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数学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B. C. D.
2.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
A. B. C. D. 与斜交
3.已知直线过点,且在轴上的截距是在轴上截距的两倍,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C. 或 D. 或
4.如图,空间四边形中,,点在上,且,点为中点,则( )
A. B.
C. D.
5.设为实数,若直线与圆相交,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在圆上 B. 在圆外 C. 在圆内 D. 不能确定
6.设,,向量,,,且,,则( )
A. B. C. D.
7.阿波罗尼斯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并称为亚历山大时期数学三巨匠,他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且,那么点的轨迹为圆,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若点到,的距离之比为,则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8.若圆上存在点,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圆上,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
9.已知平面过点,其法向量,则下列点不在内的是( )
A. B. C. D.
10.已知直线其中a∈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1时,直线l与直线x+y=0垂直
B.若直线l与直线x-y=0平行,则a=0
C.直线l过定点(0,1)
D.当a=0时,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11.关于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一定不过点
B. 若,过原点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有两条
C. 若,曲线表示两条直线
D. 若,则直线被曲线截得弦长等于
12.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平面,,,分别是,的中点,是棱上的动点,则( )
A.
B. 存在点,使平面
C. 存在点,使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D. 点到平面与平面的距离和为定值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
14.已知空间向量,,则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向量是_____________.
15.过点作圆:的切线,则此切线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 .
16.已知三棱锥,,,的长分别为,,,且,,两两夹角均为,是三棱锥的重心,即,过点作平面,与直线,,分别相交于,,三点,且,,,则 ,的长度为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的三个顶点是,,.求:
(1)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
(2)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
18.(12分)已知直线过点,且与直线垂直
(1)求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2)若直线与圆相交于点,,求弦的长.
19.(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正方形的边长为,
设为侧棱的中点. 求:
(1)正四棱锥的体积;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12分)已知线段的端点的坐标是,端点在圆:上运动.
(1)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的方程;
(2)设圆与曲线交于 两点,求线段的长.
21.(12分)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侧面底面,且分别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22、(12分)已知圆与直线相切于点,圆心在轴上.
(1)求圆的方程;
(2)过点且不与轴重合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直线分别与直线相交于两点,记的面积分别是.求的取值范围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D 4. B 5. B 6. C 7. A 8. A
二、多项选择题
9. BCD 10. AC 11. AB 12. ABD
三、填空题
13. -2/3
14. (2,0,2)
15. 15x+8y-36=0或x=4
16. 4;5/4
17、(1)由题知 AC 的中点 D (2,0),
BD 1 0 1所以直线 的斜率 kBD = = ………………………………………3 分 2 2 4
则边 AC 上的中线 BD 1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 (x 2),
4
化简得 x 4y 2 = 0. …………………………………………2 分
2 2
(2)由题意得直线 AC 的斜率 kAC = = 2,且 kBE kAC = 1 3 1
1
所以 kBE = . …………………………………………3 分 2
则边 AC 上的高 BE 1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y +1= (x + 2),
2
化简得 x 2y = 0 ……………………………… 2 分
4
18、(1)因为直线 4x 3y + 5 = 0的斜率为 ,又直线 4x 3y + 5 = 0与直线 l垂直,
3
3
所以直线 l的斜率为 k = , …………………………………………3 分
4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1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
3
依题意,直线 l的方程为 y + 2 = (x 1) ,即
4
3x + 4y + 5 = 0. …………………………………………3 分
(2)圆 x2 + y2 = 5的圆心 (0,0)到直线3x + 4y + 5 = 0的距离为
d 5= =1
2 2 . …………………………………………3 分 3 + 4
又圆 x2 + y2 = 5的半径为 r = 5 ,所以
PQ = 2 r 2 d 2 = 4 . …………………………………………3 分
