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文档属性

名称 伤仲永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25 14:5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伤仲永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做官后,向朝廷上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走近作者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正音 正确朗读课文词类活用 父【异】焉。
父【利】其然也。
稍稍【宾客】其父。深入理解课文1、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王安石为什么会对方仲永感到哀伤、惋惜呢?3、儿时的方仲永神在哪里?请同学们再读文章,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 (2)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
育。⒋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讨论1、辩论:成才的关键。 正方:天资聪慧是成材的关键。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材的关键。 2、看过了方仲永的悲剧,你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2、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童年时期——
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资非凡才思衰退,大不如前才思平庸,与众无异“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异焉”、“邑人奇之”“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表现在——一词多义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名词,自己介词,从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闻 动词,听说 名词,名声其诗以养父母( )??其稍稍宾客其父( )代词,他的 代词,这然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稍稍宾客其父( )?? 宾客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名词,客人于: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②于舅家见之: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④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在,介词。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
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课堂小结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