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论教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论教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0 21:0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初中语文《论教养》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观点。(重点)
2.学习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难点)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有教养的人, 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谈教养》。
1.字音检测。
涵养(hán) 恪守(kè)
汲取(jí) 箴言(zhēn)
尴尬( gà) 雷霆(tíng)
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
扭捏作态(niǔ niē)
2. 回顾:议论文三要素
3.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二、活动一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活动任务:通读全文,结合旁批所提出的问题,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
第1.2段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引发我们的思考。然而,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说起,在5到10段连续列举了六种不适当的表现,说明这就是真正缺乏教养的人,在第11段通过以上的反面事例得出自己的观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作者用11、12两段文字从正面阐释有教养的人的具体表现。梳理后,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列举了大量事例和现象后,从一反一正两方面论述了真正的教养是什么。运用对比论证,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强调有教养的核心是尊重别人。而列举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能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接下来作者首先指出,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但很少人能从中获益的原因,顺势推出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的准则,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再次以实际生活中的小细节为例加以阐释,如吃饭时该怎么样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外在的,但作者进一步指出:“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那分析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一定意识到了,作者将“风度”与“教养”联系起来,同时,作者将自己的论述深化,从对与人相处的态度,行为的论述提升到对整个世界的普遍的尊重、敬畏。
师总结:
作者就是在这样严谨的结构,缜密的逻辑中,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对教养的认识,作为一篇写给青少年的书简,说理非常严密,深入透彻,使人信服,引人深思。
三、活动二
思考探究。
任务一:作者在论述优雅风度的时候论证方式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优雅风度”与“有教养”又有着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
先引出一个错误观点“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然后再批驳这个错误的观点,接着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都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加以阐释最后得出结论。
师总结:
这样先提出错误观点,然后推翻它,然后再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进一步的论证,这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优雅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教养更强调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一个人时时处处有教养,就会形成优雅的风度。作者在谈完什么是教养后进一步推出“风度”是为了深化自己的观点。
任务二:请同学们有重点的朗读,重点朗读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围绕观点所选取的事实论据,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否做到作者所说的这些呢?
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悟。那么老师也找了一些有教养的表现。
出示:
朗读者节目中,董卿跪地采访许渊冲老先生;地铁上一位妈妈怕孩子的脚踢到周围的人,用手护着孩子的脚等等。
过渡:这些例子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补充到我们这篇课文中去。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事例补充到文章中,对中心论点进行一个补充论证的话,你应该怎么去写呢?如果让你写的话,你会怎么写好?我们一起来看下议论文如何补充事实论据。
四、活动三
深入探究。
议论文写作系列指导——议论文之补充事实论据
(一)概括事例,删繁就简
把握重点,恰当剪裁,剔除无关的材料。
出示:《敬业与乐业》中的例子。
师:变具体叙述为概括叙述,不使用描写,舍弃与观点无关的内容,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为论证服务。
(二)定向叙述,紧扣观点
叙述材料要辨清限制要素,紧扣论点关键词。
出示:证明论点“勤能补拙”的事例。
师:写作议论文时,要根据观点来定夺材料的表述。找准材料中与观点最密切的一面,找准关键词,让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增强事例的论证力量。
(三)概括列举,层层铺排
对于读者熟悉的材料,不必详述,可以用排比举例的方式。
出示:《论教养》中的例子。
师:如果这些材料都是读者比较熟悉的,就不需要具体的论述,选择这种层层铺排的方式,文章即有有利的论据,又充分的证明了论点。简明扼要,说服力强。
五、活动四
小试身手。
围绕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选取适当的事实论据对它进行相应的补充,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懂得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说宽容》一文,完成以下任务:
1.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 从正反两个方面补充相应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