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梳理变量关系,认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
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构建变量关系模型
2.从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周期律,固化“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关系”的认识模型,学会比较不同微粒的半径大小
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史上最卓著的发现之一!
比尔·盖茨的元素周期表墙
为什么说“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史上最卓著的发现之一”?118种元素排列的依据是什么?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哪些奥秘?
联想质疑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任务:寻找零散的元素信息之间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律初探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发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递增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活动 探究】
1.将表格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2.运用作图的方法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3.如何描述发现的规律?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1. 变量太多,不知如何确定自变量
2. 半径数据复杂,很难观察出规律
处理表格数据时的瓶颈: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半径
最高化合价
最低化合价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举例:随着温度的升高,KNO3的溶解度增大。
自变量
因变量
方法导引:如何梳理变量关系发现规律?--构建变量关系模型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方法导引:如何梳理变量关系发现规律?--构建变量关系模型
确定自变量
选取因变量,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描述变化规律
发现、表达变化关系
(柱状图、折线图等)
数学中研究
函数的思路: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以核电荷数为自变量,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原子半径为因变量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8周期性变化(1、2号元素除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周期性变化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除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现+1→+7(O、F除外)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呈现从-4→-1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的直观表达
周期性排布
周期函数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1.如何排列这些元素来体现最外层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规律?
2.该排列是否能体现常见化合价、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排布规则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横行——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纵列——族
任务1:元素周期律初探
任务2: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周期律
任务2: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观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何共性
2.同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有何关系?
4. 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对吗?
思考
1.同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有何关系?
原子半径
电子层数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任务2: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周期律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任务2:原子结构角度论证元素周期律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原子核越远,原子半径越大。
任务3:比较不同微粒半径大小
原子半径
电子层数(主要矛盾)
核电荷数(次要矛盾)
2.比较Na与Mg、Al的原子半径大小
1.比较O和S的半径大小
3.比较Na+、O2-、Mg2+的半径大小
4.比较Na和Na+、 O和O2-半径大小
思考1:
下列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Na+Cl->Na+>Al3+
C.NaRb>K>Na
任务3:比较不同微粒半径大小
电子层数(主要矛盾)
核电荷数(次要矛盾)
思考2:
原子半径
已知1~20号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C>D
B.离子半径:C2->D->B+>A2+
C.原子序数:d>c>b>a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B>D>C
任务3:比较不同微粒半径大小
电子层数(主要矛盾)
核电荷数(次要矛盾)
思考3:
原子半径
与历史对话:门捷列夫的伟大——空位
预言未知元素
现代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史上最卓著的发现之一”
描述规律
论证规律
寻找
自变量
发现规律
模型化
表达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量发生变化的最根本的量
小结
课后作业
复习作业:整理笔记,完成学案
预习作业: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