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综合素养提升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
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厘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显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衬了外国文学经典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摘编自吴笛《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材料二:
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做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文学现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既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又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
何谓“文学经典”作品?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较早谈论这一问题的是古罗马批评家、修辞学家朗吉努斯。他在《论崇高》中提出:“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时代中一切人的喜爱时,才算得真正崇高。”我国老一辈学者伍蠡甫认为,该论点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经典”或“经典作品”这一概念的产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经典”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美学尊严是经典作品的一个清晰标志,有审美的力量才能融入经典。可以说,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经典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了一个时代,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民族疆界,成为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
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本国文学创立了规范性语言,这些经典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标准文学语言甚至标准普通语言的最佳体现。如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的《神曲》实践了他在《论俗语》中提出的主张,成为以意大利语写成的一部优秀作品,不仅为本民族诗歌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意大利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语言统一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各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个性特色。这些经典作品有力推动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为各种文学体裁树立了典范,把俄罗斯文学引上了民族化道路,而且创造了崭新的俄罗斯文学语言,为确立其规范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由此可见,标准、纯洁、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就存在于一部部文学经典中。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既为文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证,也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经典阅读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是不断提高语言表述水平的“体操”,是使学术话语规范化、完善化的必由之路。德国诗人歌德主张“每天保持和伟大艺术品的接触”,强调反复阅读莎士比亚、莫里哀等著名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还说自己每年都要重读一次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同经典的密切接触使歌德不仅成为著名诗人,也成为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我国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也曾提到,他每年秋季都要重读一遍查普曼的《荷马史诗》英译本。而与拜伦、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的《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已成传世之作,博尔赫斯则在他的《诗艺》中引用过济慈这首诗的诗句。事实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形成自己话语特色的作家或研究者,都离不开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与滋养。
(摘编自汪介之《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只有转向和拓展,才能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我们才能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
B.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且做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就是外国文学研究。
C.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普希金的诗歌,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
D.外国文学研究者如果不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不但难以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也会影响自己学术话语的规范化和完善化。
【解析】 A项,“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错误,原文“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可知是“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B项,偷换概念,“外国文学研究”错误。原文“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做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可知应为“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信息缺失,漏掉“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C项,“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说法错误。原文“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可知,“唯一范本”表述绝对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外国经典文学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应绕开与经典文学生成有关联的原始宗教、社会语境等因素。
B.文学经典作品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也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所以文学研究者必须重视。
C.若使文学批评语言带有文学性,文学研究者就要向文学经典学习,文学语言来自作为感性资源的经典作品。
D.歌德能够成为著名诗人和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与他密切接触经典作品和阅读经典不无关系。
【解析】 “文学语言来自作为感性资源的经典作品”错误。原文“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可知选项缩小了范围。
3.下列有关诗歌的解说,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C )
A.歌德的《迷娘》运用众多意象,构建迷离优美、令人神往的世界,抒发个人感慨,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B.《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是普希金反抗意志的象征。
C.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质朴而明朗的力量,受到诗人郭沫若的称赞。
D.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仿佛关联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主题。
【解析】 材料一观点: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接着从转向的角度详细阐述“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可知选项中惠特曼的《自己之歌》只是受到诗人郭沫若的称赞,并不能很好的证明材料一观点。
4.请结合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分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4分)
【答案】 _(1)广受读者的喜爱;(2)拥有审美力量;(3)积淀文学经验;(4)切中并超越时代,具有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__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答案】 _(1)首先从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谈起,接着指出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的密切关系;(2)其次对经典作品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文学经典”具备的要素;(3)然后围绕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展开论述;(4)最后论述作家和研究者阅读经典作品以加强语言修养的重要性。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法庭上
契诃夫
县城有一幢深棕色的房子,平时,地方自治局执行处、调解法官会审法庭以及掌管农务、酒类专卖、军事的衙门和其他许多衙门,轮流在那儿开会。这一天,地方法院分院巡回到此,在那所房子里开庭审案。
这所房子好比营房,旧得快要坍了,里里外外一点也没有舒适的影子。甚至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它也好像被浓重的阴影覆盖着。看起来也真奇怪,那班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在自己家里往往因为屋里有一点淡淡的煤烟味就大吵大闹,如今在这儿,通气窗嗡嗡地响,冒烟的蜡烛发散着刺鼻的气味,污黑的墙壁老是挂着水珠,他们反倒满不在乎了。
地方法院九点多钟开庭。审讯毫不迟延地进行,结案很快。人们的动作、发言、灾难、真情、假话也一闪而过……下午两点钟,庭长宣布审问“农民尼古拉·哈尔拉莫夫被控杀害妻子”一案。
被告事先已经押来,这时候往被告席走去。他是个高大壮实的农民,身后跟着一个矮小孱弱的兵,荷着枪。
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害臊。
庭长还不算老,脸容极为疲倦,眼睛近视,坐在圈椅上纹丝不动,把手掌放在额头旁边,仿佛在挡住阳光,不让它照到眼睛似的。
副检察官是个丰满而富态的黑发男子,戴着金边眼镜,坐着不动,好比一尊塑像。他偶尔往椅背上一靠,冷漠地瞧着前面出神。
辩护人那年轻的脸上没有别的表情,只有呆板而冷漠的烦闷,这样的表情只有那些每天必须坐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同样的脸和同样的墙的职员们才会有。
被告先是焦躁不安地对着袖口嗽喉咙,脸色煞白。他呆板而恭敬地瞧着法官们的制服,瞧着陪审员们疲乏的脸。原先他关在监狱里,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如今他倒十分放心了。
庭长懒洋洋地转动着舌头问道:“被告,您承认六月九日傍晚犯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吗?”
