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0 18:01:16

文档简介

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快乐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   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答案】氧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2.(2023五上·蠡县期末)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答案】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
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3.紫甘蓝汁遇到小苏打溶液会变成   色。
【答案】绿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能作酸碱指示剂。小苏打是碱性的,将紫甘蓝汁滴到小苏打溶液中,溶液会变成绿色。
4.(2023六上·项城月考)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环境变化,趋向   的刺激,避开   的刺激,保护人体。
【答案】有利;有害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从而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5.   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
【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二、法官判断。(20分)
6.点燃一支蜡烛,用集气瓶将蜡烛罩起来,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空气就用完了。(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水蒸气,其中支持燃烧的是氧气。由于氧气可以助燃,蜡烛因此可以燃烧。但是用集气瓶将蜡烛罩住,不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这是因为它消耗了集气瓶中所有的氧气。
7.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身边的所有物体都可以点燃观察。(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具有可燃性且在空气中已被点燃的物质,可以点燃观察;身边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可燃性,所以“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身边的物体都可以点燃观察”说法不正确。
8.柠檬汁、大蒜汁和稻谷汁都可以做“隐形墨水”。(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很多水果和蔬菜的汁液都可以用作隐形墨水,在加热时才能显现出来。柠檬汁、蒜汁、洋葱汁、大蒜汁,还有很多水果的汁都能用作隐形墨水。
9.健康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多吃果蔬,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有利于人体健康。
10.眼、耳、皮肤等器官都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11.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80%。大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脑皮层皱在一起,摊开后有效面积大约有4张A4纸大。
12.小明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每天睡眠只有5个小时,这样不利于大脑健康。(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睡眠可以使大脑更好地休息,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小明明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每天睡眠只有5个小时,这样不利于大脑健康。
13.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影响微乎其微。(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戈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勺环境效应。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14.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个球体,它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着。(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个球体,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15.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所致,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如火山和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三、精挑细选。(20分)
16.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由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故C正确。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易燃物处使用明火
B.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燃烧只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B正确。
18.如图,这是一个刚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一段时间,苹果切面的颜色(  )。
A.会发生变化 B.不会发生变化 C.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苹果切开后与空气接触会因发生氧化作用而使颜色变暗了,这一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切面的颜色会变成褐色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苹果中的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19.下列(  )可以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A.喷漆 B.电镀 C.以上均是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如果使钢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就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
20.当声音刺激(  )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A.朵 B.皮肤 C.鼻子
【答案】A
【知识点】听觉
【解析】【分析】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发声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被人耳的耳郭收集并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使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从而引起听觉。
21.下列选项中,(  )不是令大脑“很受伤”的习惯。
A.不爱用脑 B.合理用脑 C.持续用脑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保护脑健康,要避免:持续用脑,脑长时间工作就会疲劳,出现头晕、头疼、健忘等症状;不爱用脑,不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会造成智力减退、记忆早衰等。
22.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应做到(  )。
A.营养均衡 B.不吃肉类 C.多吃垃圾食品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脾胃功能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应做到营养均衡。不吃肉类、多吃垃圾食品是错误的做法。
23.下面(  )是生活中的危险源。
A.加油站 B.银行 C.超市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我们要掌握生活中的危险源。分析选项可知,加油站是生活中的危险源,银行、超市不是生活中的危险源。
24.(  )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A.唐山 B.雅安 C.汶川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四川汶川地震,强度达到8.0级。
