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2023年9月,美国航天局发现:在距离地球120光年的位置,有一个极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该行星质量是地球的8.6倍,表面覆盖有液态水。据此完成1~2题。
1.与该行星属于同一天体类型的是( )
A.哈雷彗星 B.天王星 C.月球 D.太阳
2.存在液态水,说明该行星( )
A.与恒星距离适中 B.大气层成分适宜 C.公转方向正确 D.宇宙环境安全
我国S城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近些年来,风能和太阳能被充分利用。下图为我国S城太阳能和风能各月发电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太阳能废弃物排放较多 B.太阳辐射中紫外线能量最大
C.太阳能与地热关系密切 D.太阳能与风能关系密切
2023年9月18日21时21分,我国东海海域发生了6.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70km,福建、浙江等地有震感,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5~7题。
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6.若有人在震中海域附近打鱼,地震发生时他的感受是(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7.通常海域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小于陆域地震,主要是因为( )
A.地震等级小,破坏力小 B.营救措施得当,撤退及时
C.海域人口及建筑物稀少 D.震源深度大,地面破坏小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上游河流汇水量增多,青海湖水位连续15年上涨,湖泊面积增大,进而影响湖区气候。下图示意青海湖。据此完成8~9题。
8.青海湖每天某时段都会出现明显的风从湖岸吹向湖泊的现象,该时段最可能是当地的( )
A.13时—14时 B.17时—18时 C.8时—9时 D.20时—21时
9.青海湖水位上升对周围陆域气温的影响体现在( )
A.昼夜温差加大 B.昼夜温差减小 C.白天气温升高 D.夜晚气温降低
咸潮,又称为“咸潮上溯”或“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淡水河流量不足,加之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会引起海水倒灌,从而导致成淡水混合,上游河道水体变咸。据此完成10~11题。
10.冬半年,我国入海河流下游多出现咸潮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蒸发 B.降水 C.潮汐 D.地形
11.为应对咸潮可能产生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改变供水格局,实施跨流域调水 ②建立预警机制,实施同步检测
③营造沿海防护林 ④降低海水温度,实现咸淡水分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营口盐场位于我国四大盐区的辽东湾盐区,是辽宁省最大的盐场。营口盐场地处辽东半岛西南沿海,占地175km2,素有“百里银滩”之称,当地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秋季。下图为营口盐场晒盐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推测营口盐场晒盐旺季集中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营口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形平坦 ②降水量丰富 ③风力较小 ④多晴朗天气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唐松草生长在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边草坡或林中,草茎粗壮,高60~80cm,叶子是复叶,会在夏季迅速开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温度过低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多唐松草。下图为唐松草花开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唐松草为适应内蒙古草原环境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粗大 B.花期长 C.根系长 D.植株高
1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内蒙古草原地区唐松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植株增高 B.叶片变大 C.根系扎根更深 D.地下部分缩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某科幻电影讲述了人类为了抵御小行星撞击和太阳耀斑爆发异常剧烈的风险,拯救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在月球上部署了月盾计划,但由于陨石提前来袭且太阳活动异常剧烈,全员紧急撤离,唯一的维修工被滞留于月球而寻找各种方式逃生的过程。
(1)说出人类在月球生存面临的挑战。(4分)
(2)若太阳系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出小行星最可能分布的位置,并推测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5分)
(3)列举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10月5日,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挖出三枚疑似恐龙蛋的化石,蛋体保存完整且呈椭圆形。根据研究判定恐龙蛋化石埋藏于晚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年。这些化石为科学家研究恐龙及白垩纪后期生物灭绝提供了更翔实的依据。
(1)说出白垩纪后期生物灭绝造成的结果。(4分)
(2)说出恐龙蛋化石形成的条件。(6分)
