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磁现象 磁场(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 知道磁感线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 2 . 知道地磁场、磁偏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 1. 磁场的基本性质。 2. 磁场有方向吗?磁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温故知新。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磁场有方向吗?磁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学习任务二】 学习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以上为磁感线描述的四幅图,总结磁感线的特点: 1. 磁感线都是由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 极。 2. 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的是该点的 方向。 3. 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 表示。 4. 磁感线互相 。 练一练: 1.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请画出磁感线的方向, P 点的磁场方向。 3. (1)图中的两个磁极是同名磁极还是异名磁极? (2)如果磁感线方向如图所示,它们是什么磁极?
3.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 B.磁场中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C .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才受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不受力。 D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 【学习任务二】 学习地磁场。 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作 。 2.将在图中将信息补充完整。 地理的 极 地磁的 极 地磁的 极 地理的 极 3.世界上最早记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宋代学者 。
推荐的学习资源
古代指南针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 面, 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 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 长二寸, 阔五分, 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 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 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 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 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 使铁分子顺 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 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 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 而鱼 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以磁石摩 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 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这是说, 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 都有 N 和 S 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 并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 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 磁针可以旋转自如, 指示 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 粘一根蚕丝, 挂在没有风的地方, 就可以指示方 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 他指出, 水浮法的最大缺点, 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 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 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 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 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 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 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 块天然磁铁, 磁铁的 S 极指向鱼头, 用蜡封好后, 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 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 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 在木龟腹下 方挖一光滑的小孔, 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 这样木龟就被放置 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 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 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 1325 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 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 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 可能没有 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 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 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 方位盘上的位置, 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 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 的文献: “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 文献中所说的“地螺 ”,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 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 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 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就是磁偏角。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 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课题 磁现象 磁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 了解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 . 了解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 认识磁化现象; 4 .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
课前学习任务
回顾小学科学课学过的知识: 1.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磁现象? 2. 磁体能吸引什么金属?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学习、了解磁现象。 磁性:磁体能够吸引 等物质。 磁体:具有 的物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 的两个部位。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待它静止时指南的磁极是 极, 指北的磁极是 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学习任务二】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问题一: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磁极情况。 请在每幅图旁边,写出实验现象。(选填“排斥”或“吸引”) 可以判断出原 S 极是 极;断裂端是 极。(选填“N 极”或者“S 极”) 可以判断出原 N 极是 极; 断裂端是 极。(选填“N 极”或者“S 极”)
问题二:为什么硬币一端被磁体吸引后,另一端会互相排斥? 解释:
【学习任务三】学习了解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 的作用。 磁场方向: 物理学规定: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 向。 做一做 标出该点的磁场方向
推荐的学习资源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 底, 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 勺柄就 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 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 5 度至 7 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 因 此也能将硬度只有 5.5 度至 6.5 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 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 勺柄指南极, 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 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 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 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 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
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 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 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 携带很不方便,这 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 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 置磁勺于盘中心 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