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该图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为南半球俯视图B. 该图中画出了7个气压带
C. ①、③表示低气压带,②、④表示高气压带
D. 在⑥风带的影响下气候干燥
2. 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呈带状分布 B. 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C. 印度低压势力强盛 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
4.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图示季节()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 东亚因海陆热力差异盛行东南风
C. 辽宁昼短夜长 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孟加拉湾位于赤道以北,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是印度洋北部的一个海湾。下图示意孟加拉湾3~11月多年平均经、纬向风的变化。经向风速大于0代表南风,小于0代表北风;纬向风速大于0代表西风,小于0代表东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孟加拉湾()
A. 4~10月盛行东南风 B. 西南风持续的时间较长
C. 11~次年3月盛行西南风 D. 南北方向风速年变化大
7. 10月~次年3月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形成原因是()
A. 亚洲高压减弱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印度低压增强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8~10题。
8. 下列与图中甲季风的成因相同的是( )
A. 东亚夏季风 B. 南亚夏季风 C. 东亚冬季风 D. 南亚冬季风
9. 图示甲、乙两盛行风中( )
A. 甲为西北季风,7月最为盛行 B. 甲为东南季风,1月最为盛行
C. 乙为西北季风,1月最为盛行 D. 乙为东南季风,7月最为盛行
10.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 内蒙古草原千里冰封 B. 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C. 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 我国东部地区麦浪滚滚喜丰收
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图中①地该月盛行风向及主要成因是()
A. 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B.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东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D.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 图中②海域渔业产量较高的月份及主要成因是()
A. 1月 寒暖流交汇 B. 1月 上升补偿流 C. 7月 寒暖流交汇 D. 7月 上升补偿流
下图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4. 甲、乙两地等压线形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水性质 B. 地形地貌 C. 纬度位置 D. 海陆分布
15. 此时节丙地的盛行风向及气候特征是()
A. 东北风高温少雨 B. 东南风高温多雨 C. 西北风寒冷干燥 D. 西南风温暖干燥
冷涡是从对流层中高层延伸到低层的冷性低压系统。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活动频繁,受其影响,大气处于上冷下暖、上干下湿的不稳定状态,降水多出现在冷涡中心和移动方向的前部。图3示意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据此完成16-18小题。
16. 此时,甲处对应高空500百帕等压面上的风向最可能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17. 图中最可能出现天高云淡的“冷涡蓝”天气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关于东北冷涡带来降水的主要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冷涡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B. 水汽凝结放出热量利于上升气流的维持
C. 贝加尔湖提供丰富水汽 D. 冷涡吸引来自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北上
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导致的 B. C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C. 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 D. 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20. 图示季节()
A. 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 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 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 为北半球冬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21. 图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甲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地气候特征及成因。(6分)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3)简述甲地的夏季风的形成过程。(4分)
( 4)甲地最热月出现在5月,未出现在7月。试分析原因。(6分)
22. 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带(风带)。(4分)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北或南)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出现___________气压中心。(6分)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风(季风的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N处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简述该气候类型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和解析
1~2.C、D
1. 图中①气压带位于最外侧,判断为赤道低压带;⑤风带由于其紧邻赤道低压带,故为信风带,因其风向右偏形成,故判断为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因此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A错误;图中①是赤道低压带、②是副热带高压带、③是副极地低压带、④是极地高压带,共绘制了4个气压带,B错误,C正确;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温和多雨,D错误。
2. 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说明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割呈块状,A错误;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风,B错误;印度低压在夏季时势力强盛,C错误;亚洲高压在冬季时势力强盛,D正确。
3~5.C、C、B
3. 由图可知,甲和乙分别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应该为东北风、西南风,故C正确,ABD错误。
4. A.由题中图可以看出,0°为赤道低压带,①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60°N为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位于30°N和60°N之间的高空,应当由60°N指向30°N,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D.60°N为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高空为高压,90°N为极地高气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高空为低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5. 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东亚盛行夏季风东南风,故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为北半球冬季的时候,A错误;此时辽宁昼长夜短,故C错误;非洲南部的草原区为南半球的冬季,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故D错误。
6~7.B、D
6.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经向风还是纬向风,其风速数值大部分时候都大于0,故表明西风和南风的持续时间较长,B正确;纬向风的风速和变化频率显然大于经向风,即东西向风速变化大于南北向风速,D错误;由图可知4~10月经纬向风都为正值,因而盛行西南风,A错误;11~次年3月盛行经纬向风都为负值,盛行东北风,C错误。故答案选B。
7. 从图中看出,10月到次年3月孟加拉湾的经纬向风为东北风,属于南亚季风中的东北季风,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10月到次年3月亚洲较为寒冷,亚洲高压增强,印度低压减弱,A、C错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而不是冬季东北季风的主要成因,故B错误。故答案选D。
8~10.B、D、A
8.甲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的西北季风,南亚夏季风也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成因相同,B对。东亚夏季风、冬季风、南亚冬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故ACD错。故选:B。
9.由图中风向可以判断出,甲为西北季风,1月最盛行,一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偏转为西北风;乙为东南季风,7月最盛行,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澳大利亚大陆受低压控制,甲风在1月盛行,此时我国为冬季,内蒙古草原千里冰封,A正确。该季节蒙古高压盛行,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夏季,B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阿尔卑斯山雪线下降,C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而我国东部地区小麦丰收在夏季,D错误。故选:A。
11~12.A、D
13~15.C、D、A
1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气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1月份亚欧大陆气压中心应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处气压中心位于中高纬地区,切断了原本的副极地低气压带,C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14.从图中可以看到,甲乙两处纬度接近,甲处为高压中心,切断了原本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同纬度产生了高低压不同的表现;乙处等压线几乎平行于纬度,其原本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并未被切断。甲处位于亚欧大陆,其面积较大,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气压带被切断,乙处主要下垫面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小,气压带未被切断,故甲、乙两地等压线形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海陆分布,受海水性质、地形地貌影响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图中丙地位于南亚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亚地区受季风影响显著,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气候高温少雨,A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A。
16~18.D、A、C
19~20.D、A
21.
(1)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有利: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或雨热同期,全年热量充足)。
不利:受干旱、洪涝灾害影响大。
(3)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受亚洲低压的吸引,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4)5月甲地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雨季未来临,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因此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7月处于雨季,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偏低。
22.
(1)赤道低 盛行西风
(2)北 夏 (亚洲)低
(3)东南 湿热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地中海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交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