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2.3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1 18: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3酸碱中和滴定分层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下图中所示,滴定管放出的液体体积为
A.8.50mL B.8.5mL C.8.0mL D.8.00mL
2.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是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之后,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NaHSO4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说明a点对应的溶液呈碱性
B.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是I2+I- I3-中I3-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平衡常数K(T1)D.是室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某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可用甲基橙判断该反应的终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酸式滴定管和量筒均没有“0”刻度线
②使用pH试纸时,不能润湿,否则一定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
③用水润湿过的pH试纸测定pH相等的H2SO4和H3PO4,H3PO4的pH误差更大
④pH试纸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显红色,在碱性较强的环境中显蓝色
⑤中和滴定时,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
⑥若滴定时,锥形瓶未干燥,则测得的溶液浓度偏低
⑦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⑧用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时,应选用碱式滴定管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固体
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2.50mL氢氧化钠溶液
5.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胶头滴管、试管、漏斗、玻璃棒、烧杯
B 实验室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等杂质制取蒸馏水 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C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D 用新制溶液和NaOH溶液制 试管、胶头滴管
A.A B.B C.C D.D
6.用标准的NaOH溶液通过滴定操作测定某硝酸的浓度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少量KOH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盛装待测硝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存在气泡
7.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A.图A是测定食醋浓度
B.图B用于深浸在海水中的钢闸门的防腐
C.图C滴定管的读数为25.1mL
D.图D用于模拟铁制品表面镀铜
8.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某兴趣小组准确量取待测浓度的盐酸于锥形瓶中,用的标准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以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使用酚酞为指示剂,当锥形瓶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
C.实验过程中某同学记录消耗的溶液的体积为
D.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滴定前有气泡,到达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钴溶液中存在平衡,粉红色蓝色,将氯化钴溶液置于冰水浴,溶液变成粉红色,则可知: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为了减小中和滴定的误差,锥形瓶必需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D.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之一为“筛分”:如胶体半透膜法分离提纯;悬浊液过滤分离,本质上就是依据所分离粒子的直径大小选择具有合适孔径的“筛子”
10.298K时,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mL同浓度的甲酸溶液过程中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COOH溶液的Ka=l.0×10-4.0)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图中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b>a
C.当加入10.00mL NaOH溶液时,溶液中:c(HCOO )>c(H+)>c(Na+)>c(OH )
D.当加入20.00mL NaOH溶液时,溶液pH>8.0
二、填空题
11.实验小组欲用0.5000mol L-1标准NaOH溶液标定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其操作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5000mol L-1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润洗过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为 个。
(2)排除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 (填序号)。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00 18.10
2 20.00 2.20 18.40
3 20.00 2.00 18.16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该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5)下列操作可能使所测H2SO4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碱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液前未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D.滴定过程中刚变色就立即停止滴定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冰醋酸配制250mL 0.4mol/L的醋酸溶液,用0.4mol/L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该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
