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在教材的第五单元,这个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我们先来看一下单元提示。
二、知识准备
1.了解单元提示。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就在于有思想。本单元所选议论性文章,或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或谈论学术,探讨创造的意义,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阅读这些文章可以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温故知新。
回顾第二单元
(1)《敬业与乐业》论说“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论教养》论说对“真正的教养”的看法。
(3)《精神的三间小屋》表达作者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
三、整体感知
1.请你来回答:《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观点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观点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2.请你来分辨:
哪一句是作者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
3.请你来思考:为什么要先说别人的观点呢?
四、了解论证方式
立论: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有破有立、先破后立。
五、探究驳论过程
思考1:鲁迅先生要批驳的论点、论据、论证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段中有一个高频词:事实。这些事实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这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的三种不同态度。一起来了解一下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在国土被侵占的情况下,三十年代的御用报纸竟然发表言论说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是事实,也是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一点。然而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思考奋起反抗,而是自夸地大物博,而且是总自夸地大物博,这就是夜郎自大,是盲目骄傲的表现啦。
只希望着国联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曾发表演讲,说“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国联是国际联盟的简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一九二零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只希望着国联,就是把拯救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国际联盟。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就像是抓着一根救命稻草。那国际联盟起作用了吗?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课下注释第二条。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所以,借助外援寄希望于国联的做法,就只是一种盲目地崇拜啦。
最后,在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的情况下,国民党人却开始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就在北京等多地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一九三四年四月,由国民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求神灵保佑。他们还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为世界祈和平。祈求鬼神有用吗?当然没有用,其中“一味”两个字写出了国民党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是国民党人在逃避,在自我麻痹。
这三个事实体现出“九一八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九一八事变”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为批驳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思考2:鲁迅先生是怎样批驳这个观点的呢?
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鲁迅先生采用了哪一种方法批驳对方呢?
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求神拜佛是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同学们发现了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的是“自欺力”,这些明显都不是自信力,所以对方根据这些事实推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观点其实是在偷换概念。虽然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并不能证明论点。可见对方的论证过程是错误的,那么对方的论点自然也就是错误的。鲁迅先生这是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从而直接批驳了对方的观点。议论性文章采用驳论的方式,往往使得文章更有针对性,目的也更明确。但是,仅仅驳倒对方远不是作者的目的。接下来,鲁迅先生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六、明确立论思路
思考3: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论据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6——9段,圈画出作者的论据。
论据1: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埋头苦干的人 张衡、李时珍等
拼命硬干的人 岳飞、林则徐等
为民请命的人 范仲淹、海瑞等
舍身求法的人 商鞅、谭嗣同等
论据2: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等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
他们是坚持抗战和为民族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人。
明确立论思路
对方错误:以偏概全
我方方法:间接批驳——立论
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七、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2段,是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第二部分为3---8段,
3---5段是批驳对方的观点。
6---8段是论证自己的观点,间接批驳了对方的观点。
第三部分即最后一段,得出结论。
八、课堂小结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鲁迅先生的文章,见解深刻,批驳有力,唤醒了更多中国人自信的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的脊梁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九、课后作业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列举一些可以称为“中国的脊梁”的人,为他们写一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