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答案+解析).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答案+解析).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2 22: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试卷
(共50题)
一、选择题(共42题)
(2021·同步练习)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
(2021·同步练习)如图表现出生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①由细胞构成
②能够适应环境
③具有变异现象
④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⑤能够繁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②①
(2019·北京顺义区·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B.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2018·邯郸市武安市·期末)人类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021·单元测试)不能证明猫比鱼高级的做法是
A.将猫和鱼放在一起,看谁吃谁 B.比较猫和鱼的心脏结构
C.观察猫和鱼的外部形态结构 D.统计两者繁殖后代的成活率
(2021·同步练习)科学的推测需要有
A.确凿的证据 B.严密的逻辑
C.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都需要
(2021·单元测试)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标本时,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
A.转换器 B.反光镜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2021·单元测试)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下列原因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把光线反射到通光孔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2021·同步练习)观察草履虫时,常在载玻片上放少许棉花纤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速度减慢
C.分隔培养液 D.吸收培养液
(2021·单元测试)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盖盖玻片之前,应将标本放在
A.清水中 B.碘酒中 C.葡萄糖溶液中 D.生理盐水中
(2021·单元测试)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发生改变
B.细胞能够无限制地生长
C.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D.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不同
(2021·同步练习)我们在做测量不同边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两者之比的模拟实验中发现,当细胞体积逐渐变大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会变小。从这个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推测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大,表面积相对小,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细胞体积大,表面积相对也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体积小,表面积相对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细胞体积小,表面积相对也小,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021·单元测试)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组织 系统 植物体
B.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植物体
C.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D.器官 组织 细胞 植物体
(2021·单元测试)下列各组器官中,属于同一系统的是
A.肾、肝、肠 B.鼻、咽、气管、食道
C.肝、胃、肠 D.肺、咽、胃
(2021·同步练习)下列结构中,不是裸子植物所具有的是
A.胚珠 B.种子 C.子房 D.雌球花
(2021·同步练习)银杉和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下列有关银杉和水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属于被子植物 B.都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C.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D.胚珠外都没有子房壁包被
(2021·同步练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蒸腾作用的意义,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说: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
B.乙说: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防止高温对植物体的伤害
C.丙说:树荫底下感觉空气很清新,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出氧气
D.丁说: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
(2021·单元测试)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离不开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散失的快慢受气孔开闭的调节
B.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C.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这既有利于植物保持体内的水分,又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D.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调节着大气的湿度,滋润着周围的环境
(2021·同步练习)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水绵的丝团能漂浮在水面上,原因是
A.水绵迅速繁殖 B.水绵的呼吸作用旺盛
C.水绵的体积迅速增加 D.水绵的光合作用旺盛
(2021·同步练习)如图所示,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实验证明这种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021·同步练习)光合作用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许多科学家取得了重大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尔蒙特发现并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植物在光下消耗水分是谢尼伯通过实验发现的
C.光合作用因被植物科学家发现而开始进行
D.光合作用是许多科学家通过无数复杂的实验逐渐认识的
(2021·同步练习)为了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发生,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但《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 年,稻谷和玉米 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原因是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种子进入休眠期而无法播种
C.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种子已经完全腐烂、霉变,不能食用
(2021·同步练习)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②在贮藏粮食的密封仓内充加二氧化碳,③农田及时松土,④小麦种子晒干入库。其中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21·同步练习)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B.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
C.为自身生活提供无机盐 D.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2021·同步练习)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只能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D.植物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1·同步练习)绿色开花植物能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B.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C.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而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2021·同步练习)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青鱼 B.鲍鱼 C.带鱼 D.草鱼
(2021·同步练习)蝗虫进行呼吸的器官是
A.气管 B.鳃 C.肺 D.体表
(2019·邯郸市大名县·期末)俗话说“靠海吃海”,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以下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海胆 B.海参 C.海马 D.海葵
(2019·山东德州市·期末)小明在观察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这个小动物有可能是
A.水螅 B.涡虫 C.草履虫 D.水蚤
(2021·同步练习)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
A.翼和腿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肌肉 D.两翼肌肉
(2021·同步练习)家鸽体温恒定的主要意义是
A.增强运输氧气的能力 B.使体内产生的热量增多
C.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D.使体内新陈代谢速率加快
(2021·同步练习)蝗虫、大山雀等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称为
A.飞行 B.滑翔 C.跳跃 D.奔跑
(2021·同步练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鲸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游泳 C.蠕动 D.爬行
(2021·专项)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种行为的共同特点,以下可以写在阴影处的是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伴随动物一生 D.有利于生存与繁衍