“不承认,老爷。”被告站起来,回答说。
这以后法庭匆匆忙忙着手审问证人,一连审问了两个农妇、五个农民和一个调查过案情的乡村警察。他们的供词一模一样。他们供道:哈尔拉莫夫像大家一样,跟他的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六月九日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人发现老太婆倒在前堂里,身旁一滩血里丢着一把斧子。大家就找尼古拉,可是他既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大家跑遍所有的农舍和酒店,都没找到他。到第三天,他却在乡公所里出现,脸色苍白,衣服破烂,周身发抖。
“被告,”庭长对哈尔拉莫夫说,“您能向法庭说明一下发生凶杀案以后那两天您在什么地方吗?”
“我在野外走来走去。……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
“如果您没杀人,那为什么躲起来呢?”
“我吓坏了。……我怕吃官司。……”
“哦。……好,坐下吧!”
最后一个受审的是给死去的老太婆验尸的县医师。庭长眯细眼睛瞧着他那身乌黑发亮的新衣服,瞧着他活动的嘴唇,不知怎的,却有个懒洋洋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自动冒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穿短上衣,为什么他做了件长的呢?”
庭长身后传来皮靴慎重的响声,这是副检察官走到桌子这边来。
副检察官低下头凑着庭长的耳朵说:“这个柯烈依斯基办理的侦讯工作马虎得出奇。被告的亲哥哥他没审问,村长他也没审问,那所小屋的情形也没有写清楚,一点也看不懂。……”
法庭开始检查那把使老太婆死于非命的斧子。
“这不是我的斧子。”被告申明说。
“那么是谁的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斧子。……”
“庄稼人一天也不能没有斧子。您的邻居伊凡·季莫费伊奇跟您一块儿修理过雪橇,他供述这正好就是您的斧子。……”
“我不知道。不过,我敢当着上帝起誓,”哈尔拉莫夫往前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我敢当着真正的造物主起誓。”
“我以前什么时候有过斧子,现在可记不清了。以前倒真是有过那么一把,好像比它小一点,可是我的儿子普罗霍尔把它弄丢了。在他当兵的大约两年前,他去砍柴,跟伙伴们喝开了酒,就把它弄丢了。……”
“好,坐下吧!”
“我敢在上帝面前起誓!”他颧骨上泛起红晕,伸直脖子,继续说,“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音问道:“哪儿去了?”
