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写—— 改变叙述角度”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了解叙述角度的知识,学习通过改变叙述角度改写文章的方法。 2. 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体会不同人称叙述的不同效果,提升写作水平。
课前学习任务
1. 阅读《范进中举》原文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们边听讲解,边做笔记。 改变叙述者的叙述视角的注意点: 1.改成第一人称着力心理描写,避免过多抒情议论。 2.改成第三人称要注意所见、所听、所想都要变成第三人称转述。 【学习任务二】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比较两个文题的不同之处。 文题 1:请选择“范进”“胡屠夫”“邻居”中的任一视角,用第一人称改写《范进中举》。 要求: 1.可以只改写其中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表现范进。 文题 2:请选择“范进”“胡屠夫”“邻居”中的任一视角,用第一人称改写《范进中举》。 要求: 1.可以只改写其中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表现众生相。 【学习任务三】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阅读例文片段一、二、三,完成下列表格。思考哪个片段在表 现人物特点上改得好。
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改写情节
叙述视角
范进特点
片段一 不打诳语,若非此举考上了秀才, 范某真的要怀疑英明的考官大老爷了。不才今年已经 五十有四, 自“志学之年”之后的第五年开始应考,如今已经过了三十四载了—— 这一番下 来总可以让家里人欢欣些许。回了家中,母亲妻子自是高兴,正欲庆祝,那姓胡的却来了。 进门先是一顿邀功, 还偏带着挖苦, 把人搞得好没兴味。接着的百十句话没一句好听的, 总 是骂我没用、要尊敬他、不能给他丢面子云云。然而我只能唯唯诺诺, 因为家里只有岳丈做 些杀猪的行当好歹有些收入, 而我穷得在腊月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裳。哼, 哪天要是我中了 举人,看姓胡的还怎么骂我。 片段二 我跑过了南、北、西门, 累得胸腔剧烈起伏着, 都没找到,又向集东头跑去。刚迈出两 三步,目光便与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人撞个满怀:这人怀里抱着鸡,似乎靠着鸡取暖一般, 整个背蜷曲着弯向鸡。脚底下急急地迈着女人般的碎步, 时不时又像被牵住头的鹅一般, 把 脖子伸了又伸,目光无神亦无主,只是毫不留意地四下里扫扫。 这不就是高中的范老爷吗!我再没有多虑,现在也无胆量将他嘲讽几番,急急地迎上 去,把脸上的酒窝堆起来道:“范相公!你快些回去罢!告诉你啊,现在报喜的人挤了一屋 人在你们家,你可是中了举人哩!”我又把酒窝堆了堆,张开双臂道。“莫要耍我!”范进把 怀里的鸡抚了又抚,说话间不与我的眼睛直视:“不要耽误我卖鸡的时间。” 我急了, 连忙 赶将上去,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范进劝说回家中。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九年级 许博涵) 片段三 到了出榜那天,家里没有一点吃的东西了, 母亲让我把母鸡拿去换点米吃。我慌忙抱了 鸡走到街上, 看着人来人往,小贩在吆喝叫卖, 看到他们热火朝天的样子, 我也想学着那些 小贩的样子扯起嗓子喊,但是怎么喊也没他们嗓门大,只得悻悻作罢,心里酸酸地想:“那 些草莽村夫估计也就会这些了,我一个读书人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我写了个草标握在手 里, 东望望, 西看看, 就是没有一个人来向我买鸡, 已经两个小时了, 这鸡要是卖不出去怎 么办啊?(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九年级 沈檀) 【学习任务四】 请同学们阅读 ppt 上的例文,总结再创造的方法。