(2021·单元测试)饲养员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水池,一只小猴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几个月后,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相当多的猴子拿甜薯到水池中擦洗,再也不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下列关于猴子这种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种行为仅由猴子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这种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
D.这种行为可以让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2021·同步练习)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可以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这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维持生态平衡 B.对植物生活造成危害
C.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21·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021·同步练习)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下列关于肝炎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细菌病毒 B.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C.观察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 D.可以寄生或独立生活
(2021·同步练习)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是一种细菌。大肠杆菌不具有
A.细胞膜 B.成形的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2021·单元测试)下列关于蘑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蘑菇的地上部分由菌丝构成
B.蘑菇属于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
C.蘑菇是多细胞的
D.蘑菇不含叶绿素,但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021·单元测试)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 B.细胞有无细胞壁
C.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营养方式是否是异养
二、综合题(共8题)
(2021·同步练习)下图中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适量食盐和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1) 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 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食盐对草履虫是 刺激,肉汁对草履虫是 刺激。(选填“有利”或“有害”)
(3) 由此说明,草履虫能 有害的刺激, 有利的刺激。(选填“趋向”或“逃避”)
(4) 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佳部位是
A.培养液的任何部位 B.培养液的下层
C.培养液的中层 D.培养液的上层
(5)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形成赤潮(①),寄生在人体内(②),净化水体(③),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④)。其中对人类有益的是 (填序号)。
(2021·同步练习)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选取多种实验材料进行了系列实验。
(1) 实验一:将实验材料置于广口瓶中,密封放置 个小时(上午 点),然后将每种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如图甲、乙所示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于表:
实验结果记录表:
i 实验中空广口瓶起到了 作用。 组的广口瓶中,伸入燃烧的蜡烛后,蜡烛熄灭,说明广口瓶中 减少了;加水排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广口瓶中 增多了。由此可知植物的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ii 比较 两组的实验结果,说明有活性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iii 请推测第 组的实验结果为 ,理由是 。
(2) 称取 份绿豆种子,每份 克,分别使其萌发 、 、 、 、 和 小时后,将种子烘干,称其干重(有机物的重量),如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随着种子萌发时间延长,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 ,因为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 。
(2021·同步练习)如图为三种植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经过测量, 植株的高度为 厘米, 植株的高度为 厘米, 比 长得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植株中具有 , 植株中没有上述组织。该组织对陆生植物的生活和生长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它可以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运送到茎和叶等部位;将叶光合作用制造的 运送到根、茎等部位,使这些部位得到充足的营养。
(2) 如图所示植物中,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的斑块的是 (填序号),斑块内部含有大量的生殖细胞—— ,该生殖细胞必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否则很快便会失去生命力。与上述植物不同, (填序号)植物形成的生殖器官—— ,其生命力比上述生殖细胞强得多,这种植物的该生殖器官的特点是:裸露,没有 包被。
(3) 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很难见到 (填序号)植物的原因是 。
(2021·同步练习)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家燕的身体中最发达的肌肉是 ,该肌肉的作用是 。
(2) 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的特点是 。
(3) 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 和 来保证。
(2021·同步练习)如图是常见的昆虫 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问题:
(1) 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2) 蝗虫共有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3) 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共有 对。
(4) 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起到减小 的作用。
(5)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由于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被淹没所致。
(2021·同步练习)如图是河蚌的内部结构图,请据图填空:
(1) 河蚌属于 动物,它的呼吸器官是[ ] 。
(2) 河蚌的贝壳是[ ]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河蚌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的底部,这是因为它要依靠[ ] 插入泥沙中运动。
(3) 当环境安静时,河蚌伸出肌肉质的斧足。生有斧足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 (填“前端”或“后端”)。
(2021·同步练习)如图分别为匍枝根霉和青霉的形态图,观察后完成下列问题。
(1) 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 ;⑥是 。
(2) 匍枝根霉的菌丝内 横隔,依靠 吸收有机养料, 的顶端膨大成球状,里面生有 。
(3) 青霉的菌丝内 横隔,直立菌丝的顶端分枝,外形像 状,上面长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是 色的。
(2021·单元测试)土壤里的微生物
根据细菌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有[ ] 、[ ] 、[ ] 。
(2) 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的休眠体是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3) 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其生殖方式是 。
(4) 若如图所示为甲烷菌,则其生活方式为 ;若如图所示为结核杆菌,则其生活方式为 ,它可以使人患结核病;若如图所示为枯草杆菌,它可以将枯枝落叶分解成 和 ,为绿色植物制造 提供原料。
答案
一、选择题(共42题)
1. 【答案】D
【解析】生物有繁殖的特征,生物通过不断繁殖产生后代个体,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 【答案】C
【解析】猪生仔说明生物能够繁殖;亲子代间、子代个体间颜色都不完全相同属于变异现象;幼仔喝奶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3.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圈的概念
4. 【答案】C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 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
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 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 米以内, 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故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生物圈的范围
5.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6.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7.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8.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9.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
10. 【答案】D
【知识点】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1. 【答案】C
【知识点】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12.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生长
13. 【答案】C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4. 【答案】C
【知识点】系统的概念和人体八大系统
15. 【答案】C