这真是沉重的一刹那!……凡是法庭里的人,头脑里统统掠过同一个吓人的、令人无法相信的想法:这可能是不祥的巧合吧。人人都情愿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听错了。
“被告,同看押人讲话是不许可的。”庭长赶紧说。
谁也没看见押解兵的脸,恐怖像肉眼看不见的人,戴着面具,飞过法庭。民事执行吏悄悄离开位子站起来,踮起脚尖,张开胳膊,稳住身子,走出法庭去了。过了半分钟就传来兵士换岗所常有的那种脚步声和响声。
大家就都抬起头来,极力装得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那些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对深棕色房子内部恶劣的环境满不在乎,暗示了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态度。
B.法院开庭之后,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并非因为审讯人员的能力和效率,而是反映出相关人员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审案。
C.被告原先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到了“法庭”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力量。
D.审判的过程中,庭长就“斧子”这一物证连续发问,被告反复回答“我不知道”却不被信任后,情绪明显激动,变得焦躁起来。
【解析】 “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力量”分析错误。他是看到法官和检察官那敷衍的表情与自己原来想象中的严厉表情不同,感到有些放松,所以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本文开头对“深棕色的房子”进行了描述,体现了阴森、破旧、压抑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基调,为下文的审判工作作铺垫。
B.在审判过程中,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副检察官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体现了他们二人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
C.文章借证人之口,交代被告和其他农民一样,跟“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此处起到反讽的效果。
D.本文叙述语言克制,没有愤怒,没有严厉的批判,叙述的是平常的情形和普通的事件,但正是这些日常工作突出了事件的戏剧性。
【解析】 “体现了他们二人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分析错误。“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副检察官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反映法官和副检察官对案件的敷衍态度。
8.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6分)
【答案】 _第一次出现:交代人物,使情节叙述宕开一笔;“枪掉下来”这一行为引起了笑声,为下文身份揭示和引发恐怖的情绪埋下伏笔;第二次出现:身份的揭示引起现场的惊恐,既在情节上突转,与前文相呼应,又激发读者思考,有利于主旨的揭示,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__
9.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谎言”与“庄严”的理解。(6分)
【答案】 _“谎言”是指小说的虚构性、言行的怪异性和情节的荒诞性:本应严肃的案件审理,公职人员却懒散应对;证人证词经不起推敲;对案件的侦讯和审理漏洞百出。“庄严”是指小说反映了真实、严肃的社会问题:地方法院本是十分神圣庄严的地方,然而审案却敷衍、草率、荒唐;人命关天,本应严肃对待,而实际情形却是被告的死活被视为儿戏;小说意在揭露严肃而深刻的社会问题,然而却不能明确社会拯救的时代路径和办法。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凛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①,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
注:①泰: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B.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C.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D.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解析】 “师体卑”“太子无所取”为两套主谓结构,应在“卑”后断句,排除A、C项;“则”的意思是“榜样”,作“取”的宾语,应在“则”后断句,排除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朕比寻讨经史”与“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两句中“比”的含义相同。
B.“则不明古道”与“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两句中“道”的含义不同。
C.“诚由近习”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诚”的含义相同。
D.“各举三两人”与“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两句中“举”的含义不同。
【解析】 A项,本文中“比”为近来之意,而《项脊轩志》中“比”为等到之意。B项,道理;谈论。C项,的确。D项,举荐;攻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唐太宗赏赐给李纲一辆代步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拜他为老师。
B.唐太宗认为古代英明、贤能的帝王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黄帝、颛顼、尧、舜、禹等人没有老师的点化,那么也不能名垂史册。
C.唐太宗认为人的善恶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因受贤师的教诲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因受赵高的影响而导致秦国很快灭亡。
D.唐太宗认为皇子们地位高贵,尽享荣华,教育不当便会骄奢淫逸,自取灭亡,所以希望皇子们能受到严格教育,保全自己。
【解析】 “亲自拜他为老师”错误,应为亲自行礼作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4分)
