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1 20:10:30

文档简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基本史实,正确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时空观念:通过阅读《二次革命形势图》《护国战争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主要过程。 家国情怀:认识到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
主干落实
一、二次革命
背景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导火线:“宋案” 背景 1912年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
经过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过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 国民党力量涣散,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谋正式总统: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
2.谋终身总统:
(1)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谋求帝制:
(1)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2)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四、军阀割据
1.割据局面:
派系 首领 势力范围
直系军阀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军阀 段祺瑞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 张作霖 盘踞东北
滇系军阀 唐继尧 控制云南、贵州
桂系军阀 陆荣廷 广东、广西
2.历史影响:各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任务驱动
【史料实证·卖国的独裁】
材料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方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 ”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1)材料中的“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分)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 (2分)
答:人物:袁世凯。 原因:他怕暴露自己的专制独裁野心。
【时空观念·正义的回击】
(2)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形势图 (2分)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图一:二次革命;原因是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图二:护国战争;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3)图一、图二所示事件在目的上有何相同点 (2分)其结果又有何不同 (4分)
答:相同点:维护共和,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结果不同: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家国情怀·历史的教训】
(4)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4分)
答: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时空观念:
易错易混
1.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随后护国战争爆发;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2.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初,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B)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 (C)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全国掀起讨逆斗争
3.“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
A.缺乏统一领导 B.列强干涉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脱离人民群众
4.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B)
A.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B.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C.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5.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A)
A.准备复辟帝制 B.恢复传统文化
C.推行社会教化 D.宣扬西方文明
6.(2023 广州天河期中)“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处的“民贼”指的是 (C)
A.溥仪 B.张作霖 C.袁世凯 D.段祺瑞
7.“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B)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8.(2023 深圳龙华期中)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6年下半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是 (D)
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冯国璋、徐锡麟、湖北军政府
C.兴中会、章炳麟、《革命军》 D.段祺瑞、张作霖、北洋军阀
9.(2022 盐城中考改编)如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C)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广州演讲(1917年)
材料三 袁世凯祭天。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 (2分)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分)
答: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2)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 (2分)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2分)
答:中国依然实行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最终袁世凯的结果如何 (2分)
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4)材料四中说,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原因是什么 (2分)
答: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素养导学
唯物史观: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等基本史实,正确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 时空观念:通过阅读《二次革命形势图》《护国战争形势图》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主要过程。 家国情怀:认识到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
主干落实
一、二次革命
背景 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导火线:“宋案” 背景 1912年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 ,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
经过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经过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
结果 国民党 ,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谋正式总统: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 ,随即解散国民党。
2.谋终身总统:
(1)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修改 ,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3.谋求帝制:
(1)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 ”的大部分内容。
(2)以1916年为“ ”,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结果:1916年3月, 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四、军阀割据
1.割据局面:
派系 首领 势力范围
直系军阀 、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军阀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 盘踞东北
滇系军阀 唐继尧 控制云南、贵州
桂系军阀 陆荣廷 广东、广西
2.历史影响:各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入 的动乱之中。
任务驱动
【史料实证·卖国的独裁】
材料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火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方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 ”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1)材料中的“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分)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 (2分)
【时空观念·正义的回击】
(2)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形势图 (2分)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图一、图二所示事件在目的上有何相同点 (2分)其结果又有何不同 (4分)
【家国情怀·历史的教训】
(4)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4分)
时空观念:
易错易混
1.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随后护国战争爆发;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真相大白后,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
2.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初,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迨及民国二年春两院选举,各省告竣,揭晓后,国民党当选议员几占五分之三以上。袁政府闻之大惧,于是在国会未开会以前,在沪有暗杀宋教仁之重案发生,震动全国。国人对袁,大为愤恨!”此案的影响是 ( )
A.武昌发生辛亥革命 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C.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D.全国掀起讨逆斗争
3.“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
A.缺乏统一领导 B.列强干涉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脱离人民群众
4.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的真实目的是 ( )
A.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B.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C.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5.1915年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重新颁定“教育要旨”,指出教育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阙”,把教育宗旨概括为“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七项。其根本目的是 ( )
A.准备复辟帝制 B.恢复传统文化
C.推行社会教化 D.宣扬西方文明
6.(2023 广州天河期中)“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处的“民贼”指的是 ( )
A.溥仪 B.张作霖 C.袁世凯 D.段祺瑞
7.“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8.(2023 深圳龙华期中)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6年下半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是 ( )
A.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冯国璋、徐锡麟、湖北军政府
C.兴中会、章炳麟、《革命军》 D.段祺瑞、张作霖、北洋军阀
9.(2022 盐城中考改编)如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广州演讲(1917年)
材料三 袁世凯祭天。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 (2分)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 (2分)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最终袁世凯的结果如何 (2分)
(4)材料四中说,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原因是什么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