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公开课示范课件 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公开课示范课件 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3 14: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论中央政府之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租力役土贡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我们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捩(liè)中枢。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释义: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的青年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了人生的进阶,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甚大,即使靠多年苦读,也无法追平原生家庭和出身带来的巨大差距。
小 镇 做 题 家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一、选官制度


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不利科技进步。
方式公开公平、获得上升渠道、向学风气浓厚;束缚思想个性。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zhí)言》卷1《散序进士》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 科举制 (隋朝—1905年) 创新
选官权力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材范围
中正官
中央政府
评定授官
分科考试
扩大(不限于士族)
较窄(士族为主)
才学
家世、道德、才能 → 家世
集权
公开
公平
开放
产生发展
社会地位高、公开公平
分科取士,才学标准
扩大统治基础
官本位思想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期 人物 主要制度 方式 标准
先秦时期
战国至秦
两汉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至清
世袭
血缘
世卿世禄制
中央任免
军功
军功爵制
自下而上举荐
品行
察举制
评定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 门第
九品中正制
分科考试
才学
科举制
甲:孝顺正直 乙:贵族子弟 丙:孔武有力 丁:学富五车 戊:士族子弟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二、中央官制
封驳
呈交审核
草拟诏令
审核诏令
执行诏令
审核通过
分理政务
思考:
1.分工合作的三省,办公机构却被隔离成内廷、外廷两部分,为什么?
2.参与决策的内廷被分为中书、门下两省,这一设计有何作用
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
——《文献通考·卷五十·职官考四》


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彼此制约,加强皇权;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政府趋向理性和成熟,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创新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吏部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政事堂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时期 中央官制 演变趋势 演变实质
秦朝
汉武帝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初步形成三省
三省六部制确立
相权削弱
皇权加强
三省六部制完善
君主专制的加强
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保国安民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三、赋税制度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赋税制度 征税原则 征税标准 征税对象 征税项目 征税次数
变化原因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创新
人丁为主
财产为主
受田农民
不分主客
租庸调及杂税杂役
户税(货币)、地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标准公平
扩大对象
简化名目
固定时间
量入为出
量出制入
保证财政
①户籍失实,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
②官吏盘剥,税收不公,农民逃亡;
③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财政锐降。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
——《资治通鉴》卷226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资治通鉴》卷226
三、赋税制度
当时人批评两税制是以资产作标准,但如欲正确计算资产,实大不易。古代每亩地收若干税有规定,且全国一律。但现在两税法是一年的收税总额作为两税之定额,要依照大历十四年所收之数作为标准。故陆贽说:“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他批评政府不体恤民间困苦,把平时征收的税如“急备”、“供军”、“折估”、“宣索”、“进奉”等各种摊派,全部加入两税法中,一并征取。……前者(租庸调制)授田征租之制,后者(两税法)却是仅征租而不授田。故两税制已完全丧失为民制产之精神,造成社会上贫富更加悬殊,土地兼并益发猖狂。
——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中国经济史》第十章


提高政府征税效率,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户税资产难以核实,旧额摊派敛财之嫌。
财产标准更加公平,减轻农民人身控制。配赋不公加税不断,百姓负担更加沉重。
选官制度 (科举制) 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赋税制度
(两税法)
国 扩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 不利科技进步 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彼此制约,加强皇权 集思广益,科学决策 提高政府征税效率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户税资产难以核实
旧额摊派敛财之嫌
民 方式公开公平 获得上升渠道 向学风气浓厚 束缚思想个性 政府趋向理性和成熟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财产标准更加公平
减轻农民人身控制
配赋不公加税不断
百姓负担更加沉重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制度建设中的“国”与“民”
以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开明豁达,充满自信,既善于从历代兴亡中总结出治国安邦的政治经验,又锐于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开创了唐前期一百多年持续繁荣的局面……成为以后中国古代政治的典范。
——王小甫 张春海 张彩琴编著《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如何进行制度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怎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立足国情
百生争鸣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规则,它规定人的活动范围,影响人的选择,注定其结局。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英]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
与时俱进
适时创新
以民为本
社会公平
治理效能
学习借鉴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吉安市白鹭洲中学 李小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