译文: _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关键词:辞色、夺、尝。)__
(2)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4分)
译文: _何况我继承百王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不同),如果没有师傅,怎么能够君临天下呢?(关键词:接、其、安。)__
14.唐太宗在教育皇子方面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_①太宗设置“三师”,教育太子;②求访正直忠信的大臣,担任太子与诸王的师傅;③太宗对皇子们明确提出尊师的要求,要他们像尊敬自己一样尊敬师傅;④太宗下诏,让人编撰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等。(答三点即可)__
【参考译文】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唐太宗赏赐给他一辆代替步行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行礼作揖,以示对他的敬重。李纲为太子讲述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还有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礼节,道理明畅,言语直白,让听者不知疲倦。太子曾经与李纲商讨自古以来君臣之间的伦理纲常,以及效忠尽节之事,李纲正气凛然地说:“受托于先王,身负辅佐储君的使命,古人认为这件事十分困难,臣却以为十分容易。”每当论起此事,李纲一脸正气,言语激昂,透露出一种刚正坚定的志向,太子每次都为之肃然起敬。
贞观六年,唐太宗下诏说:“我近来研读经典,知道古代英明的帝王,圣贤的君子都不能没有师傅。前时进上待批的诏令未设三师之位,我认为这样不好,为什么呢?昔日,黄帝向大颠求教,颛顼向录图问学,尧以尹寿为师,此外,舜向成昭学习,禹在西王国求学,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明的君王,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名师的点化,他们的功绩就不能广布天下,自己的声名也不能名垂史册。何况我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要是没有师傅,怎么能够君临天下呢?《诗经》上不是说:‘要想不犯错误不忘教训,都必须从旧的规章制度入手。’不学习,就不能明白古时治国的道理。像现在这样没有名师的教导就能统领天下,获得太平的,历史上还不曾有过啊。应马上发布命令,设立三师的职位。”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上等智能的圣人,当然不会沾染恶习,但中等智能的人不稳定,他们的性情会随着教育而变化,况且太子的师傅,在古代就很难挑选。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幼小,周公、召公做他的太保太傅,左右都是贤人,每天他都能听到有益的教诲,这足以增长他的仁义道德,使他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用赵高做师傅,赵高教他刑法,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残酷暴虐到了极点,结果秦国很快就灭亡了。由此可知人的善恶确实受身边人的影响。我如今要给太子、诸王精心挑选师傅,让他们耳濡目染礼仪法度,对自身的修养有所补益。诸位大臣,你们可求访正直忠信的人,各自推荐三两个人作为候选。”
贞观十一年,太宗任命礼部尚书王珪兼任魏王的老师。唐太宗对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自古以来的帝王之子,生长于深宫之中,等到他们长大成人,没有一个不是骄奢淫逸的,因此相继灭亡,很少有能够自救的。我现在严格教育子弟,希望他们都能够保全自己。王珪是我长期任用的人,我非常了解他刚直的个性,他心存忠孝,因此选择他来担任皇子的老师。你应该告诉魏王李泰,每次见到王珪,就如同见到我一样,应该倍加尊敬,不能懈怠。”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得到了当时的好评。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房玄龄说:“三师是以德行来教导太子的人。如果三师的身份卑下,太子就没有学习的榜样。”于是下诏,让人编撰太子接待三师的礼仪制度,太子要走出殿门迎接师父,先礼拜三师,然后三师答拜,每当过门时要让三师在前。三师坐下后,太子才能坐。写给三师的书信,前边称“惶恐”,后边再写上“惶恐再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①
杨万里
药里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
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
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注:①进退格:亦作“进退韵”,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作者吃完药后体内正自烦闷难安,为排遣孤寂愁闷,于雨后来到了东园。
B.作者穿行在东园的小径之上,在或红色或白色的桃花李花之间往来欣赏。
C.东园中绕着树木仰望,似无所获;可隔溪回头观望,确是一片繁盛景象。
D.尾联写到村村有桃李,家家有柳树,可见作者走到脚酸时正好坐山观景。
【解析】 “可见作者走到脚酸时正好坐山观景”错误。“脚力酸时坐看山”是说等到脚走酸了时正好可以坐着看山观景。
16.杨万里号诚斋,他的“诚斋体”风格纯朴,自然活泼。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_①叙事、描写富有生活气息,纯朴自然。吃药后心腹烦闷,为遣烦闷东园赏景;条条小径、红白的花、桃李、柳树:这些平常事平常景,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②以口语入诗,活泼风趣。“正腹烦”“到东园”“一一三三”“红红白白”“浑不见”“脚力酸时”等等,这些白话口语,通俗易懂,直白活泼。③诗作构思精巧。首联写因药后心烦,为遣怀东园赏景;中间两联写穿行东园桃李,身在林中树旁浑不见景,可隔着溪岸,却见一派繁盛,于此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理趣;尾联写一路春光美好,观景累了恰好坐着观山,再由景到人,首尾圆合,构思精巧活泼。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里仁》篇中“ _见贤思齐焉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两句与《论语·述而》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老子》第十一章在列举三个例子之后,得出“ _故有之以为利__,__无之以为用__”的结论。