19、(1)设 AC BD = O ,则O是 AC, BD 的中点,连接OE ,
由于 E 是 PC 的中点,所以OE //PA,OE 1= PA 3= ,………………………………………2 分
2 2
由于 PA ⊥平面 ABCD,所以OE ⊥平面 ABCD,所以
V 1 (2 2) 3= × × × = 2. ………………………………………2 分
3 2
(2)依题意可知 AB, AD, PA两两相互垂直,以A 为原点,以 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B (2,0,0) , P (0,0,3) ,C (2,2,0) , E 1,1,
3
2
, D (0,2,0),…………………………………………2 分
3 BE = 1,1,
, DC = (2,0,0) , PD = (0,2, 3),设平面PCD的法向量为 n = (x, y, z ),
2
n
DC = 2x = 0
则 ,令 y = 3 ,可得 n = (0,3,2),…………………………………………4 分
n PD = 2y 3z = 0
设直线 BE 与平面 PCD所成角为θ,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2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
则 sinθ
n BE 3+ 3 12 221
= = =
n BE 9 221 . …………………………………………2 分 9+ 4 × 1+1+
4
(x, y) (x , y )
20、(1)设点 P 的坐标为 ,点A 的坐标为 0 0 ,
由于点 B 的坐标为 (6,5),且点 P 是线段 AB 的中点,
x x + 6 y + 5所以 = 0 , y = 0 ,…………………………………………2分
2 2
于是有 x0 = 2x 6, y0 = 2y 5.①
因为点A 在圆C1: (x 4)2 + (y 3)2 = 4上运动,
所以点A 的坐标满足方程 (x 4)2 + (y 3)2 = 4,
即 (x0 4)
2 + ( y 20 3) = 4 .② …………………………………………2 分
把①代入②,得 (2x 6 4)2 + (2y 5 3)2 = 4,
整理,得 (x 5)2 + (y 4)2 =1,
所以点 P 的轨迹C2 的方程为
(x 5)2 + (y 4)2 =1. …………………………………………2 分
(2)圆C1: (x 4)2 + (y 3)2 = 4与圆C : (x 5)22 + (y 4)2 =1的方程相减,
得 2x + 2y 19 = 0 . …………………………………………1分
由圆C 2 22 : (x 5) + (y 4) =1的圆心为 (5,4),半径 r =1,
且 (5,4)到直线 2x + 2y 19 = 0的距离
10+8 19
d 2= = , …………………………………………3分
22 + 22 4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3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
1 14
则公共弦长 MN = 2 r 2 d 2 = 2 1 = . …………………………………………2 分
8 2
21、(1)证明:取 PB中点 M ,连接 AM , EM ,
E 为 PC 的中点,
∴ME∥BC, ME 1= BC , …………………………………………1 分
2
1
又 AD∥BC, AD = BC ,
2
∴ME∥ AD, ME = AD ,
∴四边形 ADEM 为平行四边形: …………………………………………2 分
∴DE∥AM ,
DE 平面 PAB, AM 平面 PAB,
∴DE 平面 PAB; …………………………………………2 分
(2)平面PAB ⊥平面 ABCD,平面 PAB∩平面 ABCD = AB, BC 平面 ABCD,
BC ⊥ AB,∴BC ⊥平面 PAB, …………………………………………1 分
取 AB 中点G ,连接 FG ,则 FG∥BC,∴FG ⊥平面 PAB,
∴∠GPF = 60°,GF 1= (AD + BC ) = 3,
2
∴ tan60 3° = ,∴PG = 3,
PG
又 PA = PB = 2,∴AG = GB = 4 3 = 1, AB = 2 , …………………………………………1 分
如图以G 为坐标原点,GB 为 x 轴,GF 为 y 轴,GP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P (0,0, 3) ,C (1,4,0) , D ( 1,2,0),
( ) ∴PC = 1,4 3 ,CD = ( 2, 2,0),设平面 PCD的一个法向量, n1 = (x, y, z ),
n1 PC = x + 4y 3z = 0
则 y =1 n = 1,1, 3 ,取 ,则 1 ( ), ………………3 分
n1 CD = 2x 2y = 0
平面 PAB的一个法向量可取 n2 = (0,1,0),
设平面 PAB与平面 PCD所成的夹角为θ,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4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
cosθ n1 n 1 5∴ = 2 = = 5,平面PAB与平面 PCD所成的夹角的余弦为 …………2 分
n1 n2 5 5 5
2
22、(1)由题可知,设圆的方程为 (x a) + y2 = r 2,
(1 a)2 + 7 = r 2
7 3 ,解得 a = 4, r = 4,所以圆的方程为
= 1
1 a 7
(x 4)2 + y2 =16. …………………………4 分
π
(2)由题意知,∠AOB = 2 ,
设直线OA的斜率为 k (k ≠ 0),则直线OA的方程为 y = kx ,
y = kx 2 2
由 2 2 ,得 (1+ k ) x 8x = 0,
x + y 8 = 0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5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
x = 0, x
8
=
1+ k 2 8
解得 或 ,则点A 的坐标为 2 ,
8k
2 . …………………2 分
y = 0 y 8k= 1+ k 1+ k
1+ k 2
1 8k 2 8k
又直线OB 的斜率为 ,同理可得点 B 的坐标为 2 , . …………………2 分 k 1+ k 1+ k
2
由题可知,C (8,8k ) D 8, 8 , .
k
S1 OA OB OA OB
因此 = = S OD OC OC OD , 2
8 2
又 OA x= A = 1+ k
2 1 OB k
= ,同理 = 2 , ……………………………………2 分
OC xC 8 1+ k
2 OD 1+ k
S 21 k 1 1= = ≤
所以 S k 4 + 2k 2 +1 k 2 1 2 4 ,当且仅当
k =1时取等号.
2 + 2 +k
S1 0 S> 1 1 又 S ,所以 S 的取值范围是
0, .…………………………………………2 分
2 2 4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第6 页 (共 6 页)
{#{QQABBYQQgggAQBAAAQgCEwHCCgCQkAECAKoGwBAMIAABQ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