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1 09:06:27

文档简介

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1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A C D B C C D A B C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B A C D D C B B D A C B
二、综合题(3大题,共40分)。
31.(14分)
(1) 德文岛火星北极研究站(2分) 寒冷干燥(2分)。
(2)与太阳的距离较为适中;自转周期比较适中;有大气层(任答2点,4分)。
(3) 火星位于小行星带附近,易受小行星撞击;外围大气层较稀薄,对小行星阻力小。(任答1点,2分)
(4)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风速大,安全着陆难度大;火星表面砾石遍布,平稳着陆难度大;火星常发生沙尘暴,对着陆器干扰大;距离地球远,飞行时间长(任答2点,4分)
32.(14分)
(1)空间分布不均;大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4分)
(2)拉萨太阳能丰富;且太阳能清洁可再生。(2分)
(3)②(2分) 理由: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多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2分)
(4)甲 丙 (2分) 画图(4个箭头全部正确得2分)
33.(12分)
(1)每个箭头1分(3分)
下渗 水汽输送 蒸发(3分)
(2)ABD(2分,全部正确才得分)
(3)汇集地表径流;增加下渗;缓解校园积水问题(任意2点,4分)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
地 理 2023.11
说明:本试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23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廿六),金星合月在天空中上演。下图是我国北京市某天文爱好者在当日当地拍摄的“金星合月”照片,用肉眼清晰地看到一弯细小的月牙出现在亮如明珠的金星旁边。读图回答1~3题。
1.“金星合月”天象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此次“金星合月”天象出现时,太阳、金星、月球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最接近( )
A B C D
3.对该照片上月相和拍摄角度判断正确的是( )
A.月初蛾眉月,向东拍摄 B.月初蛾眉月,向西拍摄
C.月末蛾眉月,向东拍摄 D.月末蛾眉月,向西拍摄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可能会挡住太阳(图甲),此时在地球上的M地观测到的太阳如图乙所示。丙图示意太阳圈层结构。读图回答4~6题。
4.发生图乙所示天文现象时,在地球上的M地不能观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耀斑
5.丙图中太阳大气层( )
A.①层存在核裂变反应 B.②层有太阳耀斑活动
C.③层有太阳日珥活动 D.④层有太阳黑子活动
6.日冕物质抛射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损害航天器 ②地表温度明显上升 ③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④干扰海底光缆通信 ⑤扰乱卫星导航和通讯信号 ⑥冲击电网,损害输油管道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生物演变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煤炭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有机矿产,地球演变过程经历过两次主要成煤期。下表为地球的地质年代表,据此回答7~9题。
显生宙 新生代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中生代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注:上表所示时间由下到上、由左到右代表由早到晚
7.关于物种演化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鸟类早于两栖类 B.爬行类晚于鱼类
C.蓝藻晚于蕨类 D.被子植物早于苔藓植物
8.第二次成煤期主要在( )
A.寒武纪和奥陶纪 B.石炭纪和二叠纪
C.侏罗纪和白垩纪 D.新近纪和第四纪
9.依据我国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恐龙脚印化石,可以( )
①确定沉积地层的年代 ②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
③重塑地球的表面形态 ④推测当时的环境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距离地球400多千米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图回答10~12题。

10.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低,节省燃料 B.海陆交通便利,便于火箭的运输
C.地形隐蔽,安全性高 D.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
11.神舟十六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
A.空间站所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B.乙层大气上冷下热,适合航空飞行
C.丙层空气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 D.甲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
12.神舟十六号飞船属于天体的阶段是( )
A.升空时 B.进入轨道
C.发射前 D.返回后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0月15日05时53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北纬31.72度,东经79.32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地壳 D.地核
14.图中X表示 ( )
① 地壳与上地幔交界面 ②下地幔与地核交界面 ③古登堡界面 ④莫霍界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此次地震中 ( )
A.后到达地面的是甲波 B.后到达地面的是乙波
C.甲波引起地面上下起伏 D.乙波引起地面左右摇晃
地球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下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及某地山谷风示意图,下左图是某火山喷发时的景观照片,读图回答16~18题。
16.该火山喷发出的熔岩物质来自 (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圈层属于外部圈层 B.②圈层属于岩石圈
C.③圈层全部呈熔融状态 D.④圈层厚度最薄
18.此时海陆之间的风向及时间可能是 ( )
A.海风 夜晚 B.陆风 夜晚
C.陆风 白天 D.海风 白天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即逆温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下图为大气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0.图中表示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时,近地面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阻挡了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 B.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量增大
C.抑制了近地面空气对流上升 D.近地面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读图回答22~23题。
22.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2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与露水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山谷地区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25.图中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较弱 B.风力较弱 C.暖湿水汽充足 D.气温较低
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下图为杭州市和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的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对杭州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7.与汉堡相比,杭州
A.冬季降水较丰富 B.冬季气温较低
C.夏季降水较少 D.气温年较差较大
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完成28~30题。
28.图示地区(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P为高气压中心 D.M为高气压中心
2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图中③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偏西风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23年9月19日,“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荣获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别大奖。左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火星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右图为科学家在北半球建立的火星环境研究基地。
材料二: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目前地火距离达到了3.18亿千米,从地球上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也要17.7分钟才能抵达火星。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的部分资料对比。
地球 火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 1.496 2.279
大气成分 N2、O2 CO2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 24时37分
质量(地球为1) 1 0.11
体积(地球为1) 1 0.15
轨道倾角 0° 1.9°
大气密度 1 0.01
表面温度 15 ℃ -63 ℃
(1)材料所示火星研究基地中气候条件与火星最相似的是 ▲ ,其气候主要特征 ▲ 。(4分)
(2)根据材料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4分)
(3)分析火星上分布着多个环形坑的原因。(2分)
(4)根据材料推测,火星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加快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30°N沿线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4分)
分析拉萨某地低碳建筑选择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自然原因。(2分)
材料二中能表示“高处不胜寒”成因的箭头数码是 ▲ ,试说明理由。(4分)
(4) 下图为“日光城”拉萨某地“低碳建筑示意图”,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应该关闭开关 ▲ 和 ▲ ,打开其它两个开关。在下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白天室内气流运动方向。(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下凹式绿地是指高度低于周围地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下左图为苏州某中学下凹式绿地照片。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用箭头正确示意右图中A、B、C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方向 ▲ (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并写出对应的名称:A ▲ 、B ▲ 、C ▲ 。(6分)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在于 ▲ 。(多项选择题)(2分)
A.不断塑造着地球表面形态 B.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C.加剧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D.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物质
(3)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说明校园下凹式绿地的作用。(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