(3)《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大人之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 _在明明德__,在亲民, _在止于至善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纵观国风舞蹈的发展之路,其__①__的创造创新离不开科技助力。互联网不仅推动了从诞生伊始就与之密切相关的国风舞蹈的传播且深度介入其创作。与传统舞蹈不同,国风舞蹈多以屏幕为舞台,以影像技术为翼。
国风舞蹈突破舞台限制,大量运用影视剧创作手法。同时,不同舞蹈之间也因剧情形成巧妙呼应。《侠骨伞影》和《越女凌风》本是两支独立的国风独舞,但节目通过男女演员不同视角的讲述,将其编织成一个侠肝义胆、__②__的故事。
在当前蓬勃发展的国风舞蹈中,我们还看到专业舞者与舞蹈爱好者相互学习、__③__,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创新,以更多优秀作品舞出中华文化气韵。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创编了国风舞蹈《纸扇书生》。舞蹈中的角色风华正茂,高蹈进取,既有诗意生活的趣味,又有挥斥方遒的刚劲,为年轻观众所认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 _①源源不断__②荡气回肠__③取长补短__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_国风舞蹈从诞生伊始就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国风舞蹈的传播,而且深度介入其创作。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 _句中把屏幕比作舞台,把影像技术比作羽翼,屏幕和舞台外在形态和功用相似,影像技术的运用让国风舞蹈发展得更精彩,形象生动地写出国风舞蹈与传统舞蹈的不同,突出国风舞蹈运用互联网媒介、影视剧创作手法等表现形式,展示出国风舞蹈的创新性。(修辞2分,效果2分)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到健康,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高颜值、好身材,但在这条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过早长出白发。白发过早长出的原因,一种是遗传导致的,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说明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__①__,如不合理的饮食等都会造成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白发过早长出。__②__?一是要多补充有利于形成黑色素的食物,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物,如鲜鱼、牛奶、动物肝肾、黑芝麻、食用草类、海藻类、新鲜蔬菜等。二是要坚持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这样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黑色素细胞在头发中的功能。此外,__③__。生活中要避免精神紧张、经常忧郁焦虑等,让自己始终心情舒畅。
21.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
A.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认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B.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如同鱼儿喜欢水一样。
C.蹉跎了如黄金般的青春岁月,我感到对不起自己。
D.“骄傲会害了你自己!”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
【解析】 A项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的“自己”都是泛指。其他三项都是特指。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 _①另一种就是后天导致的__②那么如何避免后天早生白发呢__③还要学会调节情绪(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 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 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 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由三段话构成。第一段清华贫困生的自述可以看出他传递善念,践行善行的心声,而后文的叙述则详细介绍了他克服自身经济困难,控制开支,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的事迹,由此可知,他做到了知行合一。第二段重心在那则评论,其第一句写人皆有恻隐之心,指向“知”的层面,强调善念的普遍性。第二句话则指向“行”,写人们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外在行为上的差别:有人寄以同情,但感到自己力量不够以至于有善念却难有善为;有人即使自己境况艰难,却会既有善念也有善行。
本则材料的写作重心在于对“人虽皆有善念,但善行与否却存在差别”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考生应意识到由善念到善行这一“知”到“行”的过程,需要主观与客观两层因素,存在“难为”与“不为”的区别。应对那些心存善念的人们想尽办法甚至克服困难施予援手的行为品质在价值判断上给予肯定,分析其意义价值、形成原因以及启发启示等;对有善念却无善行的情形则要具体分析,区别在善行上“难为”与“不为”的不同情形。
【立意参考】
(1)心怀善念,更应起而为之;(2)不止于善念,尽力而为;(3)善念如明烛,微弱亦生光;(4)时刻怀善念,尽力助他人……
【优秀例文】
萤烛末光,亦可增辉日月
“一个人即使再矮小,也能在沙漠中留下长长的影子;一个人即使再弱小,也能让历史留下重重的叹息。”余秋雨的一句话,道出身处微尘之中,亦可以萤烛末光照亮世界的一角。
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同情与怜悯从我们的心底升起,左右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诚然,遗憾于个人力量的浅薄而止于善念,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智慧,但依然尽力而为的人,则闪耀着更加动人的光芒。
前段时间,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信在网上流传,“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令人动容。因为自身曾经历贫困,他对他人所经历的痛苦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为了不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这种创伤感,他选择了尽力而为。这份“尽力而为”,浸透了一个人内心的同情,更包含了一个人的心怀众生的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身处穷困潦倒之际,依然不忘天下寒士;“我愿意与他们共同忍受贫困”,特雷莎修女身着褴褛之裳,用一生抗争穷困……他,她,他们无一不似尘雾,但他们依然愿意伸出自己不那么强大的双臂,不计回报,涓滴奉献。这早已不是单纯的“帮助”,而是建立在情感联系之上的共通,是携手共克痛苦与艰难的担当。
