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内能周周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 40 分)
1.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搓手取暖 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钻木取火 D.磨刀时刀的温度会升高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3.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2万倍时,即使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出来,这是因为( )
A.钢瓶的分子间有间隙
B.油分子被压小了
C.油分子间有斥力
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雪温度低,内能小
B.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
D.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5.景颇族的祖先曾发明一种活塞式点火器,如图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质推杆前端黏附艾绒。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即燃,随即将杆拔出,口吹立见火苗。手推杆入筒的过程中,筒内密封气体的 ( )
A.分子动能减小 B.密度不变
C.分子数增加 D.内能增大
6.关于分子动理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8.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瓶口出现“白雾”。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 30 分)
9.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同学们在清除广告纸时,发现广告纸粘在建筑物上 不 易 被 清 除 掉,是因为分 子 间存 在 。于是同学们利用钢丝球用力擦广告纸,一段时间后钢丝球发热,这是 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钢丝球的内能。10.如图所示,北方冬季的暖气片用水作为循环物质,主要是应用了水的 的性质,暖气片中的水温度降低后,其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如图,在机械制造行业,常在齿轮、轴等表面层中渗碳、渗硅,来改善其表面性能,这是利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为了加快渗透速度,通常采用提高温度的方式,这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
12.如图是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物质从图丙状态变化到图乙状态时,分子间作用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物质从图乙状态变化到图甲状态时,需 (填“吸热”或“放热”)。
13.甲、乙两铜块,质量之比是3∶1,当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温度升高了 10℃,乙温度升高了 ℃;若甲、乙升高温度之比为3∶2,则吸收热量之比为 。
三、实验题(15 分)
1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某种液体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始 温度/℃ 加热时 间/min 最后 温度/℃
水 60 20 6 45
某种液体 60 20 6 70
(1)装置如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填“质量”或“体积”)、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某种液体 相同,然后通过比较 来比较哪种液体吸热能力更强。
(3)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能力更强的是 (填“水”或“某种液体”)。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四、计算题(15 分)
15.国庆节后,天气转凉,气温逐渐降低,小明喝牛奶前,需要用热水烫一下,小明用60 ℃的热水加热 210 g 的袋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15℃升高到 45 ℃。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 J/(kg·℃),牛 奶 的 比 热 容 为 2.5×10 J/(kg·℃)。若不计包装袋吸热及其他热损失。
(1)牛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加热牛奶至少需要多少千克 60 ℃的热水
周周练(第 13 章)
1. B 2. C 3. A 4,D 5. D 6. B 7. D 8. C 9.引力 做功 10.比热容较大 不变 11.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剧烈 12.变小 放热13.30 9:2 14.(1)质量 (2)吸收的热量 升髙的温度 (3)水 2.1×10
15.(1)牛奶的质量:
m牛奶=210 g=0.21 kg
牛奶吸收的热量:
-
(2)若不计包装袋吸热及其他热损失,则热水放出的热量 1.575×10 J
由 得至少需要热水的质量:
=0.2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