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
2019新课标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一节
——湘教版必修一 1·2·1——
流水地貌 Fluvial-Landform
课标解读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标呈现】
1. 通过景观图,分析不同河段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特征和地表形态。
2.结合资料,分析不同阶段,流水地貌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
3.通过探究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建立有关外力作用的概念体系。
【课标解读】
目录 CONTENTS | 流水地貌
Fluvial-Landform
Water erosion landform
0 1
流水侵蚀地貌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03
滑坡和泥石流
02
流水堆积地貌
Flowing water accumulation landform
青居人家到曲水赶场、走亲戚,去时从上码头乘船是顺水
回来乘船在下码头上岸也是顺水
形成了可能是我国河道里唯一的“来也顺水,去也顺水”的奇特航程
来去顺水
河流流向
青居镇
曲水镇
上码头
下码头
图-嘉陵江青居镇附近卫星影像
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一般来说, 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流水地貌
01
Water erosion landform
流水侵蚀地貌
土地表面的物质被带走,针对土地而言,地表的物质减少了,就是被侵蚀了。
流水把泥沙带走[流水的搬运作用];
泥沙沉降
[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作用:侵蚀——搬运——沉积
侵蚀作用类型
原本的河谷
原本的河道
山坡上的砂泥下塌,被河水部走
溯源侵蚀
原本的河谷
原本的河道
河床的碎石被冲走
原本的河谷
原本的河道
侧坡的碎石被冲走
下蚀
侧蚀
河道变长
河道变深
河道变宽变弯
河道:
说出流水侵蚀作用类型及对河道的影响
溯源侵蚀
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
中国黄果树瀑布
中国壶口瀑布
瀑布又叫跌水,是河流在经过河床陡坡或者悬崖时,垂直倾泻下来的景观。
阅读图文资料,描述瀑布的形成过程
急流
硬岩悬垂处
瀑布
柔软的岩石被侵蚀的更快
软的岩石被侵蚀形成跌水潭
深水潭
瀑布从峭壁上流下,
对下侧岩层造成侵蚀,
会形成较深的水潭
同时瀑布底部的水流漩涡或砂粒对周围岩石发生侵蚀,
峭壁下部出现较大的侵蚀空间,
上部悬垂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最终发生坍塌,
瀑布不断向后推移(溯源侵蚀)。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流不同地段地貌一样吗?
找到不同河段流水侵蚀作用类型、特征和地表形态
思考
河流地貌全景
河流上游
落差大,下蚀和溯源侵蚀强烈,发育为“V”形河谷、瀑布。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侧蚀和沉积并存,发育成冲积平原。
河流中游
落差很小,下蚀微弱,侧蚀为主,转为沉积,发育成槽型河谷。出现河口三角洲。
河流下游
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作用强烈
以垂直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
下切侵蚀
三峡
1. 河谷发育的初期(“V”形河谷)
澜沧江上游的“V”型河谷
河流“V”型河谷的特征:
①深度大
②岸壁较陡
③谷底狭窄
④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⑤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
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504.6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6009米
江面最狭处仅35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
雅鲁藏布大峡谷
1. 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
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枝江市
城陵矶
枝江市
城陵矶
荆江:中国长江自湖北省枝江市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由于地球自转, 促使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N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水平运动不偏转
地转偏向力
2.河流发育中期(中下游)
凹凸岸,连续河湾
下蚀作用减落,侧蚀作用加强
河谷里出现连续的河湾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凸
凹
凸岸
-堆积
凹岸
-侵蚀
河流凹凸岸
凹凸岸的坡度: 凸岸堆积为主,坡度缓,
凹岸侵蚀为主,坡度陡.
河流剖面图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作用。在离心作用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凹岸与凸岸相比,哪里更适合建码头,哪里更适宜耕作?
书P43:为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河床
河漫滩
河漫滩
阶地
枯水位
洪水位
河床:河谷中经常有流水的部分为河床;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①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
②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
③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级阶地
枯水位
洪水位
河床
河漫滩
二级阶地
一级阶地
河漫滩
河流阶地 :
★ 河流阶地是谷坡的一部分,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地壳运动
★ 阶地位置越高,形成越早
★ 由于低级阶地形成期较晚,因此形态保存完整,而高级阶地往往残缺不全
图示-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
(2)土层深厚,适合耕作。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2. 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三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有关。同时,由于该地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下蚀、侧蚀)作用强。总体上看,大峡谷是地壳上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
下图为某河谷横剖面结构图,阶地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据此回答问题。
对图中河谷东侧不同部位形成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河床——河漫滩—— 谷坡——阶地——谷缘
B.河漫滩——河床——谷缘——阶地——谷坡
C.谷缘——谷坡——阶地——河床——河漫滩
D.谷缘——谷坡——河床——阶地——河漫滩
C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聚焦高考
【2018?全国卷I】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题。
A.T0
A.T3形成时期
河流流向
青居镇
曲水镇
上码头
下码头
图-嘉陵江青居镇附近卫星影像
# 探究-嘉陵江河曲
嘉陵江在这一段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形状呢?