有人会问,个人之渺小力量于他人,能产生什么影响呢?我要说的是,对他人尽力而为的过程,亦是对我们个人品性与人生价值的一次塑造,这是远远超过“帮助他人”这一客观行为本身的。身处尘雾之中,依然愿意向他人伸出援手,即使只照亮了一个人,也实现了我们于社会的一点平凡价值,让我们向更远的精神高地攀登。
纵使个人力量无比微小,纵使自身境况无比艰难,我们依然要尽力而为,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点评:文章以余秋雨的名言起笔,道出每个人的存在价值,然后肯定了善念与善行,语言极有分寸。接着文章结合材料着重分析了在困境中的善行,深刻指出其产生的原因是共情,是心怀众生的大情怀,接着运用一组事例分两个层面论述了这种善行的意义价值,即对外帮助了他人,对内则塑造了个人品性和价值。全文思路清晰,说理深刻独到,是一篇好文章。第三单元 综合素养提升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拓展和转向。
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厘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显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衬了外国文学经典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摘编自吴笛《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材料二:
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做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文学现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既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又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
何谓“文学经典”作品?西方文学批评史上较早谈论这一问题的是古罗马批评家、修辞学家朗吉努斯。他在《论崇高》中提出:“一篇作品只有在能博得一切时代中一切人的喜爱时,才算得真正崇高。”我国老一辈学者伍蠡甫认为,该论点为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经典”或“经典作品”这一概念的产生开辟了道路。20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经典”的定义和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美学尊严是经典作品的一个清晰标志,有审美的力量才能融入经典。可以说,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经典往往表达、指涉或隐喻了一个时代,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民族疆界,成为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
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本国文学创立了规范性语言,这些经典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标准文学语言甚至标准普通语言的最佳体现。如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的《神曲》实践了他在《论俗语》中提出的主张,成为以意大利语写成的一部优秀作品,不仅为本民族诗歌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意大利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语言统一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哈姆莱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各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个性特色。这些经典作品有力推动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为各种文学体裁树立了典范,把俄罗斯文学引上了民族化道路,而且创造了崭新的俄罗斯文学语言,为确立其规范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由此可见,标准、纯洁、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就存在于一部部文学经典中。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既为文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证,也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经典阅读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是不断提高语言表述水平的“体操”,是使学术话语规范化、完善化的必由之路。德国诗人歌德主张“每天保持和伟大艺术品的接触”,强调反复阅读莎士比亚、莫里哀等著名作家作品的重要性,还说自己每年都要重读一次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同经典的密切接触使歌德不仅成为著名诗人,也成为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我国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也曾提到,他每年秋季都要重读一遍查普曼的《荷马史诗》英译本。而与拜伦、雪莱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的《初读查普曼译荷马史诗》已成传世之作,博尔赫斯则在他的《诗艺》中引用过济慈这首诗的诗句。事实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形成自己话语特色的作家或研究者,都离不开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与滋养。
(摘编自汪介之《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与更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只有转向和拓展,才能奠定自己的学术地位,我们才能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
