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引课:如何阅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学习任务单
教科书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欣赏小说人物塑造方法,领悟小说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 3.掌握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人物、情节、环境入手欣赏小说,理解小说主题。
课前学习任务
1.查阅资料,了解小说文体知识。 2.回顾自己读过的小说,完成任务一、任务二。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你认为好的小说有哪些元素?请分别举一例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 如何读出小说的味道?你有什么阅读策略和方法, 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 借助紧箍解读孙悟空 第一次紧箍出现: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 递与菩萨道: “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 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 须是劝他学好, 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 自然 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 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
回顾紧箍出现的回目: 第8 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第14 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16 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第27 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38 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第39 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第56 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第58 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第100 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1.在这些回目中,有哪几个回是孙悟空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2.在这些情节中,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紧箍起了什么作用? 第十四回 行者真个又痛, 只教:“莫念! 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 “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 ”行者道: “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 了!” 第二十七回 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 个妖精蒸了吃, 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你快回去!”行者 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 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 第一百回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 与你一般, 莫成还戴金箍儿, 你还念 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 脱下来,打得粉碎, 切莫叫那甚么菩 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 有还在你头上之理! 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学习任务四】 学校要拍摄《驿路梨花》微电影,有同学建议剪辑按照时间顺序, 有同学坚持要按 原文顺序。你选择的顺序是什么? 顺序一: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 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 — “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 顺序二;“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我们”一起修葺 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 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你的选择: 为什么?
【学习任务五】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几段环境描写与主题有何关联? 1.多数的铺户已经开了市,可是还有些家关着门。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 却有被风吹碎了的。街上很冷静,洋车可不少,车夫们也好似比往日精神了一些, 差不 离的都穿着双新鞋, 车背后还有贴着块红纸儿的。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越想着过去便越恨那些兵们。他的衣服鞋帽, 洋车, 甚至于系腰的布带,都被 他们抢了去;只留给他青一块紫一块的一身伤,和满脚的疱! 不过,衣服, 算不了什 么;身上的伤, 不久会好的。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 自从一拉到 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 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怎样读小说》(老舍)
《怎样读小说》(老舍)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 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
平常人读小说, 往往以为既是“小”说, 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 一扔, 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 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
光阴是宝贵的, 我们既破工夫去念一本书,而又不问有无心得,岂不是浪费了光阴 么?我们要这样去读小说,何不去玩玩球,练练武术,倒还有益于身体呀?
再说, 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见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反之, 它 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 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化学不能代替心 理学, 物理学不能代替历史;同样的,别的任何书籍也都不能代替小说。
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 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 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 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 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的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 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历史也写人间, 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 一般的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 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像小说那样圆满生动, 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 但代替不了小说。
世间恐怕只有小说能源源本本、头头是道的描画人世生活,并且能暗示出人生意义。 就是戏剧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因为戏剧须摆在舞台上去,而舞台的限制就往往教剧本不 能像小说那样自由描画。
于此, 我们知道了, 小说是在书籍里另成一格,也就与别种书籍同样的有它独立的、 无可代替的价值与使命。它不是仅供我们念着“玩”的。
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 便是小说的文字。
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 但是一般的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数是有好文 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 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 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 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
况且一部小说中,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 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 亮,多见多闻; 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 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反之,
假若我们读到一部文字不甚好的小说,即使它有些内容, 我们也就知道这部小说是不甚完 美的, 因为它有个文字拙劣的缺点。
在我们读过一段描写人, 或描写事物的文字以后, 试把小说放在一边, 而自己拟作一 段,我们便得到很不小的好处, 因为拿我们自己的拟作与原文一比,就看出来人家的是何 等简洁有力,或委宛多姿。而且还可以看出来,人家之所以能体贴入微者, 必是由真正的 经验而来, 并不是先写好了“人生于世”而后敷衍成章的。
假若我们也要写好文章, 我们便也应该去细心观察人生与事物,观察之后, 加以揣 摩,而后我们才能把其中的精彩部分捉到,下笔如有神矣。闭着眼瞎想是写不出来东西 的。
文字以外, 我们该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
要断定一本小说内容的好坏,颇不容易, 因为世间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作为小说的材 料,实在不容易分别好坏。不过,大概的说, 我们可以这样来决定:关心社会的便好, 不 关心社会的便坏。
这似乎是说,要看作者的态度如何了。同一件事, 在甲作家手里便当作一个社会问题 而提出之, 在乙作家手里或者就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说。前者的态度严肃, 关切人生; 后 者的态度随便, 不关切人生。那么, 前者就给我们一些知识, 一点教训,所以好; 后者只 是供我们消遣, 白费了我们的光阴, 所以不好。
青年们读小说, 往往喜爱剑侠小说。行侠仗义,好打不平,本是一个黑暗社会中应有 的好事。倘若作者专向着“侠”字这一方面去讲, 他多少必能激动我们的正义感, 使我们 也要有除暴安良的抱负。反之, 倘若作者专注意到“剑”字上去, 说什么口吐白光,斗了 三天三夜的法而不分胜负,便离题太远, 而使我们渐渐走入魔道了。
青年们没有多少判断能力,而且又血气方刚, 喜欢热闹, 故每每以惊奇与否断定小说 的好歹,而不知惊奇的事未必有什么道理,我们费了许多光阴去阅读, 并不见得有丝毫的 好处。
同样的,小说的穿插若专为故作惊奇,并不见得就是好作品, 因为卖关子, 耍笔调, 都是低卑的技巧;而好的小说, 虽然没有这些花样,也自能引人入胜。
一部好的小说, 必是真有的说, 真值的说;它决不求助于小小的技巧来支持门面。作 者要怎样说,自然有个打算,但是这个打算是想把故事如何表现得更圆满更生动更经济, 绝不是多绕几个圈子把故事拉得长长的, 好多赚几个钱。
所以, 我们读一本小说, 绝不该以内容与穿插的惊奇与否而定去取,而是要以作者怎 样处理内容的态度, 和怎样设计去表现, 去定好坏。假若我们能这样去读小说,则小说一 定不是只供消遣的东西, 而是对我们的文学修养, 与处世的道理, 都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