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1 20:12:51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素养导学
时空观念:从斗争地点、主力、形式、结果等方面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五四运动,感悟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主干落实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 。
2.爆发:
(1)时间: 年5月4日。
(2)地点及主力:北京,学生。
(3)口号:“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 、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原因:
(1)内部: 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2)外部: 帝国主义在多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2.概况: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 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 运动。
2.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 。
3.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 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4.地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 意义。
任务驱动
 【时空观念·觉醒】
  张海鹏教授的《中国近代通史: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道:“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我们绘制了下图。
(1)图中A段“开始是下降”和“降到谷底”分别源于什么历史事件 (4分)
(2)在B段中有个重要历史事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个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这次斗争的先锋和主力分别是谁 (4分)
【史料实证·抗争】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 (2分)如何理解这场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分)
【家国情怀·弘扬】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4分)
时空观念:
图像史料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易错易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重返五四现场》中记载:“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文中所说的“噩耗”指( )
A.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B.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5月4日,学生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
A.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B.商人市民纷纷响应
C.青年学生充当先锋 D.采取武装斗争方式
3.(2023 深圳龙岗期中)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界发表宣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阶级运动
B.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4.1919年6月,中国某城市有六七万工人参加罢工。罢工工人说:“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运动,乃是世界史上一件最为惊人的运动。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据此判断该地是 (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5.(2023 梅州期中)观察如图所示,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6.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通常以幽默及讽刺手法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或理解。如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如图),其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人罢工的巨大作用 B.商人罢市的有力推动
C.学生罢课的强大压力 D.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7.(2022 河北中考)1920年7月,一些日本议员针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留日学生问题,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之质询书》中说:“来日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们归国之后,多成为排日论者……对此现状,政府将采何种方针 ”由以上材料可见,五四运动 ( )
A.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
B.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
C.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
D.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
8.“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独裁专制统治,国人的民族意识淡漠。而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主义活动的普遍开展,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广泛而深入地唤醒了国民对国家的责任和爱国的情怀。”这说明五四运动 ( )
A.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B.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9.(2023 汕头龙湖期中)“从这一运动开始,知识分子走向工人阶级,两股巨流开始汇合,中国革命开了新生面。”这说明“运动”( )
A.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0.(2023 广州越秀模拟)以下是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者,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C.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
时间 大 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
——毛泽东
材料三 “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第13课 五四运动
素养导学
时空观念:从斗争地点、主力、形式、结果等方面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五四运动,感悟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主干落实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2.爆发: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地点及主力:北京,学生。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4)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原因:
(1)内部: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2)外部:日本帝国主义在多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2.概况: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1)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3.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4.地位: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任务驱动
 【时空观念·觉醒】
  张海鹏教授的《中国近代通史: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道:“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我们绘制了下图。
(1)图中A段“开始是下降”和“降到谷底”分别源于什么历史事件 (4分)
答:“开始是下降”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降到谷底”源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在B段中有个重要历史事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个历史事件是什么 (2分)这次斗争的先锋和主力分别是谁 (4分)
答:五四运动。先锋是学生;主力是工人阶级。
【史料实证·抗争】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材料反映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 (2分)如何理解这场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分)
答:性质: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理解: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一些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家国情怀·弘扬】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发扬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4分)
答:爱国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精神。
时空观念:
图像史料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易错易混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思维构建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重返五四现场》中记载:“噩耗传来,有如当头一棒,天旋地转,青年学生尤为愤慨,以至演成1919年5月4日的北京示威运动。”文中所说的“噩耗”指(D)
A.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B.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5月4日,学生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C)
A.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B.商人市民纷纷响应
C.青年学生充当先锋 D.采取武装斗争方式
3.(2023 深圳龙岗期中)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界发表宣言:“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C)
A.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阶级运动
B.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4.1919年6月,中国某城市有六七万工人参加罢工。罢工工人说:“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运动,乃是世界史上一件最为惊人的运动。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据此判断该地是 (B)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天津
5.(2023 梅州期中)观察如图所示,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B)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6.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通常以幽默及讽刺手法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或理解。如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如图),其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D)
A.工人罢工的巨大作用 B.商人罢市的有力推动
C.学生罢课的强大压力 D.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7.(2022 河北中考)1920年7月,一些日本议员针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留日学生问题,在向国会提出的《关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之质询书》中说:“来日之中华民国留学生们归国之后,多成为排日论者……对此现状,政府将采何种方针 ”由以上材料可见,五四运动 (D)
A.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
B.受到了日本政府的抵制
C.引发了留日学生的归国浪潮
D.激发了留日学生的爱国情感
8.“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独裁专制统治,国人的民族意识淡漠。而五四运动中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主义活动的普遍开展,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广泛而深入地唤醒了国民对国家的责任和爱国的情怀。”这说明五四运动 (C)
A.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B.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9.(2023 汕头龙湖期中)“从这一运动开始,知识分子走向工人阶级,两股巨流开始汇合,中国革命开了新生面。”这说明“运动”(C)
A.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0.(2023 广州越秀模拟)以下是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B)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者,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C.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
时间 大 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
——毛泽东
材料三 “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 (6分)
答: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什么。(2分)
答: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3)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2分)
答:影响:使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