推荐的学习资源
学生例文 中举日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九年级 王昊宸 我萎靡地走在市集上, 时至晌午, 这鸡却依然卖不出去, 怕是全家又要饿上一天了。想 想前几日去找我那岳父借钱乡试, 却被他一口啐在脸上, 骂了个狗血喷头。现如今借钱去了 这乡试, 不仅回来又挨了一顿骂,而且家里的老母和婆娘,已是饿得两眼昏花了, 这回怕是 又不中的吧 … … 我望向怀里的那只老母鸡,在我家里已养了六年多了,怪老实忠厚的。虽是灰容土貌, 毛散羽乱,却还能下个蛋,炖个汤, 卖个价钱,却无人问津。便让我觉得有些同病相怜, 令 人同情。我张开嘴想叫卖, 这热闹的集市上仿佛有千万双眼睛正盯着我, 话在喉咙口怎么也 出不了声。“哎,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我这读书人的颜面何存呢?” 当我发愁如何把这鸡卖出去时, 一个乡邻跑来叫到:“范相公, 您高中了!”我本以为他
在戏弄我,他却把我鸡夺了,掼在地上, 一把拉拽着我回那破草棚去。 回到房前,看那门前挤满了人,平日里那些对我不予理睬的乡邻们, 都上前来贺礼。我 等不得搭理他们,进屋去看那高高挂起的报帖:“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 名亚元。” 我瞪大了双眼,脑袋犹如灌了泥浆,晕晕乎乎,前颠后倒。定了神, 再看看报帖, 心里 翻江倒海:三十四年日日夜夜灯下苦读,三十四年忍饥挨饿,三十四年畏首畏尾,三十四年 忍辱偷生,三十四年丢走了青春, 丢走了岁月。如今这恍惚间突然中了举人,我一下子眼笑 眉飞,不由得叫到:“噫!好!我中了!”不知怎地,却晕了过去。 再醒来, 我看见学道在给我灌酒。我爬将起来, 对着学道说:“噫!好了!我中了!”定 睛一看,我已身在皇宫,金碧辉煌。我对着宫中的文武百官笑道:“中了!中了!我中了!” 忽然,我看见那只在市上丢掉的唯唯诺诺的母鸡本分地站在角落里,我赶忙上前把它扔了出 去,怕它玷污了这里的富贵。 再望向宫廷中央,酒池里的“金波玉液”散发出诱人的光芒,酒池旁堆满了金银珠宝。 我跳向了酒池,捧起一把琼浆,坐在金银珠宝里, 一边喊着:“我中了,我中了”,一边贪婪 地吮吸着手上的甜浆。喝吧, 喝吧, 我豪饮起来, 喝走那人间疾苦, 喝走那穷困潦倒, 喝走 原来那个烂忠厚没用的范进 … … 正当我尽情享受时, 脸上忽然一阵痛, 晕了过去。再醒来, 发现自己躺在庙门口, 岳父 和乡邻一行人站在面前望着我。我想不起方才发生了什么, 昏昏沉沉,如在梦里一般,只记 得是中的第七名。 薄暮时分,我同乡邻回府打发那些报录人, 我挺胸阔步地走进府中,此时屋里已是灯红 酒绿。我和那些报录人推杯换盏,他们一声声“范老爷”地叫着,听得我喜笑颜开。 恍惚间,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只老母鸡,它在破败的墙角里看着这觥筹交错, 纸醉金迷的 日子,咯咯地叫了两声,便拍了拍翅膀走掉了,再也不见了踪影。“学习改写——改变文体”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改写的定义、形式、原则。 2.学习文体改写的方法。
