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1 08:44: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8张PPT)
10 唐雎不辱使命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目标导航
1.学习并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和提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同学们,也许你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战国策》里的唐雎。
新知导入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寓言,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等,至今还为人所称引。
文学常识
知识链接
国别体
国别体指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五百年的史实。《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四百八十六章。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战国末期,在诸侯国中以秦国最为强大。秦王想统一各国,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外兼并战争。公元前230年,它灭了韩国,接着又于公元前225年吞并了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诱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此时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在这种情况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篇文章就是这次斗争的实录。
文学常识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注意停顿,并理清文章结构。
唐雎( ) 怫然( ) 徒跣( )
抢地( ) 彗星( ) 要离(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qiānɡ
huì
yāo
ɡǎo
náo
xiǎn
jìn

积累字词
新知讲解
朗读课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新知讲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对···说

答应
交换
虽然这样

希望
始终
于是
听从
况且
使···亡
凭借

忠厚的长者
扩充(形作动)
违背
轻视(形作动)

即使
通“措”,置
疑问语气助词
只,仅
新知讲解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
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土
地,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
何况只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
新知讲解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曾经
取消句子独立性
使··伏
使··流
发语词
通“苍”
心里
吉祥
假如
倒下

这样
新知讲解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
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
降示征兆,(专诸、聂政、要离)连上
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新知讲解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何必要到这样的地步呢?

因为
屈服
明白
道歉
新知讲解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发展、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不辱使命。(结局)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2.秦王是真心想“易地”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而是意图吞并。
从“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可以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的余地;从秦王被安陵君拒绝后不悦,被唐雎拒绝后发怒,可以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意图。
“出小饵而钓大鱼”是秦国国君的老伎俩。
秦惠文王(许商於六百里地给楚怀王以促齐楚断交)、
秦昭襄王(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和氏璧)都曾使用过。
分析课文
新知讲解
3.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不说”“怫然怒”“色挠”
当安陵君婉拒了秦王易地的要求后,秦王“不说”,表现出极为不满的情绪;当唐雎重申安陵君的立场,坚决表示不易地时,语带讥讽,所以秦王“怫然怒”;当唐雎的“士之怒”战胜了秦王的“天子之怒”时,秦王“色挠”。
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安陵国君臣坚贞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映。
分析课文
新知讲解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常见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新知讲解
问题一:
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谈谈唐雎的性格特点吗?
机智勇敢
爱国忠君
新知讲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爱国忠君的表现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新知讲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机智勇敢的表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新知讲解
找出描写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说说秦王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不说
怫然怒
色挠
秦王情绪的变化,是对安陵国君臣坚强不屈、英勇斗争行为的反应,他从“不说”到“怒”,最后到“色挠”,从自以为是、不可一世到赔礼道歉,情绪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颇具戏剧性。
新知讲解
贪得无厌
阴险狡诈
骄横狂暴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秦王
新知讲解
分析唐雎和安陵君的人物形象特点。
唐雎
(弱国使者)
大义凛然、临危不惧
有胆有识、不畏强暴
安陵君
(小国国君)
有礼有节
不卑不亢
知人善任
新知讲解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示例: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 “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已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
新知讲解
语言描写: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作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
新知讲解
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
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对方,不辱使命。
唐雎的说话技巧
“否,非若是也”
“而守之”
“士之怒”
“而将四矣”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
探究课文
新知讲解
探究课文
一、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二、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启示
新知讲解
写法探究
本文的对话描写有什么?
渲染人物活动的环境
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思想性格
巧妙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用了什么方法?
对比手法
两相衬托,人物互为表里
新知讲解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新知讲解
无论何时何地,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都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古有唐雎面对暴秦,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利益;今有边防战士陈祥榕面对外军来犯,毫不退缩英勇战斗,突入重围营救战友,牺牲时甚至不满十九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应永怀爱国之心,将浓厚的爱国之情化为学习的动力,树立与增强危机防范意识,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新知讲解
学习借鉴
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说话技巧
唐雎的
言之有“节”
“否,非若是也”“而守之”
言之有“据”
“士之怒”“而将四矣”
言之有“力”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新知讲解
懂得一个道理-------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学习借鉴
新知讲解
请你根据下面不同的性格,
设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当同学误以为你把他心爱的物品弄坏时,你会怎么说……
夜已深,邻居还在喧嚷,你怎么去劝阻?
迁移训练
新知讲解
使秦原因
秦王:欲易安陵
安陵君:愿终守之
斗争经过
抵制骗局
反击护国
秦王:轻寡人与
唐雎:千里不易
秦王:天子之怒
唐雎:布衣之怒
取得胜利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兼备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辱使命的人吗?
蔺相如、荆轲、晏子、周恩来等
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基础作业:代入角色,录制视频。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任选一篇诗文,进行诵读视频录制。诵读时要注意节奏、语气、重音,情感饱满,要充分体现人物心态、性格。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