①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解稀释过程中a、b、c点对应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②为标定稀释所得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对20.00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几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20.05 20.00 18.80 19.95
该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mol/L。上述标定过程中,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2)该小组同学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时,用pH计测定25℃时不同浓度醋酸的pH,其结果如表:
醋酸浓度(mol/L) 0.0010 0.0100 0.0200 0.1000 0.2000
pH 3.88 3.38 3.23 2.88 2.73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结论,你认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②从表中数据还可得出另一结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利用水解理论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
13.一般用K2Cr2O7滴定分析法测定还原铁粉纯度。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其中的Fe2+。反应式: +6Fe2++14H+=2Cr3++6Fe3++7H2O某次实验称取0.2800g样品,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03000mol·L-1的K2Cr2O7溶液25.10mL,则样品中铁含量为 %。
14.已知:CuI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氧化性Cu2+>I2>Cu+,还原性Cu>I->Cu+。请回答:
(1)根据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推测,在溶液中Cu2+和I-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向其中加入一些铜粉,可使溶液黄色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消除HI溶液的黄色,也可向其中通入少量H2S,这是因为当浓度接近时,还原性H2S (填“>”“<”或“=”)I-。
(3)CuI用于监测空气中汞蒸气:4CuI(白色)+Hg=Cu2HgI4(亮黄色)+2Cu。Cu2HgI4是 。
A.氧化产物
B.还原产物
C.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既不是筑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4)间接碘量法用于测定溶液中Cu2+含量,即向含Cu2+的溶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和几滴指示剂X,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已知:I2+2S2O32-=2I-+S4O62- )。
15.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FeSO4+Na2CO3=FeCO3↓+Na2SO4、FeCO3+C6H8O7=FeC6H6O7+CO2↑+H2O。某实验小组用下列方法测定产品中柠檬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取25.00 g柠檬酸亚铁晶体(摩尔质量为246 g·mol-1),配成100 mL溶液,取20.00 mL至锥形瓶中,另取0.200 0 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用氧化还原法测定柠檬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性KMnO4标准溶液反应,经4次滴定,每次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消耗KMnO4溶液体积 20.00 mL 19.98 mL 21.38 mL 20.02 mL
滴定终点时现象为: ,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
16.(1)高锰酸钾是常见的氧化剂,也是氧化还原滴定中的常用试剂。酸性KMnO4与蒽( 分子式C14H10)反应生成蒽醌(分子式C14H8O2),反应式为(未配平),C14H10(蒽) + KMnO4 +H2SO4→C14H8O2(蒽醌) + K2SO4+MnSO4 +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写化学式),发生氧化反应的原子是 (在图中将相关位置的原子“○”涂黑,○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
(2)实验室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常有黑色沉积物,是因KMnO4发生分解生成的MnO2所至,同时有KOH生成,另一反应产物是 (填写化学式),判断的理由是 。
(3)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硫酸铬能发生反应,请配平该反应方程式:
Cr2(SO4)3+ KMnO4+ H2O→ CrO3+ K2SO4+ MnSO4+ H2SO4
(4)实验室称取0.867 g草酸钠(Na2C2O4,式量为134),溶解于水,加入一定量硫酸,用未知浓度的KMnO4溶液滴定,用去KMnO4溶液22.50 mL,反应式如下(未配平):MnO4+C2O42+H+→Mn2++CO2+H2O。则KMnO4溶液的浓度是 mol/L。
17.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上口倒出。(_______)
18.亚氯酸钠(NaClO2)是重要漂白剂。测定某产品中NaClO2纯度的实验操作如下:准确称取1.00g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KI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O+4I-+4H+=2H2O+2I2+Cl-。将所得混合液稀释成100mL待测溶液。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待测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5000mol L-1Na2S2O3标准液滴定(已知:I2+2S2O=2I-+S4O),当 ,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用量为20.00mL。所称取的样品中NaClO2质量百分含量为 。
19.采用碘量法测定样品中碳酸钡的含量。称取0.2500g样品,溶解处理后在中性条件下加入过量K2Cr2O7,搅拌至沉淀完全。将沉淀过滤洗涤,加入一定量盐酸溶解,加入过量KI,在暗处放置5分钟。加入NaHCO3并加水稀释,以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Na2S2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LNa2S2O3相当于0.01250gCuSO4·5H2O),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消失,消耗25.50mL。
(1)写出测定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式 ;