【知识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6. 【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7. 【答案】C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使空气清新,氧含量增高。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18. 【答案】B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其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等等。故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不是浪费。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19.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产物
20. 【答案】A
【解析】氧气有助燃的特性。
【知识点】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21. 【答案】D
【解析】海尔蒙特只通过实验发现了植物生长需要水,并没有提出光合作用。发现植物在光下消耗水的科学家是瑞士学者索绪尔。光合作用是植物一直在进行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它不会因没有被发现而停止。光合作用是许多科学家通过无数复杂的实验而逐渐认识和发现的。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2. 【答案】C
【解析】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 年,稻谷和玉米 年。超过规定年限后,由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3. 【答案】A
【解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在贮藏粮食的密仓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粮食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抑制,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粮食的贮藏时间。植物根的呼吸作用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给农田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有机物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小麦种子晒干入库,水分减少,抑制了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小麦种子的贮存时间。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4. 【答案】C
【解析】植物生活所要的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25. 【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以建造自身细胞,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然料、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等,C错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错误。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6. 【答案】A
【解析】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位于叶绿体中。植物体内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
【知识点】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7. 【答案】B
【知识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8. 【答案】A
【知识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9. 【答案】D
【知识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0. 【答案】B
【知识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1. 【答案】B
【知识点】鸟的主要特征
32. 【答案】C
【知识点】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的主要特征
33. 【答案】C
【解析】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是跳跃。
【知识点】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34. 【答案】B
【解析】鲸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
【知识点】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35. 【答案】D
【解析】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先天性行为不会消失,能伴随动物一生;学习行为可以减弱或消失;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衍。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36. 【答案】B
【解析】猴子的题述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可以让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知识点】学习行为
37. 【答案】C
【解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故答案选C。
【知识点】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38. 【答案】C
【知识点】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39. 【答案】C
【解析】肝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寄主是人或动物。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个体非常微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特点
40.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原核生物
41. 【答案】D
【知识点】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分布
42.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
二、综合题(共8题)
43. 【答案】
(1) ;
(2) 有害;有利
(3) 逃避;趋向
(4) D
(5) ③④
【知识点】草履虫的结构、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观察草履虫(或变形虫)、生物的特征
44. 【答案】
(1) i 对照;氧气;二氧化碳
ii 和
iii 蜡烛继续燃烧,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点期间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新鲜韭菜叶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2) 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解析】
(1) i 实验中 组空广口瓶起到了对照作用。 组的广口瓶中,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氧气,由于没有氧气助燃,燃烧的蜡烛就会立即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加水排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ii 组萌发的绿豆种子和 组煮熟的绿豆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有活的植物细胞能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而煮熟的绿豆种子的细胞已死亡,不具有呼吸作用。
iii 第 组新鲜韭菜叶(见光) 点期间光合作用强用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因此瓶内蜡烛继续燃烧,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2)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有机物含量减少。
【知识点】设计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45. 【答案】
(1) 输导组织;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2) ;孢子;;种子;果皮
(3) ;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易受有毒气体侵害,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很难生存
【解析】
(1) 是肾蕨(蕨类植物), 是葫芦藓(苔藓植物), 比 长得高大的主要原因是:蕨类植物的植株中具有输导组织,而苔藓植物的植株中没有输导组织。输导组织可以将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送到茎、叶等部位,也能将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根、茎等部位,使这些部位得到充足的营养。
(2) 题图所示植物中, 蕨类植物的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的斑块,斑块内部含有大量的生殖细胞——孢子,孢子必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萌发,否则会很快失去生命力。 裸子植物形成的生殖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裸子植物种子的特点是: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3) 葫芦藓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从而威胁其生存,因此我们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方,很难见到葫芦藓。
【知识点】苔藓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46. 【答案】
(1) 胸肌;牵动两翼飞翔
(2) 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具有两翼等
(3) 肺;气囊
【知识点】鸟的主要特征、飞行动物及其特点
47. 【答案】
(1) 头;胸;腹
(2) ;⑦;后足
(3) ⑨;翅;
(4) 水分的散失
(5) 气管;气门
【知识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8. 【答案】
(1) 软体;;鳃
(2) ;外套膜;;斧足
(3) 前端
【知识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49. 【答案】
(1) 孢子囊;直立菌丝;营养菌丝;孢子;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2) 无;营养菌丝;直立菌丝;孢子
(3) 有;扫帚;青绿
【知识点】真菌的分类、真菌的结构
50. 【答案】
(1) ②;细胞质;④;细胞膜;⑤;细胞壁
(2) 芽孢
(3) 裂殖
(4) 腐生;寄生;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营养方式、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的生殖方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