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快乐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2020四上·景县期中)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 。
【答案】参照物
【解析】【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我们默认为参照物本身为静止的。
2.(2023四上·河北期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 ÷ 。
【答案】路程;时间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3.(2022四上·保德期中)发声的物体在 着,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答案】振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有的振动明显,有的不明显。
4.(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而且可以向 方向传播。
【答案】四面八方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的 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6.(2023四上·河北期中)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 、变电站变压和长途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
【答案】高压运输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高压运输、变电站变压和长途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可见电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电。
二、法官判断。(20分)
7.(2023四上·河北期中)没有参照物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参照物,然后根据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题目说法错误。
8.(2023四上·河北期中)一个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也有多种运动方式,题目说法错误。
9.(2023四上·河北期中)百米赛跑用时短的运动员速度比较快。(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可以通过比较时间和距离的方法,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快,题目说法正确。
10.(2023四上·河北期中)给运动小车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力,可以使小车停下来。(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使小车运动的力称为动力,想要小车停下来必须施加一个阻力,阻力方向和小车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题目说法错误。
11.(2023四上·河北期中)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很大的能量,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被撞到。(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巨大的能量,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被撞到,发生危险,题目说法正确。
12.(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被耳廓收集并经外耳道向鼓膜。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听觉。题目说法正确。
13.(2023四上·河北期中)噪声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我们听起来刺耳的声音,会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伤害,噪声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单位是分贝,题目说法正确。
14.(2023四上·河北期中)自制“六弦琴”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使它们发出不同的音调。(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快慢决定。自制“六弦琴”时,我们可以调节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琴的的振动快慢不同,发出的音调自然不同。
15.(2023四上·河北期中)只有马路上的汽车才能产生噪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我们听起来刺耳的声音,这样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题目说法错误。
16.(2023四上·河北期中)现在,停电对我们的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能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现代生活中,电深入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停电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夜晚,我们正在读书,假如停电,我们不能在明亮的灯光下继续读书,也不能看电视、使用空调或电扇等电器。假如停电,各种电器无法正常工作,街道上会变得一片漆黑,工厂也要停止生产,医院无法正常进行手术等,停电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题目说法错误。
三、精挑细选。(20分)
17.(2023四上·河北期中)坐在往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
A.车厢 B.地面 C.飞翔的小鸟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坐在往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因为以行驶的车和车厢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相对于车和车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距离车和车厢越来越远,因此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故选A。
18.(2023四上·河北期中)荡秋千属于( )运动。
A.直线 B.曲线 C.直线运动和曲线
【答案】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不同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荡秋千的运动路线为曲线,所以属于曲线运动。故选B。
19.(2023四上·河北期中)在自行车、汽车和高铁三种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 )。
A.汽车 B.高铁 C.自行车
【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高铁、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中最快的是高铁,其次是汽车,最小的是自行车。故选B。