25.温度达1500℃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这是对(  )的描述。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地球内部构造中,地幔的温度达1500℃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所以B符合题意。
四、连线题
26.下面是常见的危险标识,请你连连。
【答案】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要能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分析图片可知,第一幅是剧毒危险标识,第二幅是高压危险标识,第三幅是易燃危险标识,第四幅是生物安全危险标识,第五幅是放射性危险标识,第六幅是易爆危险标识。
五、解答题
27.写出地球内部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幔,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包括内核和外核。分析图片可知,1是地壳,2是地幔,3是地核。
六、解答题。(18分)
28.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烧烫伤呢?写出三点。
【答案】①远离热源 ②正确使用电器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预防烧烫伤意外伤害的发生: 1. 远离热源:日常注意与热源有关物品的安全距离,避免被高温、高热烧伤、烫伤、灼伤。 2. 正确使用电器:高温、电器用品需正确使用,如先放冷水再兑热水,适当敞开锅盖放出一部分热气,使用隔热布拿微波炉高温环境内的器具... 3.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阅读或浏览烧烫伤预防知识。
29.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30.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何让脑更健康?写出三点。
【答案】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补充全面、合理的营养。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不吸烟、不酗酒。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学习、工作时要做到劳逸结合。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①加强体育锻炼。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④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
七、实验题。(13分)
31.探究高山的形成。
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放到托盘中,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1)实验中,四块条状橡皮泥模拟地壳不同的   ,来自手的挤压力模拟地壳的   。
(2)挤压橡皮泥两端时,橡皮泥中间   ;挤压切割后的橡皮泥块,中间的橡皮泥块   。
(3)结合实验现象推测高山形成的过程。
【答案】(1)岩层;地球内部压力
(2)凸起;凹陷
(3)地壳运动,两端挤压,中间凸起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1)用多色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用小刀在橡皮泥上切割成裂痕,模拟岩层上固有的断裂或地质裂纹。
(2)当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断裂、错位,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发生地震。
(3)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
1 / 1河北省辉创教育2023-2024学年五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一、快乐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   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2023五上·蠡县期末)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和   等新物质。
3.紫甘蓝汁遇到小苏打溶液会变成   色。
4.(2023六上·项城月考)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环境变化,趋向   的刺激,避开   的刺激,保护人体。
5.   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
二、法官判断。(20分)
6.点燃一支蜡烛,用集气瓶将蜡烛罩起来,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的空气就用完了。(  )
7.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身边的所有物体都可以点燃观察。(  )
8.柠檬汁、大蒜汁和稻谷汁都可以做“隐形墨水”。(  )
9.健康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  )
10.眼、耳、皮肤等器官都能够感知各种环境刺激。(  )
11.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
12.小明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每天睡眠只有5个小时,这样不利于大脑健康。(  )
13.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影响微乎其微。(  )
14.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个球体,它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着。(  )
15.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所致,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
三、精挑细选。(20分)
16.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在易燃物处使用明火
B.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燃烧只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18.如图,这是一个刚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一段时间,苹果切面的颜色(  )。
A.会发生变化 B.不会发生变化 C.无法确定
19.下列(  )可以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A.喷漆 B.电镀 C.以上均是
20.当声音刺激(  )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A.朵 B.皮肤 C.鼻子
21.下列选项中,(  )不是令大脑“很受伤”的习惯。
A.不爱用脑 B.合理用脑 C.持续用脑
22.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应做到(  )。
A.营养均衡 B.不吃肉类 C.多吃垃圾食品
23.下面(  )是生活中的危险源。
A.加油站 B.银行 C.超市
24.(  )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A.唐山 B.雅安 C.汶川
25.温度达1500℃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这是对(  )的描述。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四、连线题
26.下面是常见的危险标识,请你连连。
五、解答题
27.写出地球内部各部分的名称。
①   ;②   ;③   。
六、解答题。(18分)
28.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烧烫伤呢?写出三点。
29.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30.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如何让脑更健康?写出三点。
七、实验题。(13分)
31.探究高山的形成。
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放到托盘中,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1)实验中,四块条状橡皮泥模拟地壳不同的   ,来自手的挤压力模拟地壳的   。
(2)挤压橡皮泥两端时,橡皮泥中间   ;挤压切割后的橡皮泥块,中间的橡皮泥块   。
(3)结合实验现象推测高山形成的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氧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2.【答案】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会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
2、将一段蜡烛用铁丝系上,点燃后放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两分钟后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的变化,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3.【答案】绿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紫甘蓝汁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绿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能作酸碱指示剂。小苏打是碱性的,将紫甘蓝汁滴到小苏打溶液中,溶液会变成绿色。
