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测试B
说明:本卷总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2.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
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
3.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4.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5.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C.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7.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9.阳春四月,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10.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11.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13.如图所示,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
A.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4.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探测器与“战神”小行星擦身而过,按照从左到右的次序,探测器上的照相机先后拍摄了一组照片(镜头的焦距不变)。对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B.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小,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C.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小
D.小行星与探测器的距离逐渐变大,镜头与像的距离逐渐变大
15.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
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
③作法线O1N1、O2N2;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16.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17.最近两年,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人员伤亡。搜救人员在搜救过程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所示,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出处:21教育名师】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8.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的景物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但看不见路面上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19.2013年4月,美国海军用一束高亮度激光持续照射一架无人机,数秒内无人机起火燃烧并坠人海中。下列针对该激光武器的防御措施中,无效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比热容大、熔点低、沸点低的物质
B.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物质
C.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耐高温、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板
D.给无人机表面覆盖一层表面粗糙、颜色较深的物质
20.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来源:21cnj*y.co*m】
A.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 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 点在S点的下方
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45分)
21.一只小鸟在离湖面2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 填“虚”或“实”)
22.如图所示白纸上画了两个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纸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 ,使下方箭头成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21·世纪*教育网
23.如上右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 行驶,向 拐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4.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紫光平行于同一凸透镜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你写出你的判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你推断的理由是 。
25.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m。
26.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板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板方向、遥控板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板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板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板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板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度。
28.作图题: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到水中,请你作出折射光路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2分)
29.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2)如图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m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
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
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
D.乙同学 ;
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
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
30.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www-2-1-cnjy-com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
31.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20.2
20.8
21.1
20.5
20.7
20.9
20.7
双层
19.9
20.3
20.1
20.2
19.9
20.2
20.1
(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 来反映的。
(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21教育网
32.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21·cn·jy·com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www.21-cn-jy.com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第36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33分)
33.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21*cnjy*com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_________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35.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2-1-c-n-j-y
(l)平面镜的位置;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36.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第二章综合测试B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A
C
D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B
C
B
C
C
C
B
A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21、40 虚
22、凸透 实
23、北 左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2分)
31、(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玻璃板被弹开的距离
(3)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4)减小斜面的坡度
32、(1)凹 靠近
(2)晶状体较正常人眼更凸或变厚(或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
线的会聚能力强。
四、解答题(第36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33分)
33、(1)热
A同学与敲击点处的距离:SA<36.43m时,任意两种物质传播的声音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均小于0.1s,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