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曾指出,抗日战争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武汉保卫战后,抗日战争进入( )阶段。
A.相持 B.进攻 C.防御 D.决战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九运动
3.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4.何香凝曾赠蒋介石一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对此诗的正确理解是( )
①写于九一八事变后 ②“倭奴”指的是美帝国主义
③中国推行抵抗政策 ④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德、日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以下各项,属于这些国家法西斯暴行的是( )
①屠杀犹太人 ②南京大屠杀 ③疯狂对外扩张 ④迫害进步人士和犹太科学家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5年10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下列档案中,不在此档案之列的是( )
A. 约翰·马吉拍摄的电影胶片
B. 砍杀中国军民的照片及其照片册
C. 记录慰安妇痛苦遭遇的档案
D.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
7.在中华民族艰难岁月里,人民音乐家聂耳谱曲的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请你判断这首战歌是( )
A. 《大路歌》 B. 《黄河大合唱》 C. 《开路先锋》 D. 《义勇军进行曲》
8.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国民党“一大”召开
9.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⑤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10.蒋介石是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中国台湾网2017年2月26日报道,蔡当局以“转型正义”为名,对中正纪念堂“去蒋化”,旺旺中最新民调显示,5成民众不赞成蔡当局把与蒋中正有关展示商品移除;更有高达7成民众认为此举造成社会对立。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蒋介石参与的是( )
A. 建立黄埔军校 B. 西安事变 C. 百团大战 D. 重庆谈判
11.“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2.2016年9月18日,是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85周年。中国多地以鸣响防空警报等形式纪念“九一八”事变85周年,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当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寻找失踪士兵 B.柳条湖事件 C.日本工厂被炸 D.西安事变
13.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抗日战争时期,誓死保卫卢沟桥的民族英雄是
A.谢晋元 B.左权 C.佟麟阁 D.杨靖宇
14.全国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仗。其中武汉会战
A.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是自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C.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灭,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D.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鼓舞
15.1942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此评论说的是
武汉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16.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著作的记述
17.1942年,罗斯福谈到中国抗战时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日本有多少师团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谈话表明( )
A.中国是世界强国 B.美国重视中国抗战的作用
C.中国会打败日本 D.美国将派兵参加中国抗战
18.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
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19.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开始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这次战役是( )
A.血战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0.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多少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
A.30年
B.35年
C.45年
D.50年
非选择题
21.经济的繁荣,是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繁荣,请举例说明。
(2)经济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全国抗战初期,重庆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全国抗战后期,重庆的经济却濒于崩溃。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为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国家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次改革的实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自《内战百科》
(2)“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2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忌日。
(1)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驶什么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45年9月,重庆新闻界举行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宴会,国共两党代表及各界知名人士和记者欢聚一堂。席间,文人以猜谜为乐,议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谜面,以中国历史人物为谜底。与会人员纷纷亮出各自的谜底……
(2)请你参与,从你所知的或下面提供的人物中做2个谜底并解释理由。
示例: 苏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温馨提示:毛遂、共工(神话人物)、蒋干、屈原、华佗、袁世凯……仅供参考)
距今120年前,日本也曾发动过一次侵华战争,请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说说该战争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24.阅读史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14年,哪一个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哪一个事件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9月,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正式建立,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几次合作?
(3)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进行了抵抗日本侵略军进攻的战役,请你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各举一个抗战的例子?
(4)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请你举一个日本侵略军的法西斯暴行?
(5)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哪一个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日本侵略者何时签订的无条件投降书?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7)你认为我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图是什么?
答案
1-5AAABD 6-10CDBBC 11-15DBCCC 16-20.ABCDD
21.(1)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置的布局;店铺经营时间长,从白天一直延续到后半夜。
(2)日本阻断了重庆的物资供应和销售的国际通道;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3)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对国企进行改革。增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2.(1)建立黄埔军校、北伐胜利进军;抗日战争的胜利。
(2)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23.(1)决定权。
①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维护民族尊严。
(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凡谜底与解释理由相对应,表述合理均可得分,理由每条1分,人物每个0.5分。
毛遂——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共工——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甲午战争。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24.(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2)西安事变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二次。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等;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等。
(4)南京大屠杀等。
(5)中共七大;1945年9月2日。
(6)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浴血奋战,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国际社会的援助与支持,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因素。(学生能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含义即可)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学生能答出其中一方面含义即可)
(7)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