(2)计算样品中BaCO3的质量百分数 。(已知:Mr(CuSO4·5H2O)=249.68,Mr(BaCO3)=197.31)
20.CaO2难溶于水,溶于酸生成过氧化氢,在医药上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
Ⅰ.CaO2制备原理:Ca(OH)2(s)+H2O2(aq)=CaO2(s)+2H2O(l);ΔH<0
不同浓度的H2O2对反应生成CaO2产率的影响如下表:
H2O2/% 5 10 15 20 25 30
CaO2/% 62.40 63.10 63.20 64.54 62.42 60.40
(1)分析题给信息,解释H2O2浓度大于20%后CaO2产率反而减小的原因: 。
Ⅱ.过氧化钙中常含有CaO杂质,实验室可按以下步骤测定CaO2含量。
步骤1:准确称取0.04~0.05g过氧化钙样品,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
步骤2:分别加入30mL蒸馏水和2 mL盐酸(3mol L-1),振荡使之溶解;
步骤3:向锥形瓶中加入5mLKI溶液(100g·L-1);
步骤4: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然后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 ,记录数据;
步骤5:平行测定3次,计算试样中CaO2的质量分数。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2)过氧化钙溶解时选用盐酸而不选用硫酸溶液的原因是 。
(3)加入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4中的内容: ; 。
三、实验探究题
21.过一硫酸氢钾(KHSO5)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和腐蚀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实验室常用过一硫酸与碳酸钾制取过一硫酸氢钾,制取装置及步骤如下:
Ⅰ.将一定量已预冷的双氧水溶液加入三颈烧瓶,放入冰盐浴中,加入双氧水稳定剂,不断搅拌并缓慢加浓硫酸,制取过一硫酸。
Ⅱ.分批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碳酸钾固体,保持一定温度下,搅拌30分钟。
Ⅲ.将粗产品低温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烘干,得过一硫酸氢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制取过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指出装置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 ;仪器a的名称是 。
(3)过一硫酸氢钾产物产率(以活性氧含量表示)随温度、稳定剂种类的变化如表:
稳定剂种类 活性氧含量/%
-12℃ -8℃ -4℃ 0℃
水杨酸 2.3 2.9 3.6 2.2 1.4
聚乙二醇 2.6 3.1 3.8 2.7 1.9
3.3 3.8 4.5 3.3 2.7
2.6 3.2 4.2 2.5 2.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制备过一硫酸氢钾的最优条件为 、 。
(4)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替代蒸馏水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
(5)测定过一硫酸氢钾(KHSO5)的质量分数。
①称量m g样品配制成500 mL溶液,取5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c mol/L标准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若消耗KMnO4溶液V mL,则该样品中过一硫酸氢钾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已知)
22.已知: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157℃时开始分解:
(1)探究草酸的酸性
25℃H2C2O4K1= 5.4 x 10-2,K2= 5. 4 x 10-5;H2CO3K1=4.5x10-7K2= 4.7X10-11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能正确的是
A.H2C2O4+CO32-=HCO3-+HC2O4-B.HC2O4-+CO32-= HCO3-+C2O42-
C. 2C2O42-+CO2+H2O=2HC2O4-+CO32-D.H2C2O4+CO32-=C2O42-+H2O+CO2
(2)探究草酸分解产物
①实验中观察到B中CuSO4粉末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的作用: ,证明有CO气体生成的现象是:
②写出H2C2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O.O1mol/T. KMnO4酸性溶液和2mL O.1mol/L H2C2O4溶液,再向乙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摇匀。填写下表:
反应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发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C2O4求算Na2C2O4的纯度
实验步骤:准确称取2.OgNa2C2O4固体,配成1OO 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用0.0160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
③Na2C2O4的纯度是:
23.过氧化铜(CuO2)是黄褐色固体,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氧化剂和催化剂。某校实验兴趣小组制备过氧化铜的步骤:
I.称取2.0gNH4Cl和2.0gCuSO4·5H2O于烧杯中,加入40mL水溶解。
Ⅱ.缓慢加入NaOH固体并搅拌,溶液中先出现绿色沉淀[Cu2(OH)3Cl],然后沉淀慢慢变为蓝色,最后溶解形成溶液A。
Ⅲ.在冰水浴下,将40L3%H2O2溶液加入溶液A中,搅拌均匀,产生黄褐色沉淀,离心分离。
V.沉淀洗涤、晾干、称重,得0.6g粗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配制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仪器名称)。

(2)步骤Ⅱ中生成绿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A的颜色为 。
(3)步骤Ⅲ中在冰水浴中进行反应的原因是 。
(4)步骤Ⅲ中为避免反应过于剧烈,加入H2O2溶液应采用 的方法。
(5)步骤Ⅳ中用到了乙醇洗涤,其目的是 。
(6)取粗品0.100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酸性KI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分别为27.02mL、26.98mL、28.00mL(已知:2Cu2++4I-= 2CuI↓+I2,I2+2S2O=2I-+S4O)。粗品中CuO2的纯度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起始读数为V(起始)=0.60mL,终点读数为V(终点)=8.60mL,所以滴定管放出的液体体积为V(液体)=V(终点)-V(起始)=8.60mL-0.60mL=8.00mL,故答案为:D。
2.A
【详解】A. 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之后,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导电能力减弱,a中硫酸氢钠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说明a点对用的溶液显碱性,A项正确;
