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味道 (第一课时)
类别:中学美术
编号:10
教材分析:
1、《泥土的味道》一课,选自江苏少儿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第十五册第7课,属“设计·应用”领域。本节是“设计·应用”的第一节,她体现了泥土独特的设计语言和造型理念,极大地拓展了现代艺术的审美领域。另一方面,陶艺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同学们在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陶泥制作的基本方法,本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的这种顺序上的安排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本课的知识要点是让学生了解泥土与人类器物文化的关系,了解以泥制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掌握基本的泥制工艺方法及工艺流程。
3、本节教材运用了泥条、泥球、泥片等方法,这些是学生熟悉而又能自主动手制作的,适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组合与创作充满了设计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本课分2课时,此教学设计为第1课时。
学情分析:
1、初二的学生经过系统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而且对于生活中的陶泥作品也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认知的水平和认知规律,学生不能真正欣赏陶泥的艺术形式。
2、十四岁左右的青少年是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尝试体验传统工艺,绽放创意之花,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发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成功创造美,并为学生终身享受艺术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以泥制器的发展历史,体验各种泥制器物的器型和装饰特点以及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知道泥条、泥片、泥球等的基本制作方法,运用所学,尝试制作器型并加以适当的装饰。
情感目标:感受泥陶、泥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各类器型中所蕴含的人类情感和由造型装饰的变化所带来的审美韵味。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和基本掌握泥陶、泥偶和简单器具的制作工艺。
教学难点——理解和体会各时期各种泥制器物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韵味。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陶瓷实物若干、陶泥工具等。
2.学生准备——陶泥、水杯、制陶工具、垫板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一段视频,请学生欣赏。
视频《泥与火的艺术》
2.教师提问:
(1)知道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是什么吗?(陶瓷花瓶)
(2)对于陶瓷同学们了解多少 (泥,景德镇,火)
通过欣赏与观察,学生切身感受到了陶艺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力,教师顺势揭示课题——泥土的味道。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段视频资料的赏析,感受陶艺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力和冲击力,让学生在对陶艺有一个直观感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课程的深入做好铺垫。
二、感受认知,泥制品在历史中的发展。
1、远古时期。
2、新石器时期。
3、秦汉时期。
4、隋唐时期。
5、宋朝时期。
6、现代。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从不同时期的泥制品为线索,使学生对泥制品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并随着内容逐层展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了审美能力,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与艺术血脉相连、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陶泥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探究归纳
1.教师每组出示一个陶瓷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归纳:陶泥有哪些制作技法。
2.展示陶泥技法示范,请学生学习其中的基本技法,加深学生对陶泥技法的理解。
3.小试牛刀,尝试探索:老师抛砖引玉,同学们体验感受,运用基本制泥法,组合简单的小作品。
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相同的基本形,可以通过变化它的创作技法等来获取不同式样和风格的陶泥作品。
4.介绍陶泥制作的其他方法:
分别出示用捏塑、模具、拉胚方法制作的陶泥作品,让学生感受并分析不同制作材料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对组成要素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再通过作品分析、体验等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动手动脑其乐无穷,又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思维,更加深了学生对制陶技法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
四、创作体验
请同学们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运用所学技法,小组合作,大胆创新。
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新颖的设计,对制作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设计的过程,分组合作是我们美术教学中常见的学生活动方式,既可以通过合理分工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同时又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让他们的设想能够以较快较好的方式来实现,也轻松圆满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评价交流
1.学生自评: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到前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的构思和手法特点。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评,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可按以下评议标准进行:(是否突出了陶泥的特点、构思是否合理、是否易于识别并能使人产生深刻印象等方面)
3.教师适当点评归纳,并评选出最佳作品创意、最佳制作工艺等奖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的作品展示是要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培养自我展示的勇气和能力,通过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辨析及评价能力,教师最后给予适当点评,并根据作品的特色给予奖项,是要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美术课的兴趣,同时也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以后的设计制作中能做得更好。
六、延伸拓展
1、多媒体播放紫砂壶的图片资料。
2、引出一代陶艺大师。鼓励学生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并不断追求,也许我们当中就会出现另一个李昌鸿。
教师总结:同学们,泥土它天然的可塑性,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就让我们爱惜泥土,保护泥土,让泥土的生命和我们共舞在地球之上。
【设计意图】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所做的练习是有限的,要将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有效地延伸到生活中,真正发挥美育的积极作用。
教后记: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做到了引导者的身份,积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设定的各个活动内容,自己去寻找、发现、创造,真正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而且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在作业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并且抓住学生每一个闪光的地方,对他们进行适时的鼓励,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录像内容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在学后交流合作,思维被拓展,创意被激发,情感被升华,创作了一幅幅造型好、创意妙的作品,课堂成了学生的创想天地,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