4.【答案】有利;有害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从而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5.【答案】大脑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大脑被称作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水蒸气,其中支持燃烧的是氧气。由于氧气可以助燃,蜡烛因此可以燃烧。但是用集气瓶将蜡烛罩住,不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这是因为它消耗了集气瓶中所有的氧气。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具有可燃性且在空气中已被点燃的物质,可以点燃观察;身边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可燃性,所以“在观察物体的燃烧时,身边的物体都可以点燃观察”说法不正确。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很多水果和蔬菜的汁液都可以用作隐形墨水,在加热时才能显现出来。柠檬汁、蒜汁、洋葱汁、大蒜汁,还有很多水果的汁都能用作隐形墨水。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多吃果蔬,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有利于人体健康。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对其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自己、避免伤害,是我们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大脑的质量约占脑重的80%。大脑的形状很像一个核桃仁,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脑皮层皱在一起,摊开后有效面积大约有4张A4纸大。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睡眠可以使大脑更好地休息,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少年儿童每天应保证9~10小时的睡眠。小明明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每天睡眠只有5个小时,这样不利于大脑健康。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戈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勺环境效应。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地球像篮球一样是个球体,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壳内,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如火山和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16.【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由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故C正确。
17.【答案】B
【知识点】安全常识;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B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苹果切开后与空气接触会因发生氧化作用而使颜色变暗了,这一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切面的颜色会变成褐色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苹果中的某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19.【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如果使钢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就可以防止钢铁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在金属表面镀一层金属等。
20.【答案】A
【知识点】听觉
【解析】【分析】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发声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播,被人耳的耳郭收集并进入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使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从而引起听觉。
21.【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我们要保护脑健康,要避免:持续用脑,脑长时间工作就会疲劳,出现头晕、头疼、健忘等症状;不爱用脑,不喜欢动脑筋想问题,会造成智力减退、记忆早衰等。
22.【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脾胃功能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应做到营养均衡。不吃肉类、多吃垃圾食品是错误的做法。
23.【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我们要掌握生活中的危险源。分析选项可知,加油站是生活中的危险源,银行、超市不是生活中的危险源。
24.【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是由于岩层断裂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四川汶川地震,强度达到8.0级。
25.【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地球内部构造中,地幔的温度达1500℃左右,厚度约2900千米,所以B符合题意。
26.【答案】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我们要能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分析图片可知,第一幅是剧毒危险标识,第二幅是高压危险标识,第三幅是易燃危险标识,第四幅是生物安全危险标识,第五幅是放射性危险标识,第六幅是易爆危险标识。
27.【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 地球最外表是地壳,里面是地幔,最中心的部分是地核,包括内核和外核。分析图片可知,1是地壳,2是地幔,3是地核。
28.【答案】①远离热源 ②正确使用电器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预防烧烫伤意外伤害的发生: 1. 远离热源:日常注意与热源有关物品的安全距离,避免被高温、高热烧伤、烫伤、灼伤。 2. 正确使用电器:高温、电器用品需正确使用,如先放冷水再兑热水,适当敞开锅盖放出一部分热气,使用隔热布拿微波炉高温环境内的器具... 3.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阅读或浏览烧烫伤预防知识。
29.【答案】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引起来的。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30.【答案】每天应保证8~10小时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补充全面、合理的营养。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不吸烟、不酗酒。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学习、工作时要做到劳逸结合。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①加强体育锻炼。②保证充足的睡眠。③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④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
31.【答案】(1)岩层;地球内部压力
(2)凸起;凹陷
(3)地壳运动,两端挤压,中间凸起
【知识点】地形、地貌;地壳的运动
【解析】【分析】(1)用多色橡皮泥代表岩石,模拟不同岩层,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用小刀在橡皮泥上切割成裂痕,模拟岩层上固有的断裂或地质裂纹。
(2)当地球内部的岩石受到强大的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断裂、错位,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发生地震。
(3)亿万年来,当地壳板块移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挤压,地壳板块有的下沉、开裂、滑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高山。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