B.该图中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能量,属于吸热反应,B项错误;
C. 由I2+I- I3-中I3-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分析可知,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K(T2)D.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图像中反应终点的pH不在此范围,不可用甲基橙判断该反应的终点,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
3.B
【详解】①量筒没有“0”刻度线,但酸式滴定管有“0”刻度线,在上方,①错误;
②使用pH试纸时,不能润湿,若溶液本身显中性,且不水解,则润湿后对测定结果无影响,但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润湿溶液相当于稀释,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②错误;
③H2SO4为强酸,而H3PO4为中强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生成氢离子,所以用水润湿过的pH试纸测定pH相等的H2SO4和H3PO4,H2SO4的pH误差更大,③错误;
④pH试纸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显红色,在碱性较强的环境中显蓝色,④正确;
⑤中和滴定时,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反过来滴定标准溶液,只要能测出来待测液即可,⑤正确;
⑥若滴定时,锥形瓶是否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⑥错误;
⑦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⑦错误;
⑧用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时,酸性KMnO4溶液作标准液应选用酸式滴定管,⑧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④⑤,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无法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的稀盐酸,故A不符合题意;
B.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m=nM=cVM=1mol/L×0.1L×58.5g/mol=5.85g,天平可精确到0.1g,用托盘天平无法称取5.85gNaCl固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应该为整数,故C不符合题意;
D.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可以量取22.50mL氢氧化钠溶液,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5.B
【详解】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采取分液的办法,需要烧杯和分液漏斗,A错误;
B.制取蒸馏水,选择蒸馏装置,则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可进行蒸馏实验操作,B正确;
C.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应该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方法,需要锥形瓶盛放NaOH溶液、酸式滴定管盛放稀盐酸、碱式滴定管量取溶液,缺少酸式滴定管,C错误;
D.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故需要酒精灯,D错误;
答案选B。
6.A
【详解】A.等质量的NaOH和KOH,后者消耗的硝酸少,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中混有少量KOH杂质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选;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不选;
C.盛装待测硝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C不选;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存在气泡,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不选;
答案选A。
7.D
【详解】A.NaOH溶液不能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A错误;
B.钢闸门应和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被保护,故B错误;
C.滴定管读数应为24.90mL,故C错误;
D.铁表面镀铜,铁做阴极,铜做阳极,硫酸铜溶液做电解质溶液,阳极铜失去电子生成Cu2+,阴极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生成Cu在铁上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后,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A正确;
B.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B错误;
C.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此同学记录的数据有错误,C错误;
D.若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
答案选A。
9.D
【分析】A.降低温度,平衡朝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判断;
C.锥形瓶无需干燥;
D.渗析、过滤都利用微粒直径大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降低温度,平衡朝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氯化钴溶液置于冰水浴,溶液变成粉红色,故此反应逆反应为吸热,那么正反应为放热,故,故A错误;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错误;
C.锥形瓶无论是否干燥,对实验结果都没有影响,故C错误;
D.胶体粒子直径比半透膜小,可用渗析方法分离,浊液粒子不能透过滤纸,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平衡移动原理、中和滴定实验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0.D
【详解】A.用NaOH溶液滴定甲酸溶液,恰好发生反应产生HCOONa溶液,该盐是强碱弱酸盐,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试液误差较小,A错误;
B.图中a为HCOONa、HCOOH按1:3关系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此时pH=3,由水电离出的c(H+)=10-11;b为HCOONa、NaOH按4:1关系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此时pH=12,由水电离出的c(H+)=10-12,所以a、b两点水的电离程度:a>b,B错误;
C.当加入10.00mL NaOH 溶液时,溶液为等浓度的HCOONa、HCOOH的混合溶液,根据图示可知此时溶液的pH<7,说明H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HCOO-的水解作用,所以c(H+)>c(OH-),c(HCOO-)>c(Na+),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因此c(Na+)>c(H+),所以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COO-)>c(Na+)>c(H+)>c(OH-),C错误;