(3)关于此次恐龙大灭绝的原因,试提出你的假说。(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小芸夏季去山东青岛海边避暑,天气凉爽,气候适宜。小芸根据自身观察,在日记中写道:“白天在海边漫步,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吹散了我的秀发。”下图示意当地夜晚某时刻高空等压面分布,A、B为近地面区域(海洋或陆地)。
(1)试指出小芸日记中的错误,并说出依据。(4分)
(2)试画出近地面等压线示意图,并标注气流运动方向。(4分)
(3)指出A、B所代表的地面区域(海洋或陆地),并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滇池位于昆明城西南部,湖面海拔1886m,面积330km2,平均水深5m,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南盘江、宝象河等河流汇入其中。近些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滇池面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说出图中①②⑤⑧分别代表的水循环环节。(4分)
(2)面对滇池面积缩小的情况,试提出改善措施。(4分)
(3)根据图中信息阐述水循环的意义。(6分)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1.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属于行星的是天王星,月球属于卫星,太阳属于恒星;哈雷彗星属于彗星。故B选项正确。
2.A 【解析】该行星存在液态水,说明温度适中,只有与恒星距离适中才会存在液态水。故A选项正确。
3.D 【解析】当地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图中冬季风能及太阳能发电量均较小。故D选项正确。
4.D 【解析】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气压高低,进而影响风力大小;太阳辐射中可见光能量最大;地热是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故D选项正确。
5.B 【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km,地幔的范围是从地下17km到2900km,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70km,因此震源位于地幔。故B选项正确。
6.C 【解析】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因此地震发生时,在海域附近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故C选项正确。
7.C 【解析】海域地震震级不一定小;造成的人员伤亡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疏密程度、人口数量密切相关。故C选项正确。
8.D 【解析】风从湖岸吹向湖泊,说明此时湖岸气温低、气压高,湖泊气温高、气压低,风从湖岸吹向湖泊,故该时段最可能出现在20时—21时。故D选项正确。
9.B 【解析】青海湖水位上升对周围陆域气温的影响体现在昼夜温差减小。故B选项正确。
10.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淡水河流水量不足,加之太阳和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会引起海水倒灌。我国冬半年降水较少,地表径流减少,导致咸潮现象频发。故B选项正确。
11.A 【解析】咸潮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含盐量升高,因此需要跨流域调水,改变供水格局;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咸潮危害;沿海防护林无法阻止咸潮;降低海水温度施工难度过大。故A选项正确。
12.A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冬季气温低,蒸发弱;春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气温较高,且风力较大,有利于水分蒸发,便于晒盐。故A选项正确。
13.D 【解析】盐场晒盐的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平坦、风力较大、高温少雨、天气晴朗等。故D选项正确。
14.C 【解析】内蒙古草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且气温年较差较大,因此唐松草叶片细小,以减少水分流失;秋冬季节气温低,唐松草花期短、根系长、植株矮。故C选项正确。
15.C 【解析】随着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水分减少后,地下水位降低,因此地上植株变矮、叶片减少、根系扎根更深,地下根系增长以获取地下水。故C选项正确。
16.(1)昼夜温差大;氧气、淡水、食物等资源匮乏;白天太阳辐射过强。(答出两点,4分)
(2)火星和木星之间。(1分)
影响:地面塌陷,地表形态发生改变;大气环境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地球环境变化导致物种灭绝。(答出两点,4分)
(3)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答出两点,4分)
17.(1)称霸一时的恐龙全部灭绝;地球上75%~80%的物种灭绝。(4分)
(2)恐龙蛋外壳坚硬;该恐龙蛋很快被沉积物所掩埋;埋藏在地下的恐龙蛋须经受漫长的石化作用。(6分)
(3)假说:气候变迁;地磁变化;陨石撞击;酸雨。(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4分)
18.(1)错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2分)
依据:白天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即从海洋吹向陆地。(2分)
(2)作图。(4分)
(3)A代表陆地,B代表海洋。(2分)
理由:陆地比热容小,夜晚降温快,气压高;海洋比热容大,夜晚降温慢,气压低。(4分)
19.(1)①水汽输送②降水⑤地表径流⑧地下径流(4分)
(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合理即可,答出两点,4分)
(3)将各个圈层有机联系起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为海陆间联系的纽带;塑造地表形态。(答出三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