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工
业
革
命
的
影
响
1.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各国经济空前繁荣;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使生产组织与管理形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出现了垄断组织。
3.社会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推动欧美各国相继进行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改善;体育与文化发展;女性地位提高,女权主义逐渐兴起;人口增长;价值观念的转变……
5.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突出;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6.世界格局: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7.国际秩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崛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一战”)
8.思想领域:产生自由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民族主义。
课前背诵:工业革命的影响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18 【I】33·《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2.海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9 9.上海·科学社会主义;18.江苏·马克思主义;17.海南·马克思主义;
2020 【I】34·巴黎公社 12.北京·巴黎公社;
18.浙江·空想社会主义;
2021 【甲】33·巴黎公社 12.北京·英国地方科学社团;12.山东·巴黎公社;21.浙江·马克思主义
2023 2023年全国甲卷.巴黎公社 山东.《资本论》;广东.巴黎公社
【考情分析】
考向分析
(1)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阶级和思想背景,从长时段认识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2)对比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情境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62-63第一子目,思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问题引领】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材料1:
材料2: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材料3: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材料4: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设想: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他们还曾天真地幻想,有朝一日统治阶级或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19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材料6:
【指导归纳】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3.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63-65第二子目,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1.吸收优秀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想来源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致力于创立革命理论,还积极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指出1848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革命实践。
3.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
----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问题引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材料1: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2: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材料3: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材料4: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材料5: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摘录
【指导归纳】《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2)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3)肯定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4)宣告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4.其它活动:
①革命实践: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的一系列武装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这一系列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投入实际的革命斗争。他们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②理论探索: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③创立唯物史观: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5.历史意义
①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②实践意义:
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推动世界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西欧、东欧和东南欧、亚洲和美洲)。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学习任务】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有何表现
1.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2)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立,成立巴黎公社。
类别 内容 评价
政权 建设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 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 人的工资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
经济 政策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3)措施:
(4)结果:1871年5月28日,革命被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运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深化拓展】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视角1:对中国】根据材料(《共产党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情况简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分析《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以报刊杂志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不断增加,由部分译介到系统介绍。
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发展。
时间 人物 报纸刊物 内容或发行情况
1899年 传教士李提摩太、 蔡尔康 《万国公报》 引用宣言一段话
1905年 朱执信 《民报》 介绍马、恩的生平和学说
1912年 同盟会会员 《民生日报》连载 全译宣言的第一部分
1919年 李大钊、陈独秀 《每周评论》名著专栏 用白话文摘译宣言片段
1919年 李大钊 《新青年》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摘译宣言重要论述
视角2:对世界工人运动
《宣言》发表后30多年,工人阶级政党在欧美各国普遍建立,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宣言》发表70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宣言》发表100多年,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从欧洲发展到亚洲和拉丁美洲。
【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东欧和东南欧:影响日益扩大
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15课)
亚洲和美洲: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美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第16课)
亚洲: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第20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新民主主义革命
空想社会主义
19初
1848
1871
1870
普法战争
19 17
五四运动
1921
中共诞生
新中国成立
1949
1919
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由一国到多国
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传统观点)
十月革命
【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
视角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本课小结
【2023年广东高考】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 )
A.组织发动
B.直接指挥
C.精神引领
D.经济资助
【课堂评价】
C
(2023年山东高考)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D
(2023年全国甲卷)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A
链接高考
(2021·全国甲卷)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2021·山东卷)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链接高考
(2021·河北卷)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 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2021·浙江卷)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 )
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链接高考
(2019·海南卷)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020·浙江卷)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圣西门主张一切人都要劳动,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抨击商业是资本主义罪恶和灾难的集中表现,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主张旨在( )
A、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 B、解释世界,科学指导工人运动
C、完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 D、宣扬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