D.当加入20.00mL NaOH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产生HCOONa,该盐是强酸弱碱盐,H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HCOO-+H2OHCOOH+OH-,c(HCOO-)==0.0500mol/L,Kh==10-10,Kh=,所以c(OH-)=,所以溶液的pH>8,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1.(1)2
(2)③
(3)滴入最后一滴标准NaOH溶液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0.2023
(5)BC
【详解】(1)由题给操作步骤可知,步骤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没有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会使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高;步骤④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使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高,则①④操作错误,故答案为:2;
(2)碱式滴定管排气泡需要将尖嘴朝上,这样便于把气泡排除,即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③,故答案为:③;
(3)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会由由无色变为粉红色,则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颜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颜色;
(4)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舍去;由2、3次滴定记录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知,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6.18mL,则硫酸的浓度为0.2023mol/L,故答案为:0.2023。
(5)A.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标准溶液的体积和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碱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液前未润洗,使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高,故符合题意;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使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所测结果偏高,故符合题意;
D.滴定过程刚变色就立即停止滴定可能使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测结果偏低,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2. 0.2000 AD 0.0100mol/L醋酸的pH大于2 减小 分别测定等浓度CH3COONa和NaH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较大,则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详解】(1)①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根据图示,氢离子浓度b>c>a,所以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a>c>b;
②第3次实验结果偏离正常的误差范围,第1、2、4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CH3COOH)==0.2000mol/L×20.00mL÷20.00mL =0.2000mol/L;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浓度偏小,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A正确;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B错误;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不能用待测液润洗,无影响,测定结果准确,C错误;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
故选AD;
(2)①0.0100mol/L 醋酸的pH大于2,说明醋酸部分电离;醋酸稀释10倍时,pH的变化值小于l,说明加水稀释醋酸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得出醋酸是弱电解质;
②从表中数据,醋酸的浓度成倍数增大,而根据溶液的pH,计算出氢离子浓度增大程度与醋酸增大不成比例,得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将减小;
③根据盐类水解规律: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可分别测定等浓度CH3COONa和NaH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较大,则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13.90.36%
【详解】称取一定量样品,用过量稀硫酸溶解,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其中的Fe2+,存在关系式:6Fe~6Fe2+~,滴定过程中消耗的K2Cr2O7物质的量为0.03000mol·L-1×0.02510L=0.000753mol,则样品中含有的铁的物质的量为0.000753mol×6=0.004518mol,样品中铁含量为×100%=90.36%。
14.(1)2Cu2++4I-=2CuI↓+I2
(2) 2Cu+I2=2CuI >
(3)A
(4)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恰好从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
【详解】(1)根据题意:还原性Cu>I->Cu+,碘离子对应的氧化产物是单质碘,铜离子做氧化剂时被还原为低价的亚铜离子,2Cu2++4I-=2CuI↓+I2。
(2)久置于空气中的HI溶液呈黄色,是因为其中的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的缘故,加入金属铜,金属铜可以和碘单质反应,即2Cu+I2=2CuI;碘离子的还原性比硫离子的还原性弱,所以碘单质可以和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碘化氢。
(3)化合价升高的汞元素所在产物Cu2HgI4是氧化产物,故选A。
(4)利用淀粉作指示剂,反应结束时,碘消耗完,蓝色消失。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溶液时,溶液恰好从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
15.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颜色 98.40%
