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R·六年级下册
整理和复习
请同学们先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结合前面学习的整理方式,对本单元进行梳理。
知识回顾与梳理
表格整理
思维导图
知识框架
文字、公式、图示……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体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框架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例的应用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对比辨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说一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知识点
比 比例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 性质
前项
后项
比值
外项
内项
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0.9 : 0.6 = 1.5
9 : 12 = 3 : 4
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辨析练习
1. 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 ∶3 和 8 ∶5
0.2∶ 和 4∶50
6∶3=2 8∶5=1.6
2≠1.6,所以6∶3≠8∶5,不可以组成比例。
0.2∶ =0.08 4∶50=0.08
0.08=0.08,所以0.2∶ = 4∶50,可以组成比例。
2. 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3。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 ),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R:r=5:3
D:d=2R:2r=5:3
C:c=πD:πd=5:3
S:s=πR :πr = 5 :3 =25:9
r
R
d
D
c
C
=
=
s
S
=
r
R
5:3
5:3
25:9
3. 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你能根据它们边之间的关系
写出一些比例吗?
a
b
16
10
a×16 = b×10
a:b=10:16 16:b=10:a
b:a=16:10 10:a=16:b
a:10=b:16 16:10=b:a
b:16=a:10 10:16=a:b
4.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解下面的比例。
6.5∶x=3.25∶4
解:5x=4×6
x=4.8
解:1.2x=3×2.5
x=6.25
解:3.25x=6.5×4
x=8
x=4.8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学习正比例、反比例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
知识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下面每个表中的两个量,哪些成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哪些不成比例关系?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40 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40 50 60 80 100
时间/时 6 4.8 4 3 2.4
(2)圆锥的高是30cm,它的底面积与体积如下表。
底面积/cm2 5 8 10 16 20
体积/cm3 50 80 100 160 200
(3)圆的半径与面积如下表。
半径/cm 1 2 3 4 5
面积/cm2 π 4π 9π 16π 25π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40 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40 50 60 80 100
时间/时 6 4.8 4 3 2.4
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路程/(千米) 240 240 240 240 240
反比例
(2)圆锥的高是30cm,它的底面积与体积如下表。
底面积/cm2 5 8 10 16 20
体积/cm3 50 80 100 160 200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高
高 /cm 10 10 10 10 10
(一定)
正比例
(3)圆的半径与面积如下表。
半径/cm 1 2 3 4 5
面积/cm2 π 4π 9π 16π 25π
=圆周率×半径
(变量)
不成比例
圆周率×半径 π 2π 3π 4π 5π
(1)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40 km,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如下表。
速度/(千米/时) 40 50 60 80 100
时间/时 6 4.8 4 3 2.4
(2)圆锥的高是30cm,它的体积与底面积如下表。
底面积/cm2 5 8 10 16 20
体积/cm3 50 80 100 160 200
反比例
正比例
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量“变化方向”相同
两种量“变化方向”相反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商)一定
相对应的两个量的乘积一定
x
y
= k
(一定)
关系式:
关系式:
xy=k(一定)
正比例关系图象是一条射线
反比例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
知识点
这是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的关键。
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
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
利用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呢?
知识点
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放大比例尺
01
比例尺
1. 一幅地图中某两地的图上距离5cm表示实际距离15k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300000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cm∶15km
=5cm∶1500000cm
5cm与15km的长度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1∶300000
1∶300000
1
300000
数值比例尺
或
线段比例尺
2∶1
缩小比例尺
3km
2. 5号线是郑州市地铁线网规划中唯一的环线地铁,全长大约40.4 km。在比例尺为 1∶20000 的37寸LED动态地图上,5号线长多少厘米?
