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纹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适合纹样》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七册第18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型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悟适合纹样的美丽,并尝试设计适合纹样。本课教学内容——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贴近学生生活,继而发现并创作生活中的美。
学生情况: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二方连续”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纹样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可以表现一定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且通过点线面设计出简单的纹样。另外,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要,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欣赏与讨论,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感悟,揭示课题
出示各种花朵的图片,通过欣赏,发现花朵的形状千差万别,三角形、六边形、圆形、正方形等。
师:设计师把美丽的花朵通过夸张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纹样,装饰着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的设计师。
(教师示范:①从内向外画;②画的内容要把形状撑满。)画一画,画的花朵纹样要适合桌上的纸的形状。
美丽的纹样,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板书课题)
二、通过探究,寻找规律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适合纹样,如餐具上、瓷砖上、窗帘上……因为它的普遍,常常被我们的眼睛忽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老师收集到的生活中适合纹样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
师:在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这些适合纹样用了哪些图案内容来装饰?
(2)适合纹样的图案说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
2.学生欣赏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总结适合纹样的装饰内容和方法
(1)适合纹样的装饰内容:植物、动物、人物、风景…
(2)适合纹样的装饰方法:对称式、均衡式、离心式、向心式、旋转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设计规律是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重点,如果一味地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就索然无味了。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跟着老师做一做,把彩色纸片的适合纹样放进白色大纸片里,还是适合纹样吗?(不是)但我们是小小设计师,可以把它变成适合纹样的。看看别的小设计师是怎么做的。(欣赏同龄人作品)
设计意图:看到同龄人作品,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从不同角度欣赏、评价学生作品,从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在作品比较中汲取一定的设计方法和灵感,为自己的设计寻找更加合适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也巧妙地得到了解决。
三、尝试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把画好的花朵形状放在自己白色纸片形状里,用自己喜欢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添画,完成一个适合纹样。
作业展评
学生作业以集体展示的形式张贴在黑板上。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我最喜欢这里的哪一件作品?(指名说)你觉得你最喜欢上面哪一幅,为什么?
设计意图: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使学生在多元的评价体系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让学生真正体验了绘画的快乐。
课堂小结
像这样的适合纹样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纹样装饰着我们的世界,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课堂反思
《适合纹样》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通过作品的欣赏,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尝试探究出纹样设计的方法、规律。如: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可以用什么样的纹样来设计装饰呢?发现了哪些图案设计的方法和规律?适合纹样的设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生自主探究、集体讨论、动手尝试,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