【详解】用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故滴定终点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原来颜色;根据反应关 系:Fe2+→>Fe3+, →Mn2+ ,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5Fe2+ ~ ,由于第3次数据误差较大,不能用于计算;根据1.2.4三组数据可知,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所以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2000×20.00×10-3)mol=4x10-3 mol ,则消耗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5×4×10-3)mol,则柠檬酸亚铁晶体的物质的量为( 5×4×10-3)mol=0.1 mol,柠檬酸亚铁晶体的质量为(0.1×246)g=24.6g,质量分数为= 98.40%
16. KMnO4 O2 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只有O元素化合价能升高 5 6 6 10 3 6 6 0.115(或0.12)
【分析】(1)有机物中氢为+1价,氧为-2价,利用化合物化合价为零,据此分析判断;
(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分析;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规律分析;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配平方程式,结合数据计算;
【详解】(1)反应式为C14H10(蒽) + KMnO4 +H2SO4→C14H8O2(蒽醌) + K2SO4+MnSO4 +H2O,有机物中氢为+1价,氧为-2价,蒽(分子式C14H10)中碳原子的化合价为-,蒽醌(分子式C14H8O2)中碳的化合价为-,反应中碳原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被还原,则氧化剂为KMnO4,蒽(分子式C14H10)为还原剂;根据蒽()和蒽醌()结构简式的差别,可以判断被氧化后的碳原子为蒽醌中羰基上的两个碳原子,则发生氧化反应的原子是;
(2)实验室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试剂瓶常有黑色沉积物,是因KMnO4发生分解生成的MnO2所至,同时有KOH生成,可知高锰酸钾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还原反应中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钾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也不能升高,只能是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另一反应产物是O2;
(3)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为+2,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和物料守恒,配平该反应方程式:5Cr2(SO4)3+6KMnO4+6H2O=10CrO3+3K2SO4+6MnSO4+6H2SO4;
(4)已知反应式如下(未配平)MnO4+C2O42+H+→Mn2++CO2+H2O,配该反应方程式:2MnO4-+5C2O42-+16H+ =10CO2↑+2Mn2++8H2O,0.867 g草酸钠的物质的量==mol,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mol,用去KMnO4溶液22.50 mL,则KMnO4溶液的浓度是≈0.115(或0.12)mol/L。
17.错误
【详解】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应将润洗液从滴定管下口流出,故错误。
18. 酸式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90.50%
【详解】该混合溶液是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则选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已知反应:Cl+4I-+4H+=2H2O+2I2+Cl-,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的原理:I2+2S22I-+S4,滴定终点现象是: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锥形瓶内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通过测定碘单质的含量来计算NaClO2的含量,由反应的关系式:
解得n=2.5×10-3mol,则100mL样品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2.5×10-3mol×=0.01mol,则1.00g样品中NaClO2质量百分含量为×100%=90.5%。
19.(1)Ba2++→BaCrO4↓、+6I-+14H+→2Cr3++3I2+7H2O、I2+2→2I-+
(2)33.58%
【详解】(1)用盐酸溶解的时候会转化为,其中可以和钡离子生成沉淀,方程式为:Ba2++→BaCrO4↓,在用过量碘化钾滴定的时候,过量的可以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同时本身被还原为三价铬离子,方程式为:+6I-+14H+→2Cr3++3I2+7H2O,在用Na2S2O3溶液滴定时,单质碘被还原为碘离子,同时被氧化为,方程式为:I2+2→2I-+;
(2)由反应Ba2++→BaCrO4↓、+6I-+14H+→2Cr3++3I2+7H2O、I2+2→2I-+可知,BaCO3~3,c(Na2S2O3) =0.01250× 1000/249. 68 =0. 05006(mol·L-1) ,质量百分数ω(BaCO3)= ×100% =33.58%。
20. H2O2浓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升高,加快H2O2发生分解 加入指示剂淀粉溶液 直至溶液的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 生成微溶的CaSO4覆盖在过氧化钙表面,使结果不准确 H2O2+2I-+2H+=I2+2H2O 加入指示剂淀粉溶液 直至溶液的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
【详解】(1)已知Ca(OH)2(s)+H2O2(aq)=CaO2(s)+2H2O(l);ΔH<0,该反应放热,H2O2浓度高,反应速率快,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升高,加快H2O2发生分解,所以产生的过氧化钙产率降低;
(2)若用稀硫酸,过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覆盖在过氧化钙表面,使得实验数据不准确,应该使用稀盐酸;
(3)过氧化氢和碘化钾在盐酸存在时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碘单质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H2O2+2I-+2H+=I2+2H2O;
(4)碘单质遇到淀粉会显示蓝色,当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然后加入淀粉作滴定的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继续滴定;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反应结束后溶液为无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的蓝色恰好消失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
