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回忆我的母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春伊始,浯溪公园内一片生机盎然,前来游园和探访神秘碑林的人络绎不绝。
B.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最终不会有好结果的。
C.爷爷待人宽厚仁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他是我精神上的导师。
D.母亲不仅吃苦耐劳,还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妇女。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A.yě mù gù jǐ
B.ǎi mù yù jì
C.ǎi mù gù jì
D.ǎi mù yù jǐ
3.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②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③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④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⑤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A.①⑤④③②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溺死 迁涉 托辞 瞩目
B.荣辱 私塾 碾转 聊叙
C.劳碌 衙门 逊色 通辑
D.慰勉 妯娌 竭力 发髻
二、基础知识综合
5.字音、字形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厌恶(wù) 管束(sù) 广漠(mò) 质问(zhì)
B.责罚(zé) 眼翳(yì) 调度(diào) 轻薄(bó)
C.庶祖母(zhé) 嬉戏(xī) 抽屉(tì) 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 绰号(chuò) 牢骚(sāo) 宽恕(shù)
(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我母亲待人最 (A.慈详 B.仁慈 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在这 (A.广漠 B.茫茫 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 (A.约束 B.管理 C.管束)过我。
③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 (A.请 B.找 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三、综合性学习
6.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活动一:悟“美”】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①
②
(2)【活动二:鉴“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
你的观点: 的妈妈最美
(3)【活动三:荐“美”】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你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求: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
“最美妈妈”推荐词: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1895)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1909)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7.概括上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8.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两个限定词“生我前”“一分钟”的表达效果。
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9.分析下面句子中“竟”字的含义?
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10.从退佃搬家、送子读书、坚持劳动、同情支持革命等事例中,可看出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数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因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1.文段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12.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 B B A C C
6.(1)①道德价值 ②真善关
(2)示例一:勤劳 示例二:有爱心
(3)示例一:勤劳的妈妈最美。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她用双脚踏出富裕的道路,她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明天。
示例二:有爱心的妈妈最美。我的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敬老院里,有她温暖的话语;街道社区,有她甜美的笑容;义工队里,有她忙碌的身影。
7.突破家庭范围,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写母亲理解、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大意对即可) 8.“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大意对即可) 9.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10.爱憎分明,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11.“无法补救的” 指在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能做到的”指“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2.“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两者位置不能调换,否则就不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