救,寻求更多人的帮助,或者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寻求警察的帮助,不能擅自下水救人,否则不但救不了人,还会让自己搭上性命。
12.【答案】B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通过根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其中一部分水分会被植物利用,而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的形式蒸腾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移栽较大的植物时,会把叶子摘除一部分,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具有流动性,固体不具有流动性。沙子具有固定的形状,不具有流动性,属于固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属于液体。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在实验中,把空瓶子口向下放入水中,倾斜观察瓶口有气泡,这说明瓶内有空气,且空气比水的质量轻。
15.【答案】(1)错误
【知识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地瓜、土豆属于植物的茎;吃的芋头属于植物的根。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同一地方的一天中,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影子长短、大小不同,但是方向肯定相同。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形态;果实的结构、作用
【解析】【分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裸子植物没有花和果实。蕨类植物没有花、果实、种子,苔藓类没有根、花、果实、种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同一块橡皮泥,在改变形状后,轻重没变,但是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也就增大。所以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的体积也能发生改变。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才会结冰。
21.【答案】(1)千克或克;kg或g
(2)物体;砝码
(3)砝码;游码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1)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
22.【答案】(1)ACD;B
(2)温度;食盐质量和颗粒大小、水温和水量;是否搅拌;对比实验
(3)食盐;水量;水温
(4)溶于水;溶于水;酒精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小苏打和蔗糖;小沙粒不溶于水;
(2) 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比如食盐质量和颗粒大小、水温和水量都要保持不变。6
(3)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溶解的多,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溶解物,其他条件比如水量、水温都要保持不变。
(4)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食盐从盐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慢慢结晶出来。
23.【答案】(1)固态;气态;液态
(2)液;气;热量减少;在太阳下晾晒;搭在通风处
(3)上升;保持不变;气泡;不相同
(4)温度
(5)气;液;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1)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所以雨过天晴,楼前的水过一会儿消失了,这是水慢慢地由液态变成气态。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将衣服搭在太阳下晾晒、搭在通风处让湿衣服干得更快。
(3)给水加热,刚开始加热,水的温度会上升。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水烧开后,继续加热2-3分钟,水温不变。在高山的山顶和山底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相同的,因为沸点不同。
(4)水的蒸发和水的沸腾,不同点是温度,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而水只有达到沸点后才开始沸腾。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草叶上的露珠都是凝结现象。
24.【答案】车子装防滑链、开车时踩刹车、步行出门的话穿鞋底花纹多的鞋子、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下雪天路滑,出门时需要设法增大摩擦力。所以车子装防滑链、开车时踩刹车或步行出门的话穿鞋底花纹多的鞋子。
25.【答案】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我们要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如随手关水龙头,水龙头上安装“节水栓”、洗衣、洗菜、洗澡水再次利用,矿泉水要喝完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