21. H2O2+H2SO4=H2SO5+H2O 温度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恒压滴液漏斗 反应温度-4℃ 稳定剂HEDP 减少产物因溶解造成的损失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 s内不变色
【详解】(1)在三颈烧瓶中,过氧化氢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过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O2+H2SO4=H2SO5+H2O;
(2)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而图中操作温度计在三颈烧瓶口处,操作不正确;装置a为恒压滴液漏斗,其作用为平衡装置的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
(3)依据图中数据可知,反应温度为-4℃,稳定剂为HEDP的情况下,活性氧含量最高;
(4)依据题意:过一硫酸氢钾有极强的水溶性,故应使用无水乙醇洗涤减少因溶解造成的损失;
(5)①高锰酸钾自身为指示剂,故滴定终点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 s内不变色;
②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依据方程式可知n()=n()=cV×10-3 mol,产品中的过一硫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为cV×10-3 mol×=cV×10-2 mol,故产品中过一硫酸氢钾的质量分数为。
22. BD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F中黑色变红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C2O4CO2↑+CO↑+H2O↑ 两支试管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均褪色,乙试管褪色较快; 硫酸锰是催化剂,加入催化剂速率加快; 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 酸式;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答题空10】33.5%
【详解】(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H2C2O4>HC2O4->H2CO3>HCO3-,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草酸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草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草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草酸根离子,答案选BD;(2)①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故D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黑色的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同时自身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看到的现象是:F中黑色CuO变成光亮的红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该反应中反应物是草酸,生成物是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H2C2O4CO2↑+CO↑+H2O↑;(3)看到的现象是两支试管中紫色KMnO4溶液均褪色,乙试管中溶液褪色较快;通过对比实验知,硫酸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中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生成锰离子,草酸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4)①高锰酸钾溶液呈酸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②当入最后一滴KMnO4,高锰酸钾溶液过量,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③设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2MnO4-+ 5H2C2O4+ 6H+=10CO2↑+2Mn2++8H2O
2 5
0.0160mol/L×0.025L ()mol
x=×100%=33.5%。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注意滴定过程的操作,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故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溶液颜色的变化;KMnO4溶液呈紫色,草酸反应完毕,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不需要外加指示剂。
23.(1)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2) 2Cu2+ +Cl-+ 3OH- = Cu2(OH)3Cl↓ 深蓝色
(3)避免温度较高造成H2O2分解
(4)分批加入(或“逐滴加入”)
(5)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便于晾干
(6)86.4%
【分析】配制氯化铵、硫酸铜的混合液,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先出现绿色沉淀[Cu2(OH)3Cl],然后沉淀慢慢变为蓝色硫酸四氨合铜溶液;在冰水浴下,将40L3%H2O2溶液加入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搅拌均匀,产生黄褐色沉淀CuO2。
【详解】(1)称取2.0gNH4Cl和2.0gCuSO4·5H2O于烧杯中,加入40mL水溶解,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电子秤、量筒、玻璃棒,所以不需要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
(2)NH4Cl、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并搅拌生成绿色沉淀[Cu2(OH)3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 +Cl-+ 3OH- = Cu2(OH)3Cl↓;NH4Cl、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固体生成硫酸四氨合铜溶液,溶液呈深蓝色;
(3)为避免温度较高造成H2O2分解,步骤Ⅲ中在冰水浴中进行反应;
(4)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步骤Ⅲ中为避免反应过于剧烈,可以降低反应物浓度,加入H2O2溶液应采用分批加入的方法。
(5)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便于晾干,所以步骤Ⅳ中用乙醇洗涤;
(6)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分别为27.02mL、26.98mL、28.00mL,第三次实验误差超出正常范围,舍去不用;根据第一次、第二次实验数据,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7.00mL,由2CuO2+8I-= 2CuI↓+3I2、I2+2S2O=2I-+S4O得反应关系式2CuO2~~3I2~~6S2O,可知0.1g样品中含的物质的量为 。粗品中CuO2的纯度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