20.(2023四上·河北期中)停电后,下列物品不能工作的是( )。
A.电磁炉 B.自行车 C.石英钟表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电磁炉使用电来进行工作,自行车靠人的脚蹬的力前进,石英钟表使用电池,所以停电后不能工作的是电磁炉,故选A。
21.(2023四上·河北期中)( )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
A.次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和超声波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超声波高于20000Hz,所以不能被人耳听到。有些动物有发射和接收次声波或超声波的能力,例如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蝙蝠、海豚等可发出超声波。人们利用超声波诊断身体疾病;台凤和海浪摩擦会产生次声波,所以人们可以利用仪器监测次声波,从而预警台风;利用超声波清洗非常复杂精细的零件。故选C。
22.(2023四上·河北期中)小明大声说话,我们听到了他的声音,这是( )振动使喉咙发出声音的。
A.声带 B.空气 C.舌头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发出声音是因为我们的喉咙里面有声带,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故选A。
23.(2023四上·昌黎期末)在月球上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A.任何物质 B.空气 C.水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24.(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强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故选A。
25.(2023四上·河北期中)噪声给我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下列不属于噪声危害的是( )。
A.使人听力受损
B.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容易诱发高血压
C.可以促进人的睡眠
【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防噪音耳塞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AB属于噪声危害,C不属于噪声危害。故选C。
26.(2023四上·河北期中)如图,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耳的( )。
A.耳廓 B.耳道 C.鼓膜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的鼓膜。故选C。
四、解答题。
27.(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面是小明制作的简易听诊器,请按照正确的步骤排序。
正确顺序是: 。
【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方法:第一步:将乳胶管的一端插入漏斗,另一端用笔管尾塞堵住,做成耳塞。第二步:将气球套在漏斗上拉紧、固定。第三步:简易听诊器做好了。用简易听诊器听听心跳声后,听诊器的原理是听诊器胸件上的膜片就像鼓膜一样,心跳声会引起膜片振动,继而引起听诊器内空气的振动,再通过耳塞进入人耳,我们就听见心跳声了。
五、连线题
28.(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面声音的强弱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情境?连一连。
0~20分贝 20~40分贝 40~60分贝 60~80分贝 80~90分贝 90~110分贝 110~130分贝 室内谈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声音 歌唱 夜晚的睡房 风镐工作声 飞机的起飞与降落 行驶中的重型货车
【答案】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音量的单位是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根据对音量的认识,0分贝是我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房间里的声音在20-40分贝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讨论交谈的声音约为40-60分贝;大声唱歌约为60-80分贝;重型卡车行驶的声音约为80-90分贝;风镐的工作声约为90-110分贝;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的声音约为110-130 分贝。
六、简答题。(18分)
29.(2023四上·河北期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时,在哪种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更长一些?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答案】小车在光滑表面滑动的距离更长一些;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小车运动快慢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受摩擦力的影响不同,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距离更长,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0.(2023四上·河北期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写出三点。
【答案】不要让耳朵进水;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31.(2023四上·河北期中)节约资源,从我做起,让我们来起草一份“节约用电倡议书”。写出三点。
【答案】(1)随手关灯。(2)一般情况下,不要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3)适度控制电热水器的水温。(4)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过低。(5)使用高效能低功耗的灯具。(6)使用太阳能热水器。(7)空调经常清洗可节电。(8)合理使用冰箱等。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现在是节约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电,节约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如:(1)随手关灯。(2)一般情况下,不要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3)适度控制电热水器的水温。(4)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过低。(5)使用高效能低功耗的灯具。(6)使用太阳能热水器。(7)空调经常清洗可节电。(8)合理使用冰箱等。
七、实验题。(9分)
32.(2023四上·河北期中)取两个纸杯,将纸杯底部开一个小孔,分别将棉线两端塞入杯中并固定。一个简单的土电话就做好了。
(1)电话线要拉的 ,这样打电话才能听清楚。(“紧一些”或“松一些")
(2)用这个土电话和其他同学通话,想一想,土电话靠棉线等 物质传播声音。(“气体”“固体”或“液体”)
(3)将棉线换成锡箔纸、铜线、尼龙线等,听一听,通话效果是否有变化?
