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1 20: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的。
A.空气 B.水 C.真空
2.家里正在装修,妈妈问我的卧室选怎样的窗帘?我告诉妈妈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颜色浅、比较厚 B.颜色深、比较薄 C.颜色深、比较厚 D.颜色浅、比较薄
3.“杯弓蛇影”中包含的光学知识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4.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光的传播路径为( )。
A.人眼→放大镜→报纸 B.报纸→放大镜→人眼 C.放大镜→报纸→人眼
5.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来实现潜望的。
A.折射 B.反射 C.分散
6.如果森林被砍伐了,关于暴雨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影响 B.会使土壤变干净 C.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7.千岛湖石林的石头形状各异,千奇百怪,这主要是( )的结果。
A.岩石风化 B.火山爆发 C.地震
8.观察地图后发现:我国地势高低的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没有规律 C.西高东低
二、填空题
9.在做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 )时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10.火山喷发后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我国吉林省的 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11.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 )传播的。照镜子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 )形成的。
12.光是沿着 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约是每秒 千米。
13.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它的速度很快,大约每秒 。
14.我国新疆某地区的蘑菇岩(如图所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的作用。
15.光在传播中遇到 物体或 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16.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 )、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作( )。
17.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 )、( )、( )、( )等。
18.在新疆地区,一些地方裸露的岩石被风雕琢得奇形怪状,形成奇特的( )地貌。大风会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沙、土搬走,只留下砾石,这便形成了( )。被带走的沙子在风的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形成了( )。
三、判断题
19.一天中,大树的影子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中午的影子最长。( )
20.地球从地心到表面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
21.东北地区曾经有火山喷发,所以留下了肥沃的黑土地。( )
22.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剧烈的作用,如戈壁和沙漠的形成。( )
23.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它们将光反射进我们的眼睛,从而使我们能看见它们。( )
四、连线题
24.判断下面的事物是不是光源
发光的路灯
彩虹
开启的显示屏 光源
关闭的手电筒
萤火虫 不是光源
月光
开启的日光灯
五、简答题
25.想办法在没有三棱镜的情况下制作彩虹。
26.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27.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写出三条措施。
28.简要说说火山喷发对环境的有利有弊两方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B
6.C
7.A
8.C
9.在同一直线上
10.长白山天池
11. 直线 光的反射
12. 直线 30万
13. 直线 30万千米
14.风
15. 透明 半透明
16. 风 侵蚀
17. 地震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18. 雅丹 戈壁 沙漠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零中看见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26.地震的震中集中分布的地区,且呈有规律的带状,叫做地震带。从世界范围看,地震活动带和火山活动带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地壳强烈活动的地带。
27.地震来了,我们应该人多先找藏身处、迅速远离危险区、被埋要保存体力。
28.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灰降落到地面,会埋没附近的城市、农田、森林等。
火山喷发的好处;火山灰含有农作物所需的多种养分,火山喷发时,会把地下深处的一些矿物带到地面,火山喷发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形成温泉。
同课章节目录