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3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3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1 22: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图片和视频等相关材料,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中红军克服的艰难险阻。
2.通过观看视频和分析史料,初步理解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革命斗争中展现的非凡智慧和大无畏英雄气概,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在新长征路上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决心。
重难点:
通过长征的学习,加强多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设计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堂导入
《“半条被子”的故事》视频导入,让学生在故事感动中,思考为什么会有长征。
讲解一
(地图+视频为主)
万里征途多坎坷
讲解二
(地图+史料为主)
红军不怕远征难
讲解三
(图片+音频+史料为主)
长征精神永流传
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长征路上有多难
长征路上那些事
解读长征精神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半条被子”的故事》后续收尾,学生查找资料寻找类似于“半条被子”反映军民一心的长征故事。
长征路上那些人
铸牢教育结合点: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赓续长征精神
新课导入
看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被感动,那么故事中的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呢?
【课程引入】“半条被子”的故事
一、万里征途多坎坷
1.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历史地图】红军长征示意图
伴随着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围剿”
一、万里征途多坎坷
1.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同样是面临“围剿”,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会失败呢?
博古
(1907—1946)
李德
(1900—1974)
“左”的错误
一、万里征途多坎坷
2.长征路上有多难?
【历史地图】红军长征示意图
观察长征示意图,你觉得红军在长征路上将会遇到哪些困难?
雪山
敌人的封锁堵截
草地
激流
……
一、万里征途多坎坷
2.长征路上有多难?
假设每天跑步5千米(10里),你知道跑完25000里长征需要多少时间吗?
漫长征途
恶劣环境
持续战斗
一、万里征途多坎坷
2.长征路上有多难?
从这些图片中,还能看出红军长征路上有哪些困难?
红军自制弹药
红军用过的单发枪
红军穿过的草鞋和麻鞋
长征时红军吃过的野菜、树皮标本
供给不足,
装备简陋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阅读课本,找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那些大事,并在图上标出。
【历史地图】红军长征示意图
1934年10月 瑞金出发
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1935年10月
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1.长征路上那些事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英雄后卫,血战湘江
从血战湘江的故事中,你能找到红军长征成功的原因吗?
坚持革命理想必胜的信念;
英勇战斗,不畏牺牲。
1.长征路上那些事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遵义会议精神(剪辑)
阅读课本,说一说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实事求是,勇于改正错误;
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长征路上那些事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四渡赤水二渡四渡战斗旧址
“四渡赤水出奇兵”展现了毛主席的用兵智慧,除此之外,你还能从视频中看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吗?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一路上买卖公平,纪律严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1.长征路上那些事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爬雪山
过草地
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勇往直前
闯过天险
1.长征路上那些事
四渡赤水
跳出敌人包围圈
打乱敌人追缴计划
长征路上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中共党史研究室
结合所学,想一想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群年青人胜利完成前所未有的长征?
2.长征路上那些人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精神
1.解读长征精神
三、长征精神永流传
三、长征精神永流传
2022年12月9日2时31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当年,我国将火箭命名为“长征”寓意中国火箭事业一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到达胜利彼岸。
今天,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和以往大不相同。面对新的形势,学习长征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2.赓续长征精神
三、长征精神永流传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更有责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走好我们青年人一代的新长征路。
2.赓续长征精神
随堂练习
1.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⑦②④⑤⑥③
C.①⑦②④⑤⑥③ D.①⑦③②⑤④⑥
2.伍修权在某次会议期间特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表达他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D
C
随堂练习
3.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
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
4.“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
A
C
课堂小结
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意义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长征的过程
胜利会师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前期遇挫
重大转折
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勇往直前
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布置作业
长征过程中,除了“半条棉被”的感人故事,红军还经过了很多民族地区,在这些地区播撒革命火种,团结各族人民,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视频或图文资料,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