课前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教材 136 页有关改写的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们勾画教材 136 页有关改写的定义、形式、原则的内容。 【学习任务二】 阅读下面例文,边读边做旁批,总结古诗改写的方法。 天涯行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九年级 赵潇寒 秋风瑟瑟,一棵枝干早已腐朽的老树上,一簇枯藤缠绕出了岁月的印痕, 一片枯叶划 过了那有气无力地挂在枝头的残阳, 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无依地漂泊、漂泊, 落在了他的肩 上。 夕阳西下。一声长叹,一阵忧愁,他望向自己心中的那个故乡,骑着一匹瘦马踽踽独 行在古道上。 啼叫声划破了死寂, 提醒着他这悲凉是真实的。黄昏时分, 归巢的乌鸦顶着沉重的夕 阳, 飞向那棵老树,它的双翅疲倦地摆动着,仿佛若不是此刻将要归巢, 与或许它忍受不 了这秋日的萧条, 亦或是它早已因长时间的飞行而精疲力竭, 那啼鸣声如此喑哑凄厉, 把 他的心撕扯得千疮百孔。家人团聚,它便早已没了力气,垂死在这片荒凉之中。 可是,哪怕是在寂寞的悲秋中,老树仍有枯藤相伴,乌鸦亦有巢穴可归,但在这茫茫 天地间,唯有他远在天边,无可归依,怎能不心生愁绪? 荒山仍旧侵蚀着残存的落日。怜惜身下那羸弱的马儿, 他翻身下马, 缓步前行。这一 路唯一的伙伴也好似感染了他的愁绪,无精打采。 天色已近傍晚,一座古朴的木桥跨过了凄凉的秋映入眼帘。孩童的欢笑、鸡犬的鸣吠、 农夫的闲聊, 都在这乡户间的袅袅炊烟中越过流水,行过小桥,升到秋日中。他恍惚间回
到了自己记忆中那美好的梦境, 在那里, 他在外忙碌了一天, 傍晚归家,眼前是早已准备 好的美味,耳畔是妻儿的问候与邻里的喧闹,热气腾腾。他一天的劳累就会顿时化为乌有, 他与家人们闲聊, 与朋友们痛饮, 他在畅谈, 他在欢笑! 那缕笑还挂在嘴角, 顷刻间这一 切又都暗淡了下来, 沦为泡影, 眼前这人间烟火带给他片刻的安慰, 又把他狠狠甩向更深 更深的孤独深渊中。 残阳流尽了最后的血,它不再挣扎,彻底在荒山中湮灭。 还是这条古道,还是这阵秋风,还是这个夜晚。此刻,那只乌鸦,那棵老树,那座桥, 那小村早已酣睡,唯独他无眠。 西风萧瑟,断肠人在天涯 … …
【学习任务三】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首诗, 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 把它改写成不少于 400 字的散 文。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学生改写的《木兰诗》片段 这一夜, 山间突然起了大雾,月光仿佛在星云间迷失了方向, 整片大地陷入一片黑暗。 黑幕突然被一束红光撕裂, 紧接着是刺耳的号角声, 回荡至军营的各个角落, 木兰熟 练地套上盔甲,长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重重地落在马屁股上。马蹄碾过枯死的草根, 响彻在战场。 冷冽的寒风吹灭了仅有的火星, 顺着盔甲的缝隙袭击着战士的身体。金属的敲击声混 合着呐喊声, 唤醒沉睡的夜。几个身影围住木兰,木兰大喝一声,锋利的金属头直刺进敌 人的胸膛,血液霎时喷溅在沙地上。一根缠着红缨的矛朝木兰的心窝刺去,木兰侧身闪开, 乘着破绽从缝隙里反手刺中敌人肩膀。木兰朝着敌人倒下的方向猛挥鞭子,顺利 冲出重 围。 正暗暗松口气,刹那间, 一根长枪蹭着木兰最脆弱的脖颈穿过,丝丝凉意顺着被擦伤 的部位蹿进身体里。木兰驾着马一连后退了几步, 终是女子, 体力不如男, 木兰气喘吁吁 地举起长矛,红缨在风中微微颤动着。 大雾不知何时散净了,月亮将整片整片的银色洒在大地上。木兰深吸一口气, 挺枪而 上, 与敌军大将的缨枪缠绕在一起。乒乒乓乓数个回合。盔甲的裂缝中渗出殷红的血,最
后一名敌人在木兰面前狼狈地滚下马鞍。木兰骑着战马, 踏着不知是战友还是敌人的尸体 回到军营。 太阳又升起来了。她已经习惯和一群披盔戴甲的男人围在篝火旁, 一同啃食粗糙得难 以下咽的干粮。织布的玉手磨砺出厚厚的茧,臂膀上的刀疤痊愈了又撕裂。正狼吞虎咽地 进食着, 远方的号角声却不合时宜地打破这片刻的宁静。木兰三口并做两口吞下干粮,束 紧腰带,驾着战马向着新的战场飞奔。(北京市 一零一中学 九年级 陈珮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