思考
牛轭湖
河曲
①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坦,初期河床较直,以侧蚀为主,两岸均受侵蚀;
②河流两岸因各种原因(土壤或岩性差异、地势起伏、地转偏向力等影响)抗侵蚀能力不同;
③抗侵蚀弱的一侧会被侵蚀得更快,产生坍塌,形成凹岸;
④因惯性作用,河水冲向凹岸,凹岸水量增多,流速加快,河岸、河底受侵蚀加剧,河床变深,河岸退缩;
⑤凸岸水流速度减缓,侵蚀变弱,堆积为主,堆积的泥沙使凸岸河道变浅,甚至露出水面;
⑥凹岸不断受侵蚀退缩,凸岸则不断堆积向河道内延伸,长期作用下,河道越来越弯曲,形成曲流
河曲与牛轭湖
牛轭湖
曲流颈
婉蜒曲折的河流(尤其在平原地区),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而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河流凹凸岸与牛轭湖的形成
Inquiry 2: the formation of convex bank and oxbow lake
凸
凹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弯曲河流
但河流会一直弯曲流动吗?
请将以下四幅图进行由先到后的排序
A
B
C
D
A
B
C
D
卫星图像揭示河曲和牛轭湖的形成
The formation of meandering river and oxbow la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d
读下图思考牛轭湖具体是如何形成的?
平直河道
形成曲流
出现曲流颈(P)
裁弯取直
出现牛轭湖
凸岸
凹岸
②形成过程
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
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河曲
牛轭湖
裁弯取直的影响:
(利)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弊)生物多样性减少;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下游防洪压力增大
2.中后期河谷(下游)
凹凸岸,连续河湾
落差更小,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河谷逐渐扩宽,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
呈“槽型”,多见河流下游地区
昭通永善
武汉
南京
宜昌
湖口
昭通鹦哥溜索:长470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长4744米
流水侵蚀作用发生河段及作用结果的差异
下蚀
侧蚀
侧蚀
河谷的形成过程
阶段
侵蚀作用
河谷形态
形成的地貌
a.初期
下蚀、溯源侵蚀为主
V型
河流谷坡
b.中期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越来越趋近于
U型(即浅而宽的槽型)
河流阶地
c.晚期
以侧蚀为主
河床、河漫滩
练习
牛扼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扼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
A
B
02
Flowing water accumulation landform
流水堆积地貌
成因: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流速减弱的情况下,搬运作用随之减弱,会堆积起来,形成堆积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1
冲(洪)积扇
2
河漫滩平原
3
三角洲
冲积扇
洪积扇
Alluvial fan-Proluvial fan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1、冲积扇
2、洪积扇
思考
冲积扇与洪积扇的异同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冲积扇
洪积扇
同
异
分布
河流
常年河流
暂时性河流(季节性洪流)
分选性
(组成物质)
分选性较好
分选性较差
上游流水侵蚀形成大量泥沙,经河流搬运至出山口,因地势变缓,流速变慢,被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
哪里都可能(出山口)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
——Alluvial fan in China
在河流的中下游,或河流流经盆地时,常形成沙洲和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冲(洪)积扇颗粒物特点
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
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特点
A
B
C
D
结合演示实验模拟的冲积扇景观图和剖面示意图,说明该地貌景观的特点。
位置、平面形状、特点等
图示地貌的物质分布有何特征?
山麓-冲积扇、洪积扇
砾石
砂粒
粉粒
黏粒
分选性
同一粒径大小的颗粒分布具有集中性
A
B
02-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河漫滩平原
①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图示-河流中游河漫滩平原
②堆积体面积扩大,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③河漫滩洪水季节被淹没,季节性地接受堆积。
河流的摆动使河漫滩平原扩展分布
④河流改道或者继续下蚀,河漫滩被废弃。
⑤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平原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是在洪水时被淹没,退水时出露的滩地,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
水下堆积体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河流改道、下蚀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废弃的河漫滩
继续
堆积
不断
扩大
多个
连接
(
)
(
)
(
)
(
)
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3.三角洲:河流携带的泥沙进入海洋时,由于地势变缓,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如黄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
根据下面的几幅图,描述地貌景观的特点。
黄河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扇形
鸟趾状
尖头状
地势低平
呈扇状等、鸟趾状、乌嘴状
特点
入河(海)口
地形平缓海水顶托
流速极慢
泥沙堆积
三角洲
上游流水侵蚀搬运泥沙
黄河三角洲
1979年
2000年
2006年
“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也为我国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江心洲 :
1)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或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变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水下浅滩;
2)水下浅滩继续堆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
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
3)在心滩的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
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水面,形成江心洲。
# 阅读-江心洲
江心洲系河流中的沙洲,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
有的江心洲平时出露水面,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
有的江心洲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
江心洲四面环水,常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一些江心洲具有特别的利用价值,如长江口崇明岛、湘江橘子洲等
橘子洲头
工作内容回顾
河流侵蚀地貌
PART 01
(1)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2)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哪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因而,河漫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 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 2-19,完成相关任务。
课堂练习
3.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的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1). 图中有两个废弃的曲流,试在图中标记出来,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依据图中树龄等值线范围(0—12年、10—20年)、陡坎(原河岸)等信息,可标注出上、下游两个废弃的曲流。
图2—19 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
3.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河漫滩上不同的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读图2—19,完成相关任务。
(2). 推测上游曲流发生裁弯取直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树龄的年代范围是10—20年,推测裁弯取直时间应在20年前。只有河道出露水面变成陆地后,树木才能生长。
图2—19 树龄等值线分布与河道演变
(3).从图中,你还可以获取哪些有关河道演变的信息?
【参考答案】河流两侧流水作用的差异,冲积平原形成受河岸两侧地形的控制(边界),上下游河流弯曲度的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