【答案】(1)紧一些
(2)固体
(3)通话效果会发生改变。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拉直的棉线能很好的传递振动,松垮垮的棉线会抑制、减弱振动。
(2)土电话的制作原理是棉线等固体物质能传播声音。
(3)将棉线换成锡箔纸、铜线、尼龙线等,通话效果不一样。因为声音在不同的材料里传播效果不一样。
1 / 1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四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快乐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2020四上·景县期中)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 。
2.(2023四上·河北期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计算公式:
速度= ÷ 。
3.(2022四上·保德期中)发声的物体在 着,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4.(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而且可以向 方向传播。
5.(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的 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6.(2023四上·河北期中)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 、变电站变压和长途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
二、法官判断。(20分)
7.(2023四上·河北期中)没有参照物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
8.(2023四上·河北期中)一个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方式。( )
9.(2023四上·河北期中)百米赛跑用时短的运动员速度比较快。( )
10.(2023四上·河北期中)给运动小车施加一个相同方向的力,可以使小车停下来。( )
11.(2023四上·河北期中)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很大的能量,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被撞到。( )
12.(2023四上·河北期中)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
13.(2023四上·河北期中)噪声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 )
14.(2023四上·河北期中)自制“六弦琴”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橡皮筋的松紧程度,使它们发出不同的音调。( )
15.(2023四上·河北期中)只有马路上的汽车才能产生噪声。( )
16.(2023四上·河北期中)现在,停电对我们的生活一点影响也没有。( )
三、精挑细选。(20分)
17.(2023四上·河北期中)坐在往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
A.车厢 B.地面 C.飞翔的小鸟
18.(2023四上·河北期中)荡秋千属于( )运动。
A.直线 B.曲线 C.直线运动和曲线
19.(2023四上·河北期中)在自行车、汽车和高铁三种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是( )。
A.汽车 B.高铁 C.自行车
20.(2023四上·河北期中)停电后,下列物品不能工作的是( )。
A.电磁炉 B.自行车 C.石英钟表
21.(2023四上·河北期中)( )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
A.次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和超声波
22.(2023四上·河北期中)小明大声说话,我们听到了他的声音,这是( )振动使喉咙发出声音的。
A.声带 B.空气 C.舌头
23.(2023四上·昌黎期末)在月球上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
A.任何物质 B.空气 C.水
24.(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强
25.(2023四上·河北期中)噪声给我们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下列不属于噪声危害的是( )。
A.使人听力受损
B.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容易诱发高血压
C.可以促进人的睡眠
26.(2023四上·河北期中)如图,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耳的( )。
A.耳廓 B.耳道 C.鼓膜
四、解答题。
27.(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面是小明制作的简易听诊器,请按照正确的步骤排序。
正确顺序是: 。
五、连线题
28.(2023四上·河北期中)下面声音的强弱分别对应的是什么情境?连一连。
0~20分贝 20~40分贝 40~60分贝 60~80分贝 80~90分贝 90~110分贝 110~130分贝 室内谈话 很静,几乎感觉不到声音 歌唱 夜晚的睡房 风镐工作声 飞机的起飞与降落 行驶中的重型货车
六、简答题。(18分)
29.(2023四上·河北期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时,在哪种材质水平面上滑过的距离更长一些?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30.(2023四上·河北期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写出三点。
31.(2023四上·河北期中)节约资源,从我做起,让我们来起草一份“节约用电倡议书”。写出三点。
七、实验题。(9分)
32.(2023四上·河北期中)取两个纸杯,将纸杯底部开一个小孔,分别将棉线两端塞入杯中并固定。一个简单的土电话就做好了。
(1)电话线要拉的 ,这样打电话才能听清楚。(“紧一些”或“松一些")
(2)用这个土电话和其他同学通话,想一想,土电话靠棉线等 物质传播声音。(“气体”“固体”或“液体”)
(3)将棉线换成锡箔纸、铜线、尼龙线等,听一听,通话效果是否有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参照物
【解析】【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我们默认为参照物本身为静止的。
2.【答案】路程;时间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3.【答案】振动;振动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是在振动,有的振动明显,有的不明显。
4.【答案】四面八方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答案】强弱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6.【答案】高压运输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高压运输、变电站变压和长途输送,最后到达用电场所。可见电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电。
7.【答案】错误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参照物,然后根据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题目说法错误。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个物体也有多种运动方式,题目说法错误。
