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谁去比赛--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2.在猜想推理验证中,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价值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比什么赛?有哪些人参与?
师:这是博博和雅雅赛前训练统计表,选谁去参赛呢?
生:选雅雅去,因为他的用时更短。
师:在进行单个数据的比较时,谁的用时少就选谁。(板书:单个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同学们熟悉的跑步比赛场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和活力的情境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启今天的数学之旅。】
二 、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次数相同,比总成绩
师:但是,光看一次成绩就下结论,有点草率,因此我们要多看几次,再做定夺。
师:这是博博和雅雅的4次训练成绩,谁的水平更高?怎么比?
生:比总成绩,博博总成绩50秒,雅雅总成绩51秒,博博用时少,所以选博博。
师:在训练次数相同时,谁的总用时少就选谁。(板书:总数)
【设计意图:凭借已有经验,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在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比总成绩会更公平。】
2.次数不同,比平均数
师:如果雅雅进行了5次训练,还比总成绩就不公平了,那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比平均数。
师:平均数是什么?为什么要比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设计意图:到底谁的水平高?这是一个极富张力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明白次数相同,比总成绩;次数不同,再比总成绩就不公平了,于是平均数呼之欲出。但是当前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概念还不甚理解,引发认知冲突,学生产生对表达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需要。于是在这里打上一个问号,为后续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埋下伏笔。】
3.初步感知平均数
师:不妨让我们先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60米,雅雅通常要跑 秒。
师:在这里,通常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整体水平。
师:也就是说所填的数要有代表性,能够代表雅雅这5次训练的整体水平。
师:请问填几能够代表雅雅的整体水平?
生:15。(板书:最慢)
生:10。(板书:最快)
师:如果15和10都不合适,那填几比较合适?
生:14。
师:填14,大家认为雅雅会满意吗?
生:离他的真实水平还是偏慢。(板书:偏慢)
师:那12满意吗?
生:偏快一点点。(板书:偏快)
师:14偏慢,12偏快,就没有正好的吗?
生:有,13。
师:13没有出现,能填吗?
生:也许第6次就跑了13秒。
师:看来13这个数字最特殊,它既不快也不慢,还可能会出现。
(板书:不快不慢,可能出现)
【设计意图:13秒正好是不快不慢,体现了平均数的“代表性”;又是一个没有真正跑过的成绩,体现了平均数的“虚拟性”。在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争辩中,学生的思维在悄然发生变化,慢慢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感觉。】
4.深化理解平均数
师:既然13这么特殊,那你还能通过什么方式得到13?
请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
生:(14+15+12+10+14)÷5=13秒。
师:还有吗?
生:可以通过移方格的办法,把多的补给少的。
师:我们把这种移完之后所有成绩都一样的办法称之为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小结:像13这样能代表14,15,12,10,14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就叫平均数。(擦掉问号)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将抽象的“数”借助直观的“形”来进行刻画。同学们眼中最特别的13秒,原来在统计图中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移出来,让原本长短不一的统计图变成整齐划一。于是,在数形结合的演绎下套上“平均数”的外衣,让学生对于平均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5.掌握平均数的算法
师:你能通过移多补少的办法找出博博的平均数吗?
请学生上台移一移。
师:你们是不是这样移的?(课件进行演示)
师:移完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不能像雅雅那样,移完之后所有的成绩都一样。
师:看来移多补少的办法有时候也会行不通,那该怎么找出博博的平均数?
生: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出平均数。
学生自主完成,并根据回答板书:(15+11+11+13)÷4=12.5秒
师:我们把这种先求和再平均分的办法称之为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设计意图:再次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通过请学生上台移后出现有剩余的情况,凸显移多补少方法的局限性。前后对比,既让学生辩证地认识移多补少,同时也产生寻求更为一般的计算平均数方法的需要,因而算法优化势在必行,先合后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应运而生。】
6.体会平均数的特点
师:对比之下,博博的整体水平会更高一些,所以选博博去比赛。
师:雅雅表示不服气,又跑了一次,请你猜一猜,雅雅第6次用时多少秒?
生:16秒。
师:那雅雅就属于发挥失常。
生:11秒。
师:那雅雅就属于超常发挥。
师:5秒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亚洲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决赛上跑出9秒98的好成绩,雅雅不可能比他跑的还快,所以猜测要符合实际,不能乱猜。
师:雅雅第6次实际用时13秒,请问他的平均数会怎么样?
生:平均数还是13秒。
师:那这两个13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雅雅实际跑出的成绩,另一个是这6次训练的平均成绩。
【设计意图:一组数据的增加或减少,通常会引发平均数的改变,通过设置学生猜一猜的环节,让感受高于或低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也就是超常发挥或发挥失常,再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体会平均数的“敏感性”。同时呈现第6次用时13秒,与前5次的平均数相同,加深理解这两个13秒意义的不同。】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
1.防溺水教育
师:接下来,让我们思考一个实际问题,夏天到了,溺水事故频发,请问平均水深110厘米,博博身高140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平均水深110厘米,有些位置的水深可能比110厘米浅,也有一些位置的水深可能比110厘米深。
师:如果博博处在这个位置(200cm),就可能发生危险。因此,正确认识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判断,规避生活中的风险。
【设计意图:正确理解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含义,再次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2.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请你说一说生活中哪里见过平均数?
生: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电影评分等。
师:请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平均数,我国男女平均身高持续增长,然而我国人均纸质阅读量仅为4.70本,估计现代人手机玩的多了,看书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谷爱凌,2022年北京冬奥会,谷爱凌在U型池决赛第二轮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获得95.25的高分。希望同学们能像谷爱凌姐姐一样,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自我。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是数学学习的源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超越平均数。】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师: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数学系列绘本--《汉声数学》,里面就有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阅读数学绘本,将数学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自主阅读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选谁去比赛
移多补少
单个数据 总数 平均数
先合后分
整体水平
可能出现-(13)-不快不慢
10 12 14 14 15
(14+15+12+10+14)÷5=13秒
(15+11+11+13)÷4=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