B.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且做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就是外国文学研究。
C.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普希金的诗歌,这些经典作品分别是学习意大利语、英语和俄语的唯一范本。
D.外国文学研究者如果不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不但难以对其进行学术研究,也会影响自己学术话语的规范化和完善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国经典文学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不应绕开与经典文学生成有关联的原始宗教、社会语境等因素。
B.文学经典作品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也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所以文学研究者必须重视。
C.若使文学批评语言带有文学性,文学研究者就要向文学经典学习,文学语言来自作为感性资源的经典作品。
D.歌德能够成为著名诗人和具有敏锐艺术眼光的批评家,与他密切接触经典作品和阅读经典不无关系。
3.下列有关诗歌的解说,不符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歌德的《迷娘》运用众多意象,构建迷离优美、令人神往的世界,抒发个人感慨,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B.《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是普希金反抗意志的象征。
C.惠特曼的《自己之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质朴而明朗的力量,受到诗人郭沫若的称赞。
D.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仿佛关联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主题。
4.请结合材料二第二段的内容,分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在法庭上
契诃夫
县城有一幢深棕色的房子,平时,地方自治局执行处、调解法官会审法庭以及掌管农务、酒类专卖、军事的衙门和其他许多衙门,轮流在那儿开会。这一天,地方法院分院巡回到此,在那所房子里开庭审案。
这所房子好比营房,旧得快要坍了,里里外外一点也没有舒适的影子。甚至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它也好像被浓重的阴影覆盖着。看起来也真奇怪,那班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在自己家里往往因为屋里有一点淡淡的煤烟味就大吵大闹,如今在这儿,通气窗嗡嗡地响,冒烟的蜡烛发散着刺鼻的气味,污黑的墙壁老是挂着水珠,他们反倒满不在乎了。
地方法院九点多钟开庭。审讯毫不迟延地进行,结案很快。人们的动作、发言、灾难、真情、假话也一闪而过……下午两点钟,庭长宣布审问“农民尼古拉·哈尔拉莫夫被控杀害妻子”一案。
被告事先已经押来,这时候往被告席走去。他是个高大壮实的农民,身后跟着一个矮小孱弱的兵,荷着枪。
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害臊。
庭长还不算老,脸容极为疲倦,眼睛近视,坐在圈椅上纹丝不动,把手掌放在额头旁边,仿佛在挡住阳光,不让它照到眼睛似的。
副检察官是个丰满而富态的黑发男子,戴着金边眼镜,坐着不动,好比一尊塑像。他偶尔往椅背上一靠,冷漠地瞧着前面出神。
辩护人那年轻的脸上没有别的表情,只有呆板而冷漠的烦闷,这样的表情只有那些每天必须坐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同样的脸和同样的墙的职员们才会有。
被告先是焦躁不安地对着袖口嗽喉咙,脸色煞白。他呆板而恭敬地瞧着法官们的制服,瞧着陪审员们疲乏的脸。原先他关在监狱里,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如今他倒十分放心了。
庭长懒洋洋地转动着舌头问道:“被告,您承认六月九日傍晚犯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吗?”
“不承认,老爷。”被告站起来,回答说。
这以后法庭匆匆忙忙着手审问证人,一连审问了两个农妇、五个农民和一个调查过案情的乡村警察。他们的供词一模一样。他们供道:哈尔拉莫夫像大家一样,跟他的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六月九日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人发现老太婆倒在前堂里,身旁一滩血里丢着一把斧子。大家就找尼古拉,可是他既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大家跑遍所有的农舍和酒店,都没找到他。到第三天,他却在乡公所里出现,脸色苍白,衣服破烂,周身发抖。
“被告,”庭长对哈尔拉莫夫说,“您能向法庭说明一下发生凶杀案以后那两天您在什么地方吗?”
“我在野外走来走去。……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
“如果您没杀人,那为什么躲起来呢?”
“我吓坏了。……我怕吃官司。……”
“哦。……好,坐下吧!”
最后一个受审的是给死去的老太婆验尸的县医师。庭长眯细眼睛瞧着他那身乌黑发亮的新衣服,瞧着他活动的嘴唇,不知怎的,却有个懒洋洋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自动冒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穿短上衣,为什么他做了件长的呢?”
庭长身后传来皮靴慎重的响声,这是副检察官走到桌子这边来。
副检察官低下头凑着庭长的耳朵说:“这个柯烈依斯基办理的侦讯工作马虎得出奇。被告的亲哥哥他没审问,村长他也没审问,那所小屋的情形也没有写清楚,一点也看不懂。……”
法庭开始检查那把使老太婆死于非命的斧子。
“这不是我的斧子。”被告申明说。
“那么是谁的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斧子。……”
“庄稼人一天也不能没有斧子。您的邻居伊凡·季莫费伊奇跟您一块儿修理过雪橇,他供述这正好就是您的斧子。……”
“我不知道。不过,我敢当着上帝起誓,”哈尔拉莫夫往前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我敢当着真正的造物主起誓。”
“我以前什么时候有过斧子,现在可记不清了。以前倒真是有过那么一把,好像比它小一点,可是我的儿子普罗霍尔把它弄丢了。在他当兵的大约两年前,他去砍柴,跟伙伴们喝开了酒,就把它弄丢了。……”
“好,坐下吧!”
“我敢在上帝面前起誓!”他颧骨上泛起红晕,伸直脖子,继续说,“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音问道:“哪儿去了?”
