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
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K-39 Mn-55 Fe-56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是化学中的重要的内容。
1. A. 水晶 B. 冰醋酸 C. 白磷 D. 固态氩
E. 氯化铵 F. 铝 G. 金刚石 H. 氧化钙
上述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氧化物是__________,碱性氧化物是___________,其中有能和水发生反应的氧化物,请写出它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物质中,含有氯离子的是
A. 氯化氢 B. 食盐 C. 氯酸钾 D. 液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B. 含有两种金属元素的盐即为复盐
C.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 能电离出H+的就是酸,能电离出OH-的就是碱
4. 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X+Y=H2O+盐。下列关于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可行的是(本题1-2个选项)
A. X为酸,Y为金属 B.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 X为盐,Y为碱 D. 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
③只由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组成的物质
④只能写出一个化学式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 ②③⑥ B. ④⑤⑥ C. ①④ D. ②⑥
6. 现有三组物质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用A、B、C表示,则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_(“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各物质组成元素中有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是_______和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请写出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二、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 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 10/23,外观与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试用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青蒿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它的分子式为C15H22O5。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82g青蒿素含氧原子数目为0.05NA
B. 标准状况下,1mol青蒿素的体积为22.4L
C. 青蒿素含氧量为10%
D. 青蒿素的摩尔质量为282
2. 现有4g质量分数10%的NaOH溶液中,平均多少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OH-离子?
A. 10 B. 20 C. 30 D. 40
3.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下列序数正确的是
A. 密度比为16:11 B. 密度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1 D. 体积比为16:11
4. 在0.2L由NaCl、MgCl2、BaCl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对于该溶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Cl的物质的量为0.2mol
B. 溶质MgCl2的质量为19g
C. 该混合液中Ba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 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5.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本题1-2个选项)
A. ρ= B. w=
C. w= D. w=
6. 3.01×1023个OH-的质量为__________,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这些OH-与标准状况下
__________L的H2S的质量相同,和________ mol NO3-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7. 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A室中充入H2、O2混合气体,B室充入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非气体体积忽略不计)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________处。
8.(1)已知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想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溶液中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可采取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_、干燥。
(2)将Wg芒硝(Na2SO4·10H2O,M=322g/mol)溶解在V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测得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该温度下,Na2SO4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9.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体积稀硫酸的烧杯(每杯溶液中都含有n mol的硫酸),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在一个烧杯中中加入ag铁粉,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bg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试用等式表示在下列情况下a与b间的关系:
(1)a/56>n,b/24>n时,_______________;
(2)1/56n时,_______________;
(3)a/56n时,_______________。
三、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能反应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某小组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的COD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 KMnO4属于下列分类中的
A. 正盐 B. 酸式盐 C. 碱式盐 D. 复盐
2. KMnO4对应的酸HMnO4的酸酐为
A. MnO B. MnO2 C. MnO3 D. Mn2O7
3. 配制1000mL 2.00×10-3mol·L-1的KMnO4溶液
(1)计算、称量:需用电子天平称量__________g KMnO4固体(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
(2)选择仪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
(3)称量后,以下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取固体试剂;③蒸发;④取液体试剂;⑤溶解;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④⑤
(5)下列操作会使KMnO4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本题1-2个选项)
A. 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水
B. 转移溶液时,溶液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加水
(6)KMnO4法测定河水的COD值的测定原理为:
4KMnO4+5C+6H2SO4=4MnSO4+2K2SO4+5CO2↑+6H2O
其中C代替水中还原性物质,根据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水样的COD值[COD=c(C)×M(O2)]。
取水样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消耗所配制的KMnO4的体积为12.5mL(三次实验平均值),算得该水样的COD值为________mg·L-1(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为COD≤50mg·L-1)。
四、FeCl3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其用途很多,生产FeCl3也有多种方法,氯化法是其中一种,即铁屑和氯气为原料直接反应制得。某同学设计的氯化法制备氯化铁的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
*FeCl3易溶于水并且有强吸水性,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质,且易升华。
1. 实验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III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装置IV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盛放NaOH溶液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也是实验室常见的药品,将少量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可得到三种分散系。
回答下列问题:
5. 可判断丙中成功制备胶体的是
A. 布朗运动 B. 丁达尔现象
C. 形成分散系 D.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6. 关于分散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B. 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C. 一种分散系里只能有一种分散质 D. 胆矾、空气、有色玻璃都是分散系
7. 用括号中注明的方法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本题1-2个选项)
A.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
B. 淀粉和水(过滤)
C. KCl和MnO2(溶解过滤,再蒸发结晶)
D. 碘和蒸馏水(萃取)
8. 丙中溶液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现有另一胶体丁,向丁中插入电极通电,胶体粒子移向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说明该胶体粒子带_______电荷;将丁与丙混合,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
10.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纯丙中制得的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证明胶体中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四氯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含氯化合物,其沸点约为76℃。碘单质沸点为184℃。若要从含碘的四氯化碳中提取碘和回收四氯化碳,还需要经过蒸馏,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冷凝水应从______(填a或b)口通入,该装置使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_里聚集(填仪器名称)。
参考答案
一、
1. ADFG;BC;EH;A;H;CaO+H2O=Ca(OH)2
2. B 3. C 4. BC 5. A
6.(1)CO2;H2O;Na2CO3
(2)不是;CO2+H2O+Na2CO3=2NaHCO3
(3)O、S;
二、
1. A 2. B 3. A 4. B 5. AD
6. 8.5g;5mol;5.6;0.25
7. 2
8.(1)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 (2)mol/L;g/100g水
9.(1)a=b (2)27a/28=11b/12 (3)27a/28=b-2n
三、
1. A 2. D
3.(1)0.316 (2)10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CDEBA (4)C (5)BC (6)40
四、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3. 浓硫酸;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V中
4. 吸收多余的氯气
5. B 6. A 7. CD
8.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9. 负;胶体聚沉
10. 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不出现白色的沉淀,则说明该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11. b;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蒸馏烧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