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研组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人文主题 阅读策略单元:预测
阅读训练要素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2、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习作训练要素 尝试续写编故事。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习作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备课时间 2023.10.21
教学内容解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看图发挥想象,尝试续写编故事”。续写故事,意在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作出合理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
学习目标确定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预测故事,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把故事续写完整,并能尽量做到续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学会预测并续编故事。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把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回忆自己过生日时的场景,能叙述当时的简单经过。
关键问题解决 能够把故事续写完整,并能尽量做到续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学习评价设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学会预测并把故事续编完整。利用已有的知识,激励学生观察、想象、表达。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级备课环节一:聊聊生日,激发兴趣。1,歌曲导入,创设氛围。 播放音乐《祝你生日快乐》。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哼唱歌曲。 2.聊聊生日,直奔主题。 (1)导语:同学们,听到这首熟悉的音乐,你们想到了哪一天 预设:过生日那天。 (2)引导:这一天,你一定非常快乐。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一次过生日的情景 课件出示过生日的相关图片。学生讲述自己过生日时的情景。预设:全家人一起吃蛋糕庆祝生日。 和好朋友参加了一次活动。如看电影、逛书店……爸妈不在家,但打电话庆祝了,寄回了生日礼物。 刚好是假期中,和爸妈一起旅行。…..…. 生:以听音乐、聊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 ……(指名学生叙述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活动意图说明: 以听音乐、聊生日话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可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续编故事做好铺垫。环节二: 指导方法,说清图意。师:课件出示李晓明的图片。 引导: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叫李晓明,他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生日了。这一次,发生了一些事情… 1,读懂教材,明确任务。 (1)师:想知道在李晓明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请翻开教材第60页。大家猜猜谁是李晓明,并给其他剩下的同学起个好听的名字? (2)教师板书课题“续写故事”。 (3)师:每次习作之前,我们都要明确习作要求,谁来提炼关键信息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2.指导看图,说具体。 (1)看图,初知大意。 师:请大家按顺序看看图画,猜猜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指导方法,讲清故事。 师:如果我们这样简单地把故事讲完了,那这个故事就不吸引人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个故事讲得详细些、生动些 提示: ①仔细观察每幅图。 ②用上泡泡框中的内容。第一幅图讲的是同学们说的话,第二幅图交代了李晓明的情况。 师:观察图一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叙述。 引导:听了这位同学的讲述,你觉得他说清楚了吗 说说理由。 预设:关注了泡泡框中的内容和人物的表情,语句很生动。教师及时引导,相机指导学生看清图井生动描述。 师:泡泡只出示了李晓明的一种心情,大家猜猜他此时还可能怎么想?为什么? (4)观察第二幅图。①学生观察第二幅图。 ②关注人物的心情,想象人物的动作。 引导:第二幅图中的李晓明很特别。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此刻的他,你想说什么词语 预设:孤独、落寞、可怜。③根据提示,补充内容。 大家讨论得可热烈啦!只有李晓明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座位上, (5)观察第三幅图。①学生观察第三幅图。 ②师:小刚和小红在悄悄地商量什么呢 教师总结:无论是有对话还是没有对话,只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即可。 师:小组内把前三幅图的故事内容连起来说一说,选派代表说故事。 生:以组交流提炼关键信息习作的要求。 生:观察图并说出图上出示的大意。 生:讲图一观察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叙述。 生:用时间、地点、人物来叙述图一、并能用人物的语言、神态来叙述。想象人物当时的心情。 预设:“丁零零……”下课了,小红、小刚和好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正在讨论生日的话题。 小红兴奋地说:“上个星期我过了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奶油蛋糕!”“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小刚眉飞色舞地说道。他们谈得可起劲了。 生:讲图二观察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叙述 。 预设:他难过地望着窗外,因为他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今年的生日不知有谁能记得。想着想着,他觉得眼前的景物变得模糊起来。 他皱起了眉头:“我也要过九岁生日了,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怎么办呀 ”他:同学们的生日过得很快乐,也很有意义。可是,有一位同学,他叫李晓明,他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生日了。这一次,发生了一些事情…… 生:讲图三观察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叙述,。 生预设:小刚跟小红商量:“李晓明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让我们来为他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吧!”小红非常支持这个决定。 这句话被坐在一旁的小刚和小红听见了,他们决定帮李晓明举办一个难忘的生日会。 ④学生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心情,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5)观察第三幅图。①学生观察第三幅图。 ②引导:小刚和小红在悄悄地商量什么呢 预设: 小刚跟小红商量:“李晓明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让我们来为他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吧!”小红非常支持这个决定。 这句话被坐在一旁的小刚和小红听见了,他们决定帮李晓明举办一个难忘的生日会。教师总结:无论是有对话还是没有对话,只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即可。(6)练说前三幅图。 ①小组内把前三幅图的故事内容连起来说一说。②选派代表说故事。 看图作文要注重对学生看图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初步了解图中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关注细节,丰富故事的内涵与情感。由指导观察第一幅图再到多幅图,引导学生将观察 所得有条理地说一说,遵循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环节三:大胆预测,续编故事语文要素 。依据提示,大胆预测 。 (1)回顾怎样预测。 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叙述,我有种预感一一李晓明一定会过一个非常暖心的生日!第四幅图画了一个问号。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形式,因为它给了我们自由,让我们去想象李晓明会过一个怎样的生日。但这种想象不是胡思乱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哪些预测的方法可以用在这里 预设: 我可以根据前三幅图的内容来预测第四幅图的内容:同学们给李晓明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我根据对话内容,预测小刚和小红会给李晓明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李晓明这么孤单,同学们一定会帮助他,这个生日他不会一个人过的。我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预测的。 (2)教师小结:预测必须依据前面的图画内容,对已有图画进行延伸。任何合情合理的预测都值得肯定。+语文要索 2.多维续编,交流分享。 (1)小组合作,多角度推向结局。 引导:最后,李晓明会怎样过生日呢 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提到的预测方法,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派代表交流预测的结果。 (3)对细节进行质疑,引导学生修正预测,说具体。 引导:同学们要给李晓明过生日,会提前对他说吗 他们会做哪些准备 是靠他们自己还是有老师的帮助 李晓明的爸爸妈妈参与了吗 生:根据前三图猜猜图四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叙述。 预设: 我可以根据前三幅图的内容来预测第四幅图的内容:同学们给李晓明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我根据对话内容,预测小刚和小红会给李晓明过一个难忘的生日。 李晓明这么孤单,同学们一定会帮助他,这个生日他不会一个人过的。我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预测的。 2.多维续编,交流分享。 (1)小组合作,多角度推向结局。 (2)小组派代表交流预测的结果。 (3)细节说具体。生:练说前三幅图。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说出接下来想象的故事内 容,学生会更有兴趣。这时,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相互启发中降低习作的难度, 学生很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 环节四:添加题目,指导成篇。 1,补充内容,说完整故事。 (1)引导:我们把刚才说的续编内容和前面三幅图结合起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别人在发言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听他的发言中哪个词用得好,哪句话说得好或者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他讲完了,我们再来评价,看看谁听得最认真。 (2)学生代表说完整故事。 2.组织学生及时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要想让故事生动有趣,就一定要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3.给故事添加题目。 引导:好的故事通常会有一个精彩的题目。你想给这个故事拟一个什么题目 预设:《李晓明过生日》《过生日》《难忘的生日》《特别的生日》《温暖》……4,学生练习写作。 引导:一幅图画可以写一个自然段,给它们加个开头和结尾,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 意过渡要自然,这样故事将更加完整。 5.教师巡视,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6.课堂小结:老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感受到大家丰富的想象力,你们能根据前面图画的内容把故事补充完整。而且大家都很有爱心,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应该向大家学习。 1、学生代表说完整故事 学生及时评价。 3.给故事添加题目。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完成“口头作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语言转化成文字,符合先 “语”后“文”的训练规律。鼓励学生给完整的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初 步培养学生拟题的能力。
“双减”作业设计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看图根据作文指导,完成续写习作。 A类习作:语句优美,立意明确,融情于景,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B类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结构合理,流畅连贯。 C类写作: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具体。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教师建议 优点;多维续编,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打开了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有创意 地续写。 建议; 1.三幅插图共有 6 个人物,显然都是同学。其中一对是同桌,只有一个人物有 姓名,即李晓明。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后信息推测:谁是“李晓明”?其次, 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插图中的其他人物是否也需要取名。一般来说,为了叙述的需 要,那一对同桌可以取名,如小红、小强,其余人物可以用大家、同学们等。 2.插图二中的李晓明呆坐着,他的心情泡泡展示了一部分,还可以引导学生进 一步思考:他还会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泡泡未说完的话有多种可能。要注重引 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想。 3.在推想故事发展和结局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说明这样推想的理由, 并对这些理由作切实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