这真是沉重的一刹那!……凡是法庭里的人,头脑里统统掠过同一个吓人的、令人无法相信的想法:这可能是不祥的巧合吧。人人都情愿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听错了。
“被告,同看押人讲话是不许可的。”庭长赶紧说。
谁也没看见押解兵的脸,恐怖像肉眼看不见的人,戴着面具,飞过法庭。民事执行吏悄悄离开位子站起来,踮起脚尖,张开胳膊,稳住身子,走出法庭去了。过了半分钟就传来兵士换岗所常有的那种脚步声和响声。
大家就都抬起头来,极力装得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些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对深棕色房子内部恶劣的环境满不在乎,暗示了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态度。
B.法院开庭之后,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并非因为审讯人员的能力和效率,而是反映出相关人员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审案。
C.被告原先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到了“法庭”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力量。
D.审判的过程中,庭长就“斧子”这一物证连续发问,被告反复回答“我不知道”却不被信任后,情绪明显激动,变得焦躁起来。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本文开头对“深棕色的房子”进行了描述,体现了阴森、破旧、压抑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基调,为下文的审判工作作铺垫。
B.在审判过程中,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副检察官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体现了他们二人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
C.文章借证人之口,交代被告和其他农民一样,跟“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此处起到反讽的效果。
D.本文叙述语言克制,没有愤怒,没有严厉的批判,叙述的是平常的情形和普通的事件,但正是这些日常工作突出了事件的戏剧性。
8.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6分)
9.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谎言”与“庄严”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凛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①,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
注:①泰: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B.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C.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D.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朕比寻讨经史”与“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两句中“比”的含义相同。
B.“则不明古道”与“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两句中“道”的含义不同。
C.“诚由近习”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诚”的含义相同。
D.“各举三两人”与“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两句中“举”的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太宗赏赐给李纲一辆代步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拜他为老师。
B.唐太宗认为古代英明、贤能的帝王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黄帝、颛顼、尧、舜、禹等人没有老师的点化,那么也不能名垂史册。
C.唐太宗认为人的善恶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因受贤师的教诲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因受赵高的影响而导致秦国很快灭亡。
D.唐太宗认为皇子们地位高贵,尽享荣华,教育不当便会骄奢淫逸,自取灭亡,所以希望皇子们能受到严格教育,保全自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4分)
译文: _ __
(2)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4分)
译文: _ _
14.唐太宗在教育皇子方面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雨霁看东园桃李,行溪上,进退格①
杨万里
药里关心正腹烦,强排孤闷到东园。
行穿一一三三径,来往红红白白间。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
村村桃李家家柳,脚力酸时坐看山。
注:①进退格:亦作“进退韵”,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一首诗采用两个相近的韵部来押韵,隔句递换用韵,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吃完药后体内正自烦闷难安,为排遣孤寂愁闷,于雨后来到了东园。
B.作者穿行在东园的小径之上,在或红色或白色的桃花李花之间往来欣赏。
C.东园中绕着树木仰望,似无所获;可隔溪回头观望,确是一片繁盛景象。
D.尾联写到村村有桃李,家家有柳树,可见作者走到脚酸时正好坐山观景。
16.杨万里号诚斋,他的“诚斋体”风格纯朴,自然活泼。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里仁》篇中“ _ __,__ __”两句与《论语·述而》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老子》第十一章在列举三个例子之后,得出“ _ __”的结论。
(3)《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大人之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 _ __,在亲民, _ 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纵观国风舞蹈的发展之路,其__①__的创造创新离不开科技助力。互联网不仅推动了从诞生伊始就与之密切相关的国风舞蹈的传播且深度介入其创作。与传统舞蹈不同,国风舞蹈多以屏幕为舞台,以影像技术为翼。
国风舞蹈突破舞台限制,大量运用影视剧创作手法。同时,不同舞蹈之间也因剧情形成巧妙呼应。《侠骨伞影》和《越女凌风》本是两支独立的国风独舞,但节目通过男女演员不同视角的讲述,将其编织成一个侠肝义胆、__②__的故事。
在当前蓬勃发展的国风舞蹈中,我们还看到专业舞者与舞蹈爱好者相互学习、__③__,二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创新,以更多优秀作品舞出中华文化气韵。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创编了国风舞蹈《纸扇书生》。舞蹈中的角色风华正茂,高蹈进取,既有诗意生活的趣味,又有挥斥方遒的刚劲,为年轻观众所认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到健康,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高颜值、好身材,但在这条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过早长出白发。白发过早长出的原因,一种是遗传导致的,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说明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__①__,如不合理的饮食等都会造成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合成障碍,从而引起白发过早长出。__②__?一是要多补充有利于形成黑色素的食物,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物,如鲜鱼、牛奶、动物肝肾、黑芝麻、食用草类、海藻类、新鲜蔬菜等。二是要坚持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这样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黑色素细胞在头发中的功能。此外,__③__。生活中要避免精神紧张、经常忧郁焦虑等,让自己始终心情舒畅。
21.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认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B.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如同鱼儿喜欢水一样。
C.蹉跎了如黄金般的青春岁月,我感到对不起自己。
D.“骄傲会害了你自己!”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 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 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 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