9.【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可以通过比较时间和距离的方法,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快,题目说法正确。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使小车运动的力称为动力,想要小车停下来必须施加一个阻力,阻力方向和小车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巨大的能量,所以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被撞到,发生危险,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递,被耳廓收集并经外耳道向鼓膜。声波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耳蜗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听觉。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我们听起来刺耳的声音,会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伤害,噪声计是用来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单位是分贝,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快慢决定。自制“六弦琴”时,我们可以调节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琴的的振动快慢不同,发出的音调自然不同。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我们听起来刺耳的声音,这样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题目说法错误。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电能是我们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现代生活中,电深入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停电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夜晚,我们正在读书,假如停电,我们不能在明亮的灯光下继续读书,也不能看电视、使用空调或电扇等电器。假如停电,各种电器无法正常工作,街道上会变得一片漆黑,工厂也要停止生产,医院无法正常进行手术等,停电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题目说法错误。
17.【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坐在往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木往后退,这是因为以行驶的车和车厢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相对于车和车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距离车和车厢越来越远,因此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故选A。
18.【答案】B
【知识点】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路线不同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荡秋千的运动路线为曲线,所以属于曲线运动。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高铁、汽车、自行车三种交通工具中最快的是高铁,其次是汽车,最小的是自行车。故选B。
20.【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生活中使用的能量
【解析】【分析】电磁炉使用电来进行工作,自行车靠人的脚蹬的力前进,石英钟表使用电池,所以停电后不能工作的是电磁炉,故选A。
21.【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超声波高于20000Hz,所以不能被人耳听到。有些动物有发射和接收次声波或超声波的能力,例如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蝙蝠、海豚等可发出超声波。人们利用超声波诊断身体疾病;台凤和海浪摩擦会产生次声波,所以人们可以利用仪器监测次声波,从而预警台风;利用超声波清洗非常复杂精细的零件。故选C。
2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发出声音是因为我们的喉咙里面有声带,通过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故选A。
2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月球上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2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故选A。
25.【答案】C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噪声是指使人们听起来刺耳或不舒服的声音。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损害听力,防噪音耳塞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声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AB属于噪声危害,C不属于噪声危害。故选C。
26.【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实验中肥皂膜模拟的是人的鼓膜。故选C。
27.【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方法:第一步:将乳胶管的一端插入漏斗,另一端用笔管尾塞堵住,做成耳塞。第二步:将气球套在漏斗上拉紧、固定。第三步:简易听诊器做好了。用简易听诊器听听心跳声后,听诊器的原理是听诊器胸件上的膜片就像鼓膜一样,心跳声会引起膜片振动,继而引起听诊器内空气的振动,再通过耳塞进入人耳,我们就听见心跳声了。
28.【答案】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音量的单位是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根据对音量的认识,0分贝是我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房间里的声音在20-40分贝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讨论交谈的声音约为40-60分贝;大声唱歌约为60-80分贝;重型卡车行驶的声音约为80-90分贝;风镐的工作声约为90-110分贝;飞机起飞或降落时的声音约为110-130 分贝。
29.【答案】小车在光滑表面滑动的距离更长一些;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知识点】摩擦力
【解析】【分析】小车运动快慢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受摩擦力的影响不同,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距离更长,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小车停下来是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0.【答案】不要让耳朵进水;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知识点】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听觉器官。影响耳的健康的行为有:经常掏耳朵,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经常使用耳塞,滥用抗生素等药物,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巨大的外力作用于耳朵。保护听力的措施有: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开噪声,噪音环境下使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入耳内,耳朵出现问题时及时就医,做耳保健,合理膳食,锻炼身体。
31.【答案】(1)随手关灯。(2)一般情况下,不要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3)适度控制电热水器的水温。(4)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过低。(5)使用高效能低功耗的灯具。(6)使用太阳能热水器。(7)空调经常清洗可节电。(8)合理使用冰箱等。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现在是节约型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电,节约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如:(1)随手关灯。(2)一般情况下,不要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3)适度控制电热水器的水温。(4)空调制冷温度不宜过低。(5)使用高效能低功耗的灯具。(6)使用太阳能热水器。(7)空调经常清洗可节电。(8)合理使用冰箱等。
32.【答案】(1)紧一些
(2)固体
(3)通话效果会发生改变。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拉直的棉线能很好的传递振动,松垮垮的棉线会抑制、减弱振动。
(2)土电话的制作原理是棉线等固体物质能传播声音。
(3)将棉线换成锡箔纸、铜线、尼龙线等,通话效果不一样。因为声音在不同的材料里传播效果不一样。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