解:设5号线的图上距离是 x cm。
解比例
40.4 km = 4040000 cm
4040000
x
=
1
20000
x=202
4040000×
1
20000
=202(cm)
答:5号线长 202 cm。
辨析练习
3.小华和小强分别将学校的花坛画了下来,如下图。如果小华是按1∶a的比例尺画的,那么小强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
辨析练习
A. 1∶ a B. 1∶2a C. 1∶a D. 1∶ a
B
0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把一个长5cm、宽3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
135
长5cm
宽3cm
放大后长15cm
放大后宽9cm
15 × 9 =135(cm )
5 × 3 = 15(cm )
×3
×3
×3
2. 把一个长15cm、宽9cm的长方形按1∶3缩小,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
15
长15cm
宽9cm
缩小后长5cm
缩小后宽3cm
15 × 9 =135(cm )
5 × 3 = 15(cm )
÷3
÷3
÷3
辨析练习
2. 把一个长15cm、宽9cm的长方形按1∶3缩小,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
15
长15cm
宽9cm
缩小后长5cm
缩小后宽3cm
图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一个图形放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的 (n不为0),它的面积就放大到原来的n 倍或缩小到原来的 。
n
1
n
1
辨析练习
2. 把一个长15cm、宽9cm的长方形按1∶3缩小,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
15
长15cm
宽9cm
缩小后长5cm
缩小后宽3cm
画图方法:
一厘,厘清要求。
二算,计算边长。
三画,画出图形。
图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
辨析练习
图形放大
图形缩小
3 : 1
1 : 3
放大或缩小
的图形
原来图形
放大比例尺
一幅零件图纸的
比例尺是2:1
缩小比例尺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
说一说:图形放大与缩小和比例尺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03
用比例解决问题
2.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驶50km。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驶60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甲乙两地相距 x km。
3
x
=
100
2
x=150
解:设返回时用了x小时。
60x=3×50
x=2.5
答:甲乙两地相距150km。
答:返回时用了2.5小时。
辨析练习
1.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2.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驶50km。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驶60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1.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km。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用3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2. 李叔叔开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3小时,每小时行驶50km。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驶60km,返回时用了多长时间?
01
找到题目中的不变量
辨析练习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02
看哪两种量成比例关系
03
根据比例关系写出关系式
04
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正比例
反比例
知识点
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厘清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多种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例尺是一个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形放大或缩小后,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要正确判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比例
知识框架
综合运用
1.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之间是否有比例关系?如果有,成什么比例关系 ?
(1)比例尺一定,两地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2)积(0除外)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
(3)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梯形的面积和高。
(4)如果y=5x,y和x。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定)
梯形的面积÷高=(上底+下底)÷2(一定)
y÷x=5
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
正比例
2. 在一副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
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 5.5 cm。在另一幅比例尺
是 1∶5000000 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
距离是多少?
解:设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x cm。
x
2000000
1
=
5.5
x=11000000
解:设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x cm。
x
5000000
1
=
11000000
x=2.2cm
答: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2cm。
2. 在一幅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
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 5.5 cm。在另一幅比例尺
是 1∶5000000 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
距离是多少?
5
5.5×
2
=2.2(cm)
答: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2 cm。
5000000
1
÷
5
2000000
1
=
2
3*. 一个服装店的所有服装都按同样的折扣销售。
(1)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李阿姨还想买一条裤子,原价180元,现价多少钱?
(2)张叔叔带的钱,如果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正好可以买4件。如果买原价200元一件的夹克衫,能买多少件?
(3)如果用x表示原价,y表示现价,y和x的关系式为________。
现价÷原价=折扣(一定)
正比例
(1)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李阿姨还想买一条裤子,原价180元,现价多少钱?
解:设现价x元。
180
250
150
=
x
250x=150×180
x=108
答:现价108元。
现价÷原价=折扣(一定)
正比例
3*. 一个服装店的所有服装都按同样的折扣销售。
(2)张叔叔带钱,如果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正好可以买4件。如果买原价200元一件的夹克衫,能买多少件?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反比例
解:设能买x件。
90×4=200×
250
150
×x
120x=360
x=3
答:能买3件。
现在单价多少钱?
3*. 一个服装店的所有服装都按同样的折扣销售。
(1)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原价250元,现价150元。李阿姨还想买一条裤子,原价180元,现价多少钱?
(2)张叔叔带的钱,如果买现价90元一件的衬衫,正好可以买4件。如果买原价200元一件的夹克衫,能买多少件?
(3)如果用x表示原价,y表示现价,y和x的关系式为________。
y=60%x
现价÷原价=折扣(一定)
折扣=现价÷原价=150÷250=0.6
y ÷ x = ?
或y=0.6x
3*. 一个服装店的所有服装都按同样的折扣销售。
解决问题的方法
算术方法
方程
比例
我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越发多样化了。厘清